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能源調度》中鋼 獲利力世界第一的祕訣:節能減碳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07-09-01

瀏覽數 22,150+

能源調度》中鋼 獲利力世界第一的祕訣:節能減碳
 

本文出自 2007 / 9月號雜誌 低碳變黃金

走進中鋼高雄廠區,外頭是整排的藍色廠房與紅白相間的煙囪,這是一幅大家熟悉不過的工業城景象。

煙囪上不斷冒出的裊裊白煙,與灰濛濛的天色連成一線,象徵了中鋼與台灣產業密不可分的關係,它生產的鋼鐵,既是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礎,但排放的汙染與耗用的能源,也為環境帶來傷害。

去年建廠30周年的中鋼,多年來一直扮演台灣工業化推手,也被視為高耗能、高汙染產業的代表。

但這家名列前茅的排碳大戶,最近卻脫穎而出,拿下能源局頒布的「節能優良企業獎」,是繼去年「正隆紙業」後,第二家獲此殊榮的廠商。

今年5月,中鋼更把「環保處」從公安衛生部獨立出來,負責環保議題的處理。剛上任的環保處處長劉國忠,這陣子馬不停蹄地出國觀摩、參加研討會,摸索環保處的運作方式與角色定位。「不把環保做好,以後就沒人要來投資你,」他如此說道。

去年減碳近150萬噸,練就世界第一獲利力

當環保風席捲全球,傳統耗能產業該如何因應?且看中鋼如何示範。

首先,是從能源面著手。1971年公司一成立,中鋼就設有「能源委員會」,控管能源使用狀態,避免發生跳電、停工等突發狀況。

在500公頃大的廠區裡,不到20坪的「能源調度中心」扮演重要的神經中樞。裡頭牆面布滿各種紅色燈號,顯示各廠房、變電所、變壓站的電能及燃料運用數據,只要哪裡的耗能接近超載,位於中央桌面的監控人員就會主動調度,提醒該地人員注意。

前年,中鋼到各廠區診斷耗能狀況,並訂下2010年前節省23萬公秉油當量的目標。兩年下來,已達8.6萬公秉的進度。

診斷過後,發現整個廠區高達75%的能源是用在煉鐵廠,把高溫的固態原料燒煉為液態鐵水。於是公司請來德國設計團隊規劃廢熱回收系統,善用製程中產生的熱能,去年便藉此減少130萬噸的二氧化碳。

中鋼生產部副總經理高東生形容,「以前我們不曉得,這種熱能也可以回收,結果熱氣一排出去,就好像把鈔票往外丟一樣。」

建廠30年來,中鋼已累積投下近400億建置各種環保設備。如近兩年陸續完成的高爐熱風爐、煉焦乾式焠火等溫室氣體減量專案,合計去年減碳量便有16萬噸。預估2011年,還可再提高為47萬噸的減碳量。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如果台灣現在就有碳交易平台,按照國際行情估算,中鋼每年都可藉此創造數億元的碳權收入。

經過這番努力,中鋼把每生產1噸鋼的耗能降到5661百萬卡,比25年前大幅下降22%,排碳量更低到2.06噸,績效甚至比許多日本鋼廠還好。

而如此驚人的減碳實力,也讓中鋼鍛鍊出世界第一流的產業競爭力。

7月初,世界鋼鐵協會(IISI)發布去年全球鋼廠排名,中鋼的粗鋼產能雖僅排名全球第25位,但獲利能力卻高居首位,幫台灣拿下又一項世界第一。

推動能源共享,帶領工業區一年減碳21.3萬噸

節能除了讓中鋼省錢,甚至還能創造額外收入,帶動工業區一起減碳。

1993年起,中鋼開始所謂的「工業區能源供應網」,一方面協調區內的能源供應狀況;另一方面,也把自己的餘能銷售給其他廠家,不必外購。

目前除汽電共生產生的蒸汽,中鋼還有氧氣、氮氣、焦爐氣等可燃式氣體,可供應附近臨海工業區內的十餘家工廠。這種來自能源的額外收入,一路從14年前的幾千萬元,倍增至去年的10億元,成為公司重要的收入之一。

如果把這種能源循環共享的機制,換算成空汙減量效果,去年大概可藉此節省超過7.2萬公秉的低硫燃料油,並減少21.3萬噸的溫室氣體排放,預估2012年減碳成交可再增加為45萬噸。

8月中,中鋼更成為能源局節能服務團的七家示範龍頭廠之一,帶動鋼鐵業中下游一起節能。這兩年來也陸續協助近20家廠商改善節能、減碳效果。如螺絲大廠晉禾、春雨、及封測大廠矽品等,都曾接受中鋼輔導。

台北大學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堅明認為,未來如果中鋼能分享這些know-how,帶動同業一起減碳,到時候,中鋼就可以把幫助別人減碳的成果,作為本身的碳資產來運用。

在環保風潮下,中鋼讓減碳績效,成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動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