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自己居住的縣市感到光榮嗎?2007年台灣23縣市中,最以家鄉為豪的是新竹人。
縣市光榮感反映了民眾對地方文化、縣市長施政成績的認同。和2005年《遠見》做的縣市光榮感調查相比,今年整體光榮感比率下滑。
此外,新竹板塊整個崛起,分居第一、二名;新竹縣更是蟬連榜首,而新竹市則是上升了三個名次。
若是跟1997年《遠見》縣市居民光榮感調查比較,新竹縣市也均進步驚人。新竹縣成長了十名,新竹市也成長了六名。
另外,今年新竹市長林政則、新竹縣長鄭永金施政滿意度也得到民眾五顆星的最高評價,甚至連競爭力硬指標,新竹縣市也均往上提升。
「科技新貴來了,民眾富了,失業率也在降低,」新竹縣長鄭永金說,新竹縣市正好是台灣高科技產業「金雞母」的竹科園區所在地,高學歷、年輕人口流入,竹科回饋金充裕,地方建設也深受民眾肯定,整個新竹地區算是「開花結果」。
新竹縣長祕書周碩彥從小在新竹市長大,從成長過程中看到新竹的轉變,他認為教育水準的提升,聞名台灣的生育津貼等福利措施,也讓他引以為豪。
交通便利,帶動觀光縣名次升
光榮感前五名縣市,還包括宜蘭縣、澎湖縣、花蓮縣,都是觀光業發達的縣市。在國民旅遊風氣成熟、大陸觀光客來台等利多消息不斷釋出之下,觀光縣市民眾特別珍惜「好山好水」的資源。其中,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將宜蘭納入台北市的一小時生活圈,交通大變革讓宜蘭人不再感到「邊陲」。
「北宜高不只讓在外縣市工作的年輕人口返鄉容易,並開始考慮以通勤方式上下班,」宜蘭縣政府地政局長蘇昱彰說,交通便利也讓「溫泉鄉」礁溪的房地產開始發燒,外縣市購屋者湧入,為宜蘭注入不少活力。
澎湖縣和花蓮縣則都屬地方特色濃厚的觀光縣市。澎湖縣民雖覺得行政院對離島縣政的支持度不高,在23縣市中排名21,但自然環境仍讓民眾引以為豪。花蓮縣有太魯閣國家風景區,被視為大陸客來台「觀光概念股」,連環保團體反對興建蘇花高的原因都是擔心破壞東海岸景觀,近年來原住民文化獲得重視,民宿數量倍增,觀光潛力無窮。
彰縣農業增光,北高縣歸屬弱
比起2005年調查,第九名的彰化縣光榮感排名進步不少,兩年內往前爬升六個名次,是農業縣中表現凸出者。地方人士認為,去年台灣水果輸往大陸的新聞發燒一整年,彰化楊桃、番石榴銷往上海等地,拓展了外銷可能,讓農民頗為自豪。
基隆市與雲林縣的光榮感則排在末位,只是名次對調,顯示民眾對於地方形象的感受已根深柢固,若地方未能有更長足的進步,很難在排名中往前邁進。
另一項值得注意的調查結果是,台北縣、高雄縣光榮感也排名不佳。位於北高兩個直轄市外圍,卻無法得到等同的中央資源分配,「次等公民」的感受更為深刻,再加上大型城市外圍的居住環境相對較為便宜,吸納都會區的大量外來工作人口,這些人的地方歸屬感不強,也是讓光榮感無法提升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較2005年調查結果比較,這次的縣市光榮感,全部縣市均下滑,下滑幅度從1.1%到17.2%不等,顯示台灣政治弊案影響民心、景氣不佳、亞洲崛起台灣卻感覺被邊緣化的鬱悶籠罩全台灣,讓民眾的「光榮感」整體很難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