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大廚》最近在全球榮登Netflix平台上數週非英語節目冠軍,在台灣也引起熱列討論。這是一場吸引全球目光的烹飪比賽,冠軍獨得3億韓圜獎金,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但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廚藝高超、美食創意連連,百位參賽者們還面臨著無數的挑戰和選擇,甚至睹上自己的名聲,與自己的人生終極對決。
(本文微雷,若擔心提前得知結果請避免閱讀)
Netflix熱門實境秀《黑白大廚:料理階級大戰》一開場,便仿佛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硝煙的美食戰場。聲光電震撼力十足的超華麗舞台上,來自不同背景、不同風格的100位主廚彙聚一堂,但最終贏家只有1位,可以帶走3億韓圜(約新台幣715萬元)的獎金。
韓國生存類綜藝節目一向擅長「搞事情」,還將100位參賽者分成兩大陣營,80位民間高手組成「黑湯匙」隊,對決20位由米其林等級主廚所組成的「白湯匙」隊,並命名為「階級戰爭」。
黑湯匙有多草根?給小學生做了三十年飯的阿姨;看日本漫畫《炒翻天》和《中華小當家》就學會做菜的「撕漫男」,還有路邊攤、送外賣的,總之就是「nobody」的一群人。在進入決賽之前,他們甚至都不配擁有姓名,只能用代號稱呼自己。
Netflix《黑白大廚》:以飢餓與美食造就的經濟學
而白湯匙,則是在料理界內有一定話語權的星級大廚,給韓國總統操辦過御膳、被邀請到白宮負責國宴的國際大師等。底層草根對抗上層精英,廝殺起來夠刺激,播出後立刻在多個國家掀起收視熱潮,紅遍全球。
不僅如此,《黑白大廚》還極大刺激了消費需求,提振產業發展。根據韓國餐廳訂位系統CatchTable的數據顯示,參賽廚師的餐廳在網路上的搜尋量,於一週之內暴增 74 倍,其中冠軍所在的餐廳,預約量更是驚人地增加了4937.5%。
韓國超商CU立即複製獲勝料理
節目中一道利用便利商店食材做出的「栗子提拉米蘇」爆紅,韓國便利商店CU隨即跟上推出同款商品,首波預購2萬個已被秒殺;另一間便利商店GS25也宣布,將與節目中4位人氣主廚推出聯名料理。
模擬餐廳的賽制,則是活生生演繹了經濟學中何謂「市場失靈」。在這一場團體戰裡,「不講武德」的崔鉉碩主廚擔任隊長,一開戰就祭出閃電戰術,指揮隊友把扇貝、搶光光。
在另一場挑戰中並訂出高價策略,一份「龍蝦麻辣奶油炒碼麵」售價高達4萬2千韓圜,一通反市場操作居然策略奏效,以全場最高營業額贏得比賽。
這番操作,恰巧與市場經濟中的供需理論相反。正常來說,價格機制就像經濟世界的魔法師。商品受歡迎,需求便會大增,價格就像被神祕力量拉扯著往上飛。生產者見價格漲,如見寶藏,趕緊投入更多資源擴大生產。接著商品供給過多,供過於求時,價格又像洩氣的氣球往下落。
然而,《黑白大廚》是個封閉環境,賣得最好的其實是另一隊的港式點心,但由於「市場失靈」,港式點心無法因為需求猛增而增加生產,然後調高售價,以致於總營業額不敵崔鉉碩主廚隊,而飲恨敗局。
廚藝與人生的終極對決,誰能逆轉局勢?
有趣的是,節目本來是主打黑白之間如何大殺四方、翻轉階級,後來竟逐漸轉變為主廚們檢視自己的人生,「逼出」在競爭中尋求自我平衡的戰術,但也同樣扣人心弦。如同勇敢的戰士,揮舞著鍋鏟和刀具,為了自己人生的榮譽和夢想而戰。
舉例來說,在台灣網路聲量狂飆的「三星」主厨,外型彷彿「料理界宋仲基」的暖男化身。即便年輕,資歷尚淺,卻逕自展現了快狠準的鬼切刀工和神之味蕾,展現了頂級廚師的專業。難怪他雖是黑湯匙,但早早就被眾多白湯匙視為強勁敵手。
「三星」的料理台總是乾淨整齊,做菜時氣場異常淡定穩重,擺盤超精緻、令人賞心悅目。評審之一、有著「陰間調味使者」稱號的安成宰(同時是韓國唯一米其林三星主廚),在豆腐餐車輪戰中,特地量了「三星」在切塊配菜的尺寸,居然每一小塊都一樣大小。「三星」的表現回到了一個廚師該有的純粹──尊重對手,尊重自己。
對決上自己人生的,還有榮獲青瓦台(韓國總統府)認證的日式主廚安惟鍟,不僅是博士,還擁有釀醋的專利。原先安主廚拒絕了節目的邀約,直到沒人代表故鄉湖南地方出賽時這才應允,讓地方特產透過節目增加曝光的機會。當他在吃播主關卡受到被原隊伍放棄的委屈、最終落敗時,相信也被不忘故鄉的初心給安慰了。
其他還有港式點心女王鄭智善,剛入行因女性身分被歧視;「烹飪狂人」因長相兇巴巴被食客拒絕點餐的自卑……,每一道佳餚的技術細節,每一個選手的真實故事,每營運一間餐廳不為人知的百般滋味,自然而然獲得大眾最深刻的共鳴:「它不只是比賽。」
美國鐵廚的感人故事!《黑白大廚》令人淚目
綜觀所有選手,最擄獲人心的莫過於韓裔美籍大廚Edward Lee。這位穿著牛仔褲的氣質紳士,不僅是《美國鐵人料理》冠軍,還曾經是白宮的國宴主廚。以他的資歷,擔任此次評審綽綽有餘。
那麼,他為什麼還要來參賽呢?其實他一開始也是拒絕邀約,直到得知這是韓國團隊製作的料理競賽,身為韓裔後代的他覺得推廣韓食責無旁貸,才參加。
在「無限料理地獄」關卡大家都被逼到極限時,他拿著大塊豆腐邊跑邊啃還開心笑著的一幕,瞬間圈粉無數。
很少接觸豆腐的Edward Lee,居然可以把豆腐做各類的變形,靈光乍現地做出一道道破格的驚奇料理:假起司義大利面、豆腐偽炸雞、與豆腐烤布蕾等等。每一種都大膽地融合了他的歷練和膽識,屢屢突破自我、盡情燃燒小宇宙的模樣,引發觀眾表示私下已將烹飪天才的匾額頒給他。
另外在要端出代表自己人生故事的料理一關時,Edward Lee卻是做出了一道評價兩極的鮪魚魚子醬拌飯。原來,他把拌飯中不同的食材排列好包在飯裡,並用生鮪魚片把飯整個包起來,透過料理來說移民故事。
對他來說,這道菜就跟自己一樣,在不同的文化中找尋認同與定位。一名網友說:「他感動了大家,獲得了韓國人民的認同。」
這位長髮大叔的菜,都不僅僅是食物,更是對自己身分認同的反思與表達,讓觀眾在享受視覺上的饗宴時,更能品味其中的故事與情感。而且不論輸贏,保持對文化的尊重與熱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