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改名棄「電腦」 迎向消費電子,金蘋果正在「新力」化!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7-02-01

瀏覽數 31,900+

法新社提供
法新社提供
00:00
00:00

本文出自 2007 / 2月號雜誌 不老革命

股價剛寫下1984年掛牌以來的歷史新高,蘋果改名後,正矢志成為繼新力之後,21世紀的消費性電子巨人。

正當所有把熱切目光投向iPhone的同時,魔術師賈伯斯(Steve Jobs),卻悄悄地快手把蘋果的「電腦」變不見了。

沿用了30年之久的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 Inc.)公司名稱,從2007年開春,改為簡潔好記的蘋果(Apple Inc.),特意宣示蘋果不再只是個電腦品牌。

一改名,加上全球消費者對iPhone的高度期待,蘋果股價立刻突破90美元大關,寫下1984年9月14日掛牌以來的歷史新高。

賈伯斯的「另一半」、蘋果共同創辦人渥茲尼克(Steve Wozniak)則說,短與簡潔,向來是蘋果風格,所以他非常贊成改名,「甚至在30年前創業之初,我們或許就該叫蘋果。」

改名求運,是中國人做生意的方式,老美雖不吃這套,改名卻代表對公司發展的一種期許。2003年率先去「電腦」化的戴爾(Dell Inc.),但擴張不盡如意,至今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戴爾還是家全球市占率第二高的電腦公司,講到其他產品線,消費者可能還聯想不上來。

但蘋果不一樣,轉型後才正名。iPod的大成功,造成月暈效應(Halo Effect),甚至反過頭來拉抬麥金塔電腦(Mac)的銷量,從2002年不到2%,升至去年的5%。

粉絲對手都想嚐一口蘋果 

在矽谷的星巴克咖啡座桌上,如果一個人面前擺著的不是麥金塔筆記型電腦(Mac Book),甚至會被旁人投以鄙視的眼光。美國科技雜誌《Business2.0》就形容,舊金山灣區的麥金塔使用率超過兩成,這一方面是蘋果的「在地」勢力,一方面則透露蘋果是高科技人的最愛。

全球有170家蘋果直營店,不論逛的人買或不買,總是擠滿賞玩的消費者。他們眼中的熱情、研究iPod的精神,跟買LV提包的死忠粉絲,如出一轍。

的確,別人都吃,你不嚐就落伍了。不只是消費者,甚至連其他國際消費電子大廠,也開始跟著蘋果的步伐走。

在MP3市場,「Apple like」(類蘋果樣)早就是公開的祕密,只是最近連韓國科技巨人三星的新機,看起來都跟iPod nano極神似,這場模仿秀,短期內看來仍不會落幕。

《Business2.0》強調,以設計力強化品牌力,正是蘋果的拿手好戲。曾經在倫敦設計衛浴設備的蘋果設計總監伊維(Jonathan Ive)則說,馬桶跟MP3的設計原理是一樣的,第一要求使用體驗,其次要求外觀質感。

資深蘋果迷、麥實創投董事長方國健觀察,蘋果正全面「新力」(SONY)化,產品線不設限,積極全面搶灘消費性電子市場。20世紀末的新力,是連美國都比不過的全球消費性電子巨人,但到了21世紀,身形卻顯得佝僂,不僅獲利走軟、目前股價不到顛峰時的1∕3,創新力道更弱了許多。

誰能接下這棒子?比起仿效iPod的三星,蘋果更眾望所歸。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iPhone熱讓周邊股水漲船高 

iPod演出大驚奇後,現在,由iPhone、Apple TV,還有傳聞中的掌上型遊戲機,領銜演出。

在Mac World展上,iPhone在千呼萬喚中終於露了面。

承襲了iPod基因,這台1.16公分的超薄純黑手機,一切輸入都透過觸控螢幕,預計在2007年中上市後,將成為手機產業的最大驚奇。

事實上,在賈伯斯還沒有端出iPhone前,春江水暖鴨先知,台灣股市去年底就燃起iPhone熱。以負責組裝的鴻海為首,做機殼的可成、電路板的欣興與健鼎、連接器的恩得利、鍵盤的精元、被動元件的乾坤,還有手機鏡頭的大立光,生產相機模組的揚信、光寶、致伸,在盤整格局中異軍突起。

美林證券最近再度把蘋果提升評等至「買進」。

該公司分析師指出,今年全球手機市場將超過10億支,如果蘋果取得1%的市占率,也就是賣出1000萬支iPhone,且每支以500美元價格售出的話,將為蘋果營收貢獻50億美元(約新台幣1650億元)。

如果美林分析師的「1%」預測值太保守,美國FBR Research則預估,iPhone在今年度將出貨2200萬支,占全球新機市占率達到2.2%。 

這個大膽數字,已超過iPod歷年總銷量的1∕3,看好蘋果會在死忠粉絲之外,吸引更多非蘋果迷購買。

數位家庭之役將鹿死誰手? 

除了iPhone之外,即將在2月上市的Apple TV,則要為賈伯斯一圓數位家庭夢想。

定價299美元的Apple TV,類似目前全美熱銷的TiVo,是一個連接電視的機上盒。內建40GB的硬碟,可儲存50小時的影音資料,以及無線上網,在iTunes網站下載音樂、照片與影片。

在賈伯斯口中,Apple TV是21世紀的DVD播放機,是蘋果征服客廳的關鍵戰役。iTunes五年來已售出15億首歌曲,是世界第一的音樂通路,現在轉型要賣影片,正需要Apple TV配套。

當然,要成為21世紀的消費性電子巨人,絕不能漏了遊戲機。根據英國保誠(Prudential)的分析報告,蘋果正積極雇用遊戲設計研發人員,將來可能會先延續iPod光榮,推出掌上型遊戲機。

事實上,蘋果在1996年,也曾推出「Pippin」電視遊戲機,但在新力、任天堂與SEGA日本三強夾殺下,絲毫沒有市場能見度。現在,如果蘋果要重返遊戲產業,則還要遭遇宿敵微軟。

揚起數位家庭娛樂大旗,藉iPod成功再造的蘋果,聲勢正如日中天。可惜的是,股票選擇權與偽造文書訴訟案,造成賈伯斯臉上陰鬱不開,加上思科(CISCO)對iPhone商標權不放手,蘋果近期在法庭上,可還有不少難題待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