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正走向歲末,一則美國紐約的槍擊事件,震驚全球。
事情發生在12月4日清晨,當美國最大的聯合健康保險公司保險部執行長50歲的湯普森,走向紐約曼哈頓希爾頓飯店時,被26歲的曼吉昂槍殺死亡。令人意外的是,曼吉昂被視為「英雄」。因為他幫大眾剷除被認為「寄生蟲」的美國私人醫療保險高管。
曼吉昂是一位優秀的年輕人,從賓州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有很好的工作。但近半年受背痛困擾,和醫療保險公司打交道過程極其憤怒。警方在他槍擊的彈殼上發現刻了deny(否認)、defend(辯解)、depose(撤銷)字樣,這種三D策略正是健保公司對客戶慣用的拒付賠償手段。
健康保險是美國家庭的巨大負擔,平均保費是一年2萬5000美元。但是蓋洛普民調,美國有51%的民眾對醫療體系不滿意,81%對醫療費用非常失望。儘管曼吉昂殺人不可取,卻也反映資本主義下的美國保險產業,以利為主,有背人道。
全世界領導人都應以人民福祉為念
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成為第一強國,在經濟上,資本主義的競爭論是持續成長的動力;在軍事、政治上,科技創新精神讓她稱霸全球,無人能敵。但所有這些強項若忽略人道、人文,就產生今天美國內部貧富差距太大、弱肉強食的普遍被剝奪感。
當2024年11月中,川普確定重返白宮成功時,美國各種政治評論、媒體解析川普為什麼會成功,一一出籠。其中,哈佛大學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教授(《正義》一書作者)的一番話十分中肯。他說川普抓住了美國基層群眾對現狀不滿的情緒。他談到,美國現在無法產生階級流動,主要在教育。約2/3的成人沒有大學學歷,因為上大學學費很貴,公立大學約每年1萬美元,私立大學約5萬美元。只有有錢人藉著教育自然地進入上層社會。
「愈來愈多有錢人和普通人過著不同的生活,他們把孩子送到不同學校,在不同區域居住、工作,甚至購物娛樂的地方都不同。」桑德爾指出。
相對的,「過去幾十年裡,許多人發現,無論多麼努力,都無法成功,很令人喪氣,」這群沒有能力擠向上層社會的人,聲音不受重視。
另一方面,美國缺乏社會主義黨派。歐洲國家基本上有左右兩派,執政黨不會走極端。他們照顧一般大眾,有強大的公共教育、住房和醫療保障。
美國兩黨,過去民主黨較照顧基層民眾,共和黨親向企業。現在兩黨精英都走向新自由主義,擁抱華爾街和矽谷富豪。全球化自由經濟下,上層帶來巨大回報,基層是失去工作。一個國家,兩個世界。
桑德爾的這番話提醒了全世界的領導人,當經濟不斷成長,科技突飛猛進,貧富差距愈來愈大時,人民更需要教育、住房、醫療上公平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