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火爆全球的DeepSeek只是小弟?周圍全是有錢大哥

五大因素解讀中國AI人才大爆發

彭杏珠
user

彭杏珠

2025-02-17

瀏覽數 12,800+

中國大陸的DeepSeek(深度求索)發表「DeepSeek-R1模型」,掀起全球AI界一陣波瀾。僅為情境示意,shutterstock
中國大陸的DeepSeek(深度求索)發表「DeepSeek-R1模型」,掀起全球AI界一陣波瀾。僅為情境示意,shutterstock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就在川普就任美國總統的元月20日,中國大陸的DeepSeek(深度求索)發表「DeepSeek-R1模型」,掀起全球AI界一陣波瀾。多數人感到錯愕,甚至不解中國大陸為何能產出如此新創的產品,但對台灣EDA(電子設計自動化)第一把交椅的臺大電機系教授張耀文來說,他一點都不驚訝,「這絕非偶然而是必然,DeepSeek還只是小弟弟,周圍還有一群大哥哥們(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會牽著它的手前行。」

憑什麼中國大陸能在AI領域取得成績?甚至迎來科技界人士肯定,答案正是「人才」。

過去,提到AI非美國莫屬,不管是人才、創新、研發都領先群倫。但,這幾年卻反轉了,從近期兩家國際機構的研究報告,就足以證明中國大陸的AI人才已經超越美國。

美國保爾森基金會旗下的智庫馬可波羅(Macro Polo)最新調查顯示,2019年在美國企業與研究機構中任職的頂尖AI人才中,來自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占比為27%,2022年快速增至38%,超越美國的大學畢業生(37%),成為全球AI的研發主力。

另外,《全球高端科技人才態勢報告》也指出,近五年來,中國高端科技人才急速增加,從2020年的1萬8805人攀升至2024年的3萬2511人,占比也從16.9%大幅成長為27.9%,躍居全球冠軍。

而這正是中國大陸高教改革深化後,所迎來的AI人才大爆發,DeepSeek就是典型案例。139位的團隊中,沒有一個是海歸派,全是北大、清大等土生土長的碩博士生,連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也是浙江大學的研究生,他在OpenAI前政策主管傑克·克拉克指出DeepSeek「雇用了一批高深莫測的奇才」時,對外回應說,「奇才實際上是一些Top高校的應屆畢業生;沒畢業的博四、博五實習生,以及一些畢業幾年的年輕人。」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是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取自百度百科

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是浙江大學的研究生。取自百度百科

為何中國大陸可以培養出頂尖科技人才?

看到這支「純中國」的AI年輕隊伍,著實讓台灣的教育界感到憂心。《遠見雜誌》特別專訪長期關注兩岸高教發展,同時是擔任過國際最頂尖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學會IEEE CEDA唯一非歐美的總裁、全球EDA頂尖會議發表最多論文的臺大電機系教授張耀文來剖析,為何中國大陸可以培養出頂尖科技人才?《遠見》最終彙整出以下五大因素。

首先是,中國龐大的高教人才紅利。2025屆中國大陸普通高校(大學)畢業生的規模預計將達到1222萬人,年增43萬人,再次刷新紀錄,如果與2020屆高校畢業生的870多萬人相比,2025年的畢業生成長約40.5%。

反觀美國2022至2023學年末,大學生畢業人數下降2.8%,幾乎是前一年跌幅(1.5%)的二倍,當時的畢業生為354萬1343人;更遑論台灣了,2024年的新生兒僅13萬4856名,大專院校的畢業總數為27.5萬人,如何與中國1200萬的大學畢業生競爭,「因為人才夠多,產業較易均衡發展,每個特殊領域都能吸納到人才,」張耀文說,光看人才的基本盤,世界各國都不太容易超越中國。

第二個因素是,川普祭出科技戰,擬卡住中國的AI與半導體發展,這也促使中國傾國家之力,扶植產業發展,吸引大量人才投入。張耀文以自己專研的電子設計自動化為例說,這成為美國掐住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兩大武器之一後,中國就大手筆補貼以快速發展,導致人才紛紛轉往該領域,相關學術研究論文飆升,從2022年起,在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最頂尖的設計自動化會議(DAC),中國的論文數一路領先美國;而IC設計界最頂尖的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中國的論文數也從2023年開始超越美國。

臺大電機系教授張耀文。張智傑攝

臺大電機系教授張耀文。張智傑攝

大陸清華大學的經費是臺灣大學的8.6倍

第三是,中國的高教經費充沛。張耀文打比喻說,中國培育高教人才就像培養奧運選手,但台灣的教育部採國教的「雨露均沾」補貼模式,發展高教,想用「全民運動」的預算,培養出冠軍隊伍,很難長久永續。

中國大陸的高教經費最早集中在北大、清大兩所頂大身上,再來是資助985╱211等重點大學,並持續往外擴散。大學不僅可以拿到中央補助,各省也有自己的經費,例如浙江大學近幾年表現優異,得益於地方政府的支持,以及畢業校友的龐大捐款。

以2024年為例,大陸清華大學的經費高達385.7億元人民幣(約1735.65億元新台幣)、浙江大學是328億元人民幣(約1476億元新台幣),二者均超越同年台灣高教的總預算(1276億元),而大陸清大的經費更是臺大(約202億元)的8.6倍。

多年來疾呼政府應該合理分級分配高教資源的張耀文搖頭說,「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中國大陸一所學校的經費都比台灣高教總預算還要多,現在連臺大的經費都排不進對岸前60所大學的名單了。」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第四是,中國科技人才不僅人數多,還很內卷、競爭激烈,人才也開始質變。中國在許多重要的國際科技會議,例如DAC和ISSCC的論文數,已遙遙領先美國多年,2024年DAC的論文數,中國就占了六成。學術研究是產業發展的前沿,沒有頂尖的研發成果,就不可能創造出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

更震驚學術界的是,2024年的國際實體設計會議(ISPD)競賽,竟然是中國北大一位大學生和教授的兩人團隊奪下冠軍。張耀文指出,ISPD競賽是EDA領域中最重要的二大國際競賽之一,沒想到北大一位大學生就能擊敗由世界頂尖大學多位碩博士生與教授所組成的參賽隊伍。

中國與AI相關的大企業很多,幾乎都富可敵國 

第五是,美國近年來限制中國留學生就讀科技相關學系,社會上甚至出現「仇中」的氛圍,導致中國大陸的科技人才返鄉發展,讓中國迎來更多高科技人才。

美國前助理國防部長、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創始院長艾利森(Graham Allison)日前就曾撰文指出,DeepSeek旗下一名關鍵工程師潘梓正曾是輝達(Nvidia)的實習生,很可惜美國未能留住他。

當DeepSeek超越ChatGPT拿下「App Store下載榜」冠軍時,潘梓正隨即在X上分享自身感受:「這個時刻對我來說意義非凡。」(This moment is absolutely phenomenal to me.)

而輝達的高級研究科學家禹之鼎在獲悉DeepSeek登頂後指出,2023年夏天,潘梓正是輝達的實習生,當時有考慮給他全職工作機會,他卻在2024年選擇加入DeepSeek,當時DeepSeek僅有三個人。

禹之鼎接著說,「潘梓正是近年常見的案例。很多頂尖人才都來自中國,這些人不一定只能在美國才能成功。相反的,我們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

這五大因素造就了今天中國科技人才的蓬勃發展,所以當DeepSeek橫空出世時,張耀文一點也不驚訝,「這並非平地一聲雷、從石頭繃出來的產物,我們一年多前就看過DeepSeek發表的相關論文,若武斷地說DeepSeek抄襲ChatGPT,恐怕是將科學政治化了,」他甚至不諱言,「DeepSeek在元月20日之前,還只是一家小企業、一個小弟弟而已,中國與AI相關的大企業還有很多,幾乎都富可敵國。」

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雲,今年1月29日發表了Qwen2.5AI模型的升級版,名為Qwen 2.5-Max;抖音(TikTok)母公司字節跳動,也在二月發表旗艦AI模型Doubao1.5pro升級版;而以通訊和遊戲軟體微信(WeChat)為主的騰訊,也發表文字到影音的旗艦AI模型生成器Hunyuan,宣稱效能直逼Meta的Llama3.1,而訓練所需的運算力僅為Meta的1/10。

從大陸網傳的照片,即能看出中國AI發展現況。截自網路

從大陸網傳的照片,即能看出中國AI發展現況。截自網路

川普:中國大陸DeepSeek的進展是美國的「警鐘」

從中國大陸網傳的一張照片,即能看到中國AI的發展現況,「DeepSeek被描繪成一個小弟弟,周遭有一群大哥哥們(如阿里巴巴、騰訊、華為、字節跳動等),牽著剛學會走路的小弟弟(指DeepSeek)前行,」張耀文分享說。

DeepSeek的強勢崛起,不僅挑戰了美國在AI領域的霸主地位,也給了各國一記當頭棒喝,如同美國總統川普所言,「中國大陸AI新創公司DeepSeek的進展是美國的『警鐘』。」

張耀文認為,台灣很難如美中有充沛的人力、經費等資源做全面發展,建議在有限資源下,尋找標定關鍵的分項領域,發展核心技術,台灣仍有機會在相關產業扮演舉足輕重角色。

他更進一步呼籲,政府應以宏觀的心胸和謹慎的態度看待DeepSeek的出現,公部門禁用DeepSeek有其資安考量的合理性,但在適當防護下,可學習IBM等企業利用DeepSeek的開源特性,槓桿加值台灣的產業和學術發展。尤其是中國大陸對高教、科技人才的策略性分級教育,所帶來的培育效率與性價比,很值得台灣借鏡學習。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