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排名第27名的杜克大學富奎商學院(Duke University Fuqua Business School)在2007年4月發生了一件有史以來最大宗的集體作弊醜聞。事由是富奎商學院企業管理碩士班(MBA)一年級的研究生34人在一項教授指定帶回家考試的獨立作業中,有集體作弊的嫌疑,教授把他們送學校紀律委員會處理。經過兩週的調查後,34人中有9人被開除學籍,15人被停學一年並取消該科成績,另外9人被取消學科成績,必須重修此課程,另1人只取消該次考試成績。
學術倫理有東西之差?
這是一嚴厲的懲罰,特別是被開除學籍的8名中國大陸籍學生,他們會失去學生簽證,必須在數週內立即出境。此事件也對杜克大學的聲譽影響很大,事情發生以後,他們的入學申請人數已比去年下降了217人,此種創傷需要經過很長的一段療養時間才能復原。
更使人震驚的是,此次涉及學生以亞洲人為大多數,被調查的34個學生中有20人是來自中國大陸,被開除的9個學生中有8人是來自中國大陸,其他被調查的學生有來自台灣、香港與南韓。
有人認為杜克大學歧視亞洲學生,因為被懲罰最重的都是亞洲學生,也有人認為此事件的發生是因為東西文化不同的結果,因為亞洲學生是在背誦課本與教授講義的環境下長大,對「學術榮譽」「學術倫理」可能有不同的認知與解讀,因此該從輕發落。
但是我們不應該去找任何藉口,錯便是錯,我們自己應該有自我反省的能力。
為了成就可犧牲倫理?
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學會會長陳曉萍教授說,「做為學術團體的一份子,我們必須要遵守學術倫理的規則與準則。」倫理在不同的情景下雖然可以有不同的內涵與表現的方式,但是即使在跨領域和文化的情況下,其本質是相同的。對學生而言,學術倫理是指當教授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作業時,學生就要自己去完成,不可以抄襲他人。
對學者而言,學術倫理是指以誠實、認真的態度去設計研究、蒐集資料、分析資料、解讀成果、並保存研究資料,以便他人的重新驗證,絕對不可假造資料或抄襲他人的成果。
對老師而言,學術倫理是指老師把確認的知識與理論忠實地介紹給學生,其中不可以摻雜個人的意見,凡是個人的意見必須清楚地說明這是尚未在學術界取得共識或定論的意見。
今日台灣學術界在追求卓越,在沒有論文著作便要淘汰的高度壓力下,學生視成績單的優良與否,為進入名校的門檻時,學術倫理的遵守更是重要,因為一時的糊塗或貪心或走捷徑,便會像杜克大學的34名研究生一樣,自毀前程,並賠上學校的聲譽。
記得數年前南韓一名教授以假造的研究數字與成果,享譽國際。但是不久,當假造的事實被發現後,他被迫在電視上向全球道歉,並辭去研究工作,毀了他的研究生涯,也賠上了他的學校與國家的聲譽。小學時學校老師的叮嚀言猶在耳,「贏者不作弊,作弊者不會贏」真是一句最佳的座右銘。
企業家作弊也愈來愈多
美國商管學院學生近年來作弊漸多,這是因為他們看到企業高層主管的作弊行為,如安隆案(Enron)、世界通訊(WORLD.COM)等事件,於是有樣學樣。
沒有企業倫理的企業家愈來愈多,是因為在經濟全球化以後,企業競爭壓力大增,於是使用天文數字的高薪去搶奪全球最能幹的董事長與CEO,而這些領取天文數字薪資與分紅的高層主管,必須要為公司賺取巨額的利潤,以便對他們的高薪資有所交待。
在此高壓力下,有愈來愈多企業的高層主管被迫鋌而走險,以非正直、不擇手段的方式來為公司賺取巨額的利潤。最近美國有不少大企業不再以天文數字的高薪去爭取最能幹的主管,而是以健康的工作環境去吸引最健康與最優秀的主管,如此才可以維持組織的健康與企業的永續發展。
以上所謂的健康是指主管身體的健康, 與主管心靈的健康、心理的健康與道德的健康。因為當主管身體不健康時,他們沒有精力,也沒有衝勁;當主管心理不健康時,他們不能容忍不同的意見、也沒有遠見,只想報復、搞派系;當主管的心靈不健康時,他們考慮問題的層次不高,做事不正直,只求不犯法,不管是非對錯;當主管的道德不健康時,做事會炒短線,只求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因此沒有企業倫理。
以作弊贏取選舉的政治領袖
「贏者不作弊,作弊者不會贏」也是政治領袖的行為準則,因為以作弊手段贏取選舉的政治人物,是沒有政治倫理的人物,我們不該讓他擔任政治領袖或國家領袖,因為他會在高位上使用各種作弊的手段去婪財營私,如此不但自毀前程,也把人民與國家的前途與聲譽摧毀,美國的尼克遜總統、韓國的盧泰愚總統、伊拉克的海珊便是最好的例子。
簡言之,杜克大學MBA學生集體作弊的醜聞,再次提醒我們學術倫理、企業倫理與政治倫理非常重要,它們是民主國家立國與興邦的基礎。(作者為中央大學管理學院溫世仁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