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讀者回響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9-01-15

瀏覽數 8,800+

讀者回響
 

本文出自 1989 / 2月號雜誌 第032期遠見雜誌

一位現代軍人的省思

屬於所謂「新一代」軍官的我,在看了遠見三十一期「新軍人的新戰場」一文後,內心有著無限的感慨,深思甚久,覺得終於有人注意到「我們」對現今體制、客主觀條件,內心所產生的矛盾、掙扎與迷憫,有許多事想說,但基於說了也沒用及怕說了有副作用的情況下,始終沒有表達出。在直覺上,我認為貴刊所刊載的此篇報導,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已,基於貴刊之所以為遠見的理念下,希望能再深入探討此問題的癥結所在。

不可抹滅地,我依然保有當初投考軍校的雄心壯志--捍衛國家,也深知在國家邁向更民主、更進步之時,軍人有其更重要的時代使命,唯有強大國防的屏障,才有安定、繁榮的民主社會。

然而,近來少數社會人士不斷以攻訐軍方為他們爭取政治資源的籌碼,抹煞我們「無聲」的貢獻,企圖剝削我們僅存的「福利」,當他們在叫囂之時,是否普設身處地考慮到我們的處境?當各行各業為了自己的權益走上街頭時,有沒有社會人士注意到我們這群「沉默」的小眾?

而在國防部引進「美國式」軍校招生廣告的同時,他們曾否注意到其他客、主觀條件之不同,諸如:國內對職業軍人的價值觀、福利問題、服務年限、軍校教育設備、師資……等的懸殊差異。

這番「心聲」對那些曾經歷砲火洗禮的前輩們,一定會感到極不可思議,但他們又何曾知道做一個現代軍官,時代潮流賦予「我們」的考驗,並不比戰時輕鬆。

不甘沉默者黨內初選是捨本逐末

看了「遠見」第三十一期政治專欄由朱雲漢副教授所寫「小選區大問題」,本人頗不以為然。此文作者根本沒有掌握造成今日台灣政治、社會、經濟結構混亂的主因,捨本逐末去附和執政黨的黨內初選制,能解決我們當前實際所面臨的問題?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台灣現行所謂中小選區,實際上還是太大了,一個選區常有數位代表,而國人長久習於不管政事,數位代表,更無從監督起。所以平常有許多民代開會不到,私下卻包娼包賭;立、監院金牛充斥更為明證。如果我們引用國父孫先生以馬車、車伕和乘客來象徵政府、議員、人民,馬忙於吃草、車伕忙著算錢,那麼乘客只有下車走路,自力救濟一番了。

反觀新加坡雖是一黨獨大,卻是效率、清廉著名於世,為什麼?最主要原因是他們有承襲自英國的選舉制--一個選區、一個代表制(編按)。在這選制下,每一選區的選民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 他們所選的政黨主張是什麼?為國家做了什麼事?他們選區的代表為他們選區做了什麼?

我們現在假設在此「英制」選舉下,民代辦事不力或謀圖私利會有什麼樣的情形發生呢?首先,開會不到或沒徵求實質民意表決,都隨時可能打破飯碗--罷免行動隨時等候者;辦事不力,那更是要捲舖蓋。如果謀求私利呢?必然會有政敵處處搜集他的資料,若有任何污點遭公布,那這位代表的政治生命也就要隨之結束了。這樣一來議員沒有「撈本保障期」,他只能兢兢業業的當「人民的公僕」,賢能的人才才會出頭。

高雄 許登隆

編按:新加坡有十三個選區是採取GRC(group representative constituency)制度,參選政黨在選區內同時推舉三位候選人,其中至少有一位為少數民族,獲勝政黨的三位候選人同時當選。

需要非作秀的風雲人物

閱貴刊一月號「只有風雲人物,沒有遠見人物。」專題後,覺得遠見人物乃是「創造的少數」,具有前瞻性的眼光,悲天憫人的胸懷,及真知灼見,他是先知先覺,帶領著後知後覺和不知不覺的大多數,走向康莊大道,他不為名利,而風雲人物只是叱吒一時,而無益於人群,也許自己名利雙收,但是對歷史沒有使命感。

今日兩岸局勢遽變,亟待具有遠見的人物突破困境,而非需要作秀式的風雲人物。

台南 陳玉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