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與領袖面對面 與領袖面對面 最後席次!與台積電等高階代表聊企業決策

他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真正的有錢人「不會這樣」花錢

從生活習慣看出富翁特質。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5-02-04

瀏覽數 32,850+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有錢的第一步,不是學會賺錢方法,而是像「真的有錢人」一樣花錢。差勁的規畫和不正確的財務教育,導致許多人養成不良的消費習性,並且陷入錯誤的投資當中。特別是,當這些人想要趕上那位習慣恣意揮霍、好像什麼都有的鄰居瓊斯時,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本文節錄自《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一書,作者:安德魯.哈藍,大是文化出版,以下為摘文。)

對於那些想變有錢的人而言,不砸個幾十萬美元買一輛BMW、賓士或法拉利,聽起來似乎有違千萬富翁的身價。但令人驚訝的是,其實大部分千萬富翁的購車品味並不怎麼高貴。

2009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在美國,千萬富翁的平均購車價格為3萬1,367美元(不到新臺幣100萬元)。不要以為BMW、賓士、捷豹等歐洲高檔車,是千萬富翁的最愛。進行這項調查的作家史丹利指出,最受千萬富翁青睞的汽車品牌是平實無華的豐田。

許多想要變有錢的人在購買汽車時,往往會選擇比同儕更好的車,他們很容易就花4萬美元或更多的錢去買一輛豪華房車,這比起一般千萬富翁的平均購車費用還要高。

當你必須負擔一輛比千萬富翁用車還貴的車時,你怎麼可能建立財富與降低財務壓力呢?這就像想要追上奧運短跑選手,卻在起跑點就先讓這些選手50公尺。

當你失去工作、付不出車貸,或是高齡80歲卻還不得不工作時,你就會發現「形象」根本就一文不值。

如果你想要追上千萬富翁的腳步,就得站在同一個起跑點,或是盡量讓自己有最大的領先距離。把錢花在4個輪子上,而且花得比千萬富翁還要多,是不合邏輯的。

2006年,全球三大富翁之一的巴菲特,買了他人生中最貴的一輛車:5萬5,000美元的凱迪拉克。

史丹利在他的著作《別再裝有錢》中指出,身價超過千萬美元的富翁購買的車,平均是4萬1,997美元。當你到大型購物中心時,不妨看看停車場,肯定會發現許多超過這個價格的車,有些車甚至比巴菲特的車還要名貴。

你認為有多少車主擁有千萬美元以上的身價?如果你的答案是「可能沒有吧」,這表示你反應夠快。許多人想要追求財富與財務獨立,卻陷入「看起來有錢」的假象中,以至於無法真正變有錢。

你省下來的購車經費(更別提,如果無法一次付清車款,你往後必須支付貸款利息),能夠讓你朝著建立財富之路邁進。

車子不是投資,它與不動產、股票及債券這類長期資產不同,它每年都會折舊。

(延伸閱讀│存款是累積財富的基石!想克制「買最新款iPhone」的慾望,巴菲特這麼建議

市場下殺,是一場難得的盛宴

我在2001年9月後投入美國股市的錢,短短幾個月內漲了15%。即使經歷了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2011年1月我買的股票已經上漲了55%,其中包括股利在內。但這令我感到沮喪,是的,你沒看錯。看著股票上漲,我確實感到沮喪。

911之後,我希望股市持續下跌,好讓我購買跌價的股票。這有點像是打賭一條綁著長繩、睡著的狗,最終還是會起身,並且衝向快步前進的主人。

當繩子愈長、狗兒睡覺的時間愈久,便能投資更多的錢。當主人爬上山丘,狗兒一定會追隨其後,而我能拉著我那一車子的錢跟著牠跑。令我難過的是,股市並沒有在低檔中沉睡太久。

遠見39週年|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超級好書《黃仁勳傳》、《為什麼要睡覺》、《看得見的高效思考》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對股市下跌或維持低檔感到開心。例如,如果你已經退休,就不希望看到股價下跌。其原因在於,沒有薪水就無法再買便宜的股票,而且必須定期賣掉一部分的投資,以支付生活所需。

想在5年或更多年間,為自己的投資組合增加價值的年輕人,在看到股市下跌時得慶祝一番。我不認為我還有另一次機會,碰到類似911後股市的非理性恐懼,進而獲利。

對於薪水族而言,股市下殺是一場難得的盛宴。不過,2002年至2003年之間,又出現了另一次機會。在美國宣布對伊拉克開戰之後,相較於2001年的高點,股市跌了40%。

你認為這段期間全美國的企業獲利平均縮水40%?百事可樂、沃爾瑪、埃克森美孚石油、微軟的獲利下跌40%?即便在當時,也很難找到相信這些說法的人。但是,這些公司的股票卻在股市中以6成的價格交易。我垂涎三尺,希望這次股市盡可能多幾年維持在低檔。

我不知道股市會跌多深,因此無法買在最低點,但是這並不重要。光是在「打8折」的旗幟在我面前揮舞時進場,我已經獲益了。股市一路下跌,我一路買進。如果我能多接一個工作、多賺一點錢,就能把握更多股價下跌的好處,也許可以一路買到最低點──6折。

然而,大多數的投資人面對價格下跌、令人垂涎時,卻反應過度,在該買進時反而把股票賣掉。這些人對減價拍賣感到害怕,希望能趕快用更高的價錢買回他們的股票(是的,這真是一種瘋狂的表徵)。他們沒有掌握到股票的重點:股票代表你擁有真正的企業。

再一次,我希望股市在2003年可以持續下跌,或能維持幾年低檔,如此一來,我才能飽餐一頓。

不過,事情並沒有如此發展。當股市走出2002年至2003年的低點,並一路復甦到2007年底時,我感到非常失望,在短短四年之間,股市上漲超過100%。退休人士應該會額手稱慶,但我卻難過不已:「超(股)市的促銷拍賣」結束了。

當股市在2007年飆漲時,我沒有放半毛錢在我的股市指數型基金上,相反的,我買了債券指數型基金。我的操作模式根據一個大原則:債券配置比例等於我的年齡。

舉例來說,當年我37歲,因此我的投資組合中有35%至40%是債券。2007年時,股市快速飆漲,所以我的股市指數型基金所占的比例比原本設定的高,以至於債券的比例遠低於35%。於是,在整個2007年間,我都把錢花在購買債券上,甚至賣掉一部分的股市指數型基金來購買債券。

2008年,當股市從2007年的高點拉回20%時,我又開始展開投資股市指數的計畫。當股市從2007年降到2009年3月的低點時,我開心的用每個月存下來的錢加碼投資股市指數。這種感覺就像走進蘋果電腦專賣店,看到最新款的iPhone貼著打折標籤。

接著行情跌到股票如同五折出售,卻沒有人排隊購買!曾經有一次,股市指數型基金跌了非常多,所以我賣掉不少債券指數型基金,去購買股市指數型基金,以保持投資組合中股票與債券的比例平衡。

當股市下跌,我的債券配置比例遠高於35%。因此,賣掉一些債券指數型基金,並買一些股市指數型基金,有助於將我的投資組合帶回預設配置水準。

經歷了股價如此大幅下跌,我終於明白巴菲特在1974年接受《富比士》雜誌專訪時,為什麼會說當他面對股市大幅下跌時,覺得自己像是在後宮裡過度縱欲的傢伙。

(延伸閱讀│他0050獲利了結買瑪莎拉蒂?財金教授:這不是一夜致富的故事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五萬本紀念版):16歲就能懂、26歲就置產的投資祕訣》,作者:安德魯.哈藍,大是文化出版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五萬本紀念版):16歲就能懂、26歲就置產的投資祕訣》,作者:安德魯.哈藍,大是文化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