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42歲靠股息提早退休!孫太:最好的投資是「這件事」

未來Family
user

未來Family

2025-01-08

瀏覽數 107,900+

孫太在兩年前離開職場,年僅42歲就靠領股息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孫太提供
孫太在兩年前離開職場,年僅42歲就靠領股息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孫太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孫太在兩年前離開職場,年僅42歲就靠領股息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令人欽羨。但她並非天生含著金湯匙,而是親自把土湯匙,一點一滴蛻變成金湯匙。

對投資股票有興趣的人,相信對「孫太」這號人物都很熟悉。她16歲開啟理財之路,20歲存款百萬,42歲靠領股息提早退休,投資生涯至今已超過20年。近期她更以自身經歷出版《最美好的投資》,分享自己從低谷翻身的36個關鍵思維,活出理想生活。 

正走著花路的孫太,人生也經歷過許多跌宕。2008年金融海嘯重挫了孫太一家,財產賠光,但當時他們剛買房、第二個孩子剛出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緊接著孫太又被公司裁員,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過了七年啃白饅頭的日子,好不容易經濟好轉,孫太又面臨婚姻危機...。 

然而,孫太卻總能衝破逆境,重拾幸福人生,這全仰賴她正向、積極的人格特質。她回憶道,「阿嬤從小跟我說:『人一輩子吃的苦,是有quota(額度)的』,所以每當吃苦的時候,我就會想著『我未來的苦又少了一點,福氣就要來了』。」 

15歲離家半工半讀,靠一本書改變人生 

孫太在兩年前離開職場,年僅42歲就靠領股息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令人欽羨。但她並非天生含著金湯匙,而是親自把土湯匙,一點一滴蛻變成金湯匙。 

孫太的父親離世的早,從小家境貧困又重男輕女,15歲國中畢業後,母親就要她獨立,「講好聽是讓我自力更生,但實際上是放生。」孫太苦笑地說。也因為知道自己沒有依靠,養成了孫太倔強的個性,遇到任何危機也不曾向娘家求助,「如果我示弱了,不就更驗證了『生女兒沒用』?」 

15歲孤身一人到大城市的餐廳打工,做著別人最討厭的兩頭班,為了省錢,中間的空檔大多待在員工休息室睡覺,直到店長拿了一本嚴長壽出版的《總裁獅子心》給孫太打發時間,竟成了翻轉人生的契機。 

「嚴長壽僅高中畢業,23歲才從基層做起,32歲就成為飯店總裁,當時我很單純地想著,飯店跟餐廳都是服務業,而我跟嚴長壽之間只差一個高中學歷,那我是不是也有機會?」憑著這份信念,孫太開始勤跑圖書館,準備考高中,「圖書館有免費講座可以聽,一大片書海也不用花錢買,又有冷氣吹,我覺得自己真是賺到。」透過海量閱讀,打開自己的世界觀,就此改變她生命的軌跡。 

16歲幫自己買保險,逼自己做財務分配,開啟理財之路 

身上沒半點積蓄,因此孫太在16歲考上國立高中後,只能選擇就讀夜間部,半工半讀。而那年,孫太為了不讓未來的自己陷入喪葬費和醫療費的困境,早早開始幫自己買保險,每個月精打細算分配打工的收入。 

「當時我是窮到連健保費都繳不出來,生病都不敢看醫生,不得不替我的後路做打算。」只不過,這份經濟壓力卻也讓她早早建立理財觀念,為自己的人生一步步打下基礎。也因此,孫太特別重視孩子的財商教育,從零用錢中引導孩子做中長期的目標,學習忍耐與節制力,甚至從國中就開始學習買股票、做小股東。 

投資失利賠光家產,但窮自己,也不能窮孩子、窮教育 

孫太的丈夫孫悟天也是有名的存股達人,兩人曾合力出了《存股輕鬆學》系列書籍。夫妻很早開始投資股票,也從中獲利不少,卻沒想到在2008年金融海嘯失足,賠光所有存款。「那時候我們剛買房、老二剛出生,原想著至少兩個人都還有工作可以支撐,誰知道我又被公司裁員。」 

後來,一家人吃了長達七年的白饅頭,日子很苦。但孫太認為「窮自己可以,但總不能讓孩子跟著窮一輩子。」所以每到假日,就帶著孩子跑圖書館、親子館、書局等,妥善利用資源充實自己的財商觀念,重新理清理財脈絡,而這舉動也意外培養出孩子好的閱讀習慣,孫太透露,「女兒現在花最多錢的就是買書。」 

這七年來,孫太為了再次從低谷爬起,憑藉著過去讀會計的學歷,不斷進修財經領域的專業,更花了五年學習並考取金融證照,進而到銀行工作,「我在銀行的信貸單位,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人,才了解到,原來我以前的投資不叫投資,而是『投機』,意識到真正有錢人都是採取長期主義,所謂的『價值投資者』。」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不僅如此,孫太也觀察有錢人和一般人的消費方式,發現「錢滾錢」與「借錢過活」的巨大差別,從中優化自己的理財模式。正是這些經驗,讓孫太從失利中成長,並逐步走向財務穩定。 

經濟穩定了,婚姻關係卻觸礁 

孫太與丈夫締結20餘年,女兒現在已是大學生、兒子則在唸高中,一家人都很有話聊、關係相當融洽,更難得的是,兒子到現在都還會跟父母擁抱、親親。 

其實,這也是孫太好不容易守住的幸福。 

回顧彼時,孫太與丈夫熬過七年白饅頭的苦,兩人卻迎來婚姻危機。從小因為窮怕了,孫太一直對金錢沒有安全感,因此那些年她努力、拼命地賺錢,犧牲掉的就是與家人相處的品質、夫妻缺乏深度對話,就算後來經濟好轉了,但累積了6、7年冷淡的情感,很難一夕復燃。 

孫太從小在一個破碎的家庭長大,看到同學的父母和睦都很羨慕,因此她很小就立下一個心願,就是「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所以無論如何,她都想好好維繫這個家。然而,孫太在同事推薦下看了《搶救愛情40天》這部電影,更參與了挑戰,期盼自己也能像男主角一樣,透過40天的任務,搶救婚姻,學習為愛立界線。 

「那40天都有不同任務,像是親老公一下、跟對方說我愛你、不能罵老公等,剛開始挑戰,坦白說我每天都很不滿,覺得為什麼是我要改變?為什麼要把自己搞成這副模樣?每天光是顧小孩就很累了,哪還有心力顧老公的心情?」但執行到後來,孫太發現丈夫也默默回到正軌,兩人慢慢建立起專屬的儀式感,理解到「當你自己改變了,那個齒輪也會跟著轉動。」 

最美好的投資是累積家人的記憶存摺 

對孫太而言,最美好的投資,是和家人累積的回憶存摺。她每天都會陪孩子吃晚餐,更設定每週五是「垃圾食物日」,一家四口輪流陪對方吃想吃的食物;也會輪流看彼此想看的電影或舞台劇,「因為每個人的興趣不同,但我希望一家人可以互相參與彼此的生活。」 

不僅如此,孫太締造的家庭儀式感,還有固定國內小旅行,以及每年帶孩子出國一次。緣由是她曾見證先生的親戚早逝,在喪禮時播放全家環遊世界的影像,縈繞在孫太與丈夫心中,「他們願意把錢投資在旅遊所創造的價值是無價的,那些回憶,可以讓媽媽的愛延續,永遠的留存在孩子內心深處。」 

孫太接著說,「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很感謝我的孩子,因為他們也讓我學到很多,也間接療癒了我以前不是那麼完整的童年。」 

努力過好自己的生活,也是做榜樣給孩子看 

孫太把自己人生比擬成一個披薩,她同時擁有多重的身份。在外,她是作家、職業婦女;在內,她則是妻子、媽媽。她非常享受每一個身份的自己,「其實我最喜歡模樣是,無論任何時刻,我都可以做自己。因為不管是哪一種身份,我都要先愛我自己,我的內核夠強壯、穩定,我才有能量去愛身邊的人。 」 

雖然兩個孩子都還在唸書,但她也逐漸放手,「我認為放手不是刻意去學,而是把焦點拉回自己身上。」孫太深信,過好自己的生活是給孩子最好的榜樣。她現在把年輕想做的事一一實現,舉凡參加讀書會、爬山、插花、聽演講、看舞台劇、烤蛋糕等,生活過得充實多彩。 

她希望讓孩子看到,原來人不是只有賺錢而已,人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投資,像是健康、家庭和自我成長,這就是她給孩子的榜樣。 

延伸閱讀:

1. 「如果重來不會讓兒子學鋼琴、念私校。」49歲媽媽後悔:600萬不如拿來存退休金

2. 「你的生活就是要照顧我,這就是報恩!」照顧70歲母,她心身俱疲;張曼娟:別讓照顧者成為不能休息的捕手

3. 結縭數十載,魚夫談婚姻:婚前看優點,婚後愛缺點,「當太太在碎碎唸的時候,不要回嘴,放空就好了」

4. 小羊貝貝》有了孩子後,每天都過得很類似;我開始學習不再只是過日子,而是學著「過生活」

5. 交換禮物事件》老師面色凝重的告訴我:媽媽,你的孩子硬拿走同學的東西
(原文刊載於《未來Family》;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