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政府因應不老1》實施勞動力搶救計畫 鎖定四大族群,十年搶回300萬勞動力

黃漢華、林孟儀
user

黃漢華、林孟儀

2007-02-01

瀏覽數 18,450+

政府因應不老1》實施勞動力搶救計畫 鎖定四大族群,十年搶回300萬勞動力
 

本文出自 2007 / 2月號雜誌 不老革命

清晨5點半,東京的天空還不怎麼亮,68歲的鷹野義量已經起床,整理家務、閱讀報紙。8點半吃過早餐,他走路到中央區,一口氣爬到八樓的高齡社會連攜協議會,展開一天的工作。從保險公司退休十年的他,幾乎天天如此。

同樣的清晨,從石川島播磨株式會社退休的今井兼一郎,正忙著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收發e-mail、看報紙,不一會兒,90歲的他又戴上老花眼鏡,閱讀英文報告,準備當天科學委員會的開會資料。

對鷹野、今井這樣的長者來說,「退休」有了新意義,它代表另一個職場生涯的開始。

「2005年到2015年是日本勞動力的關鍵時刻,」厚生勞動省職業安定局事務官足立匡志表示,隨著人口減少,到了2015年,日本勞動力預計會不足405萬人,政府正在啟動十年內增加300萬個勞動力的搶救計畫。

全球最大的人力顧問公司Adecco日本分公司總經理馬克.杜禮(Mark Du Ree)分析,搶救勞動力不足,眼前就有四種閒置人力可運用:銀髮人力、飛特族(Freeter)、尼特族(NEET)和家庭主婦。

其中,「Freeter」在日本的定義是15歲到34歲、四處打工的工作遊牧族,總數就有200多萬人。

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在日本愈來愈多,是指沒有上學、工作、也未接受職業訓練的年輕人,總數也有60萬人。

50萬退休族回流!有體力有腦力全球都想搶

搶救勞動力的第一步是協助銀髮族再就業,目標為50萬人。

「日本老人身強體健,平均壽命全球最長,一定要繼續工作,減輕年輕人的負擔,」推動老人身心機能活化運動的小川真誠分析長者的想法。根據野村總合研究所前年底對500名55歲到60歲團塊世代的調查,八成受訪者希望退休後能繼續工作,將近四成期盼公司能延長退休年齡。

野村調查也發現,八成團塊世代願意繼續工作的原因中,63%不希望退休後身心遲鈍,比例最高;其次61%為了籌措養老金;48%是為了要追求生命價值。退休後到台灣擔任半導體顧問的中村一光就認為,退而不休能活化頭腦,是保持年輕的方法。

事實上,日本銀髮族,尤其是科技領域的人才,由於經驗豐富、技術先進、又還有工作體力,這兩三年已經成為台灣、大陸、韓國等研究機構與政府積極要拉攏的人才。

「日本退休族現在全世界都在搶,」在日本工作11年的中華經濟研究院東京事務所所長黃瑞耀,在日本舉辦延攬退休科技人才的活動三次,競爭愈來愈激烈。

大陸的動作最積極,「不要說省了,而是每個市,幾乎在東京有辦公室;也不要說大連、深圳這些大城市,連無錫市代表我都碰到過,」黃瑞耀說,2006年11月,大連市到日本進行攬才,200、300個日本銀髮族去到現場,連日本媒體都爭相報導。

而黃瑞耀辦公室,與資策會、工研院等合成一個聯合辦公室,在這裡就有四個日本科技業退休族,有的從新力(SONY)、有的從夏普(SHARP)退下來,「有人脈、有經驗,好用得很,」他笑著說。

130萬婦女族回巢!900萬人具有潛在生產力

除了延長銀髮族持續工作,以補人力不足,鼓勵130萬名家庭主婦就業,也是重要政策。

近15年來,日本因為生育退出職場的婦女增加5.6%,「再找回130萬名職業婦女就好了,」厚生勞動省官員足立匡志說。

足立秀出日本30歲到59歲的婦女就業圖表,呈現M形圖。35歲以後兼職為主要就業型態;而30歲到34歲就業率最低,成為M字型的底部。厚生省想把M形的尖端,削平成梯型,讓每個年齡層就業率相近。

厚生省去年花22.7億日圓(約6.8億台幣),開辦11所「Mother’’s Hallow Work」輔導機構,就是為了提高婦女就業。而且依照企業需求,為亟需找工作的媽媽開設職訓講座,現場還有托兒服務,讓媽媽安心學習,協助她們重返職場。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只是,這項措施免不了質疑。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高橋重鄉指出,限制婦女二度就業的原因在於法令規定:婦女婚後年收入超過103萬日圓(約30萬9000台幣),就要課稅,繳交年金。婦女因而選擇薪資較低的兼差工作,或乾脆不工作,依附在先生之下。

「日本有900萬的家庭主婦,占人口的13%,這些家庭主婦裡,只要有一半,甚至是1/3、約300萬人進入職場就確保日本的勞動力!」日本最大人力派遣公司、萬寶華總裁尾野博直指,家庭主婦重回職場,也能間接支援想回家生小孩的職業婦女。

80萬青年族歸隊!深入校園改革寄養族思惟

跟銀髮族、家庭主婦相較,日本搶救勞動力最重要的是年輕世代,預計搶回80萬勞動力人口。

「長遠來看,源頭應該是年輕人。讓他們畢業後都願意投入職場工作,」Adecco日本總經理杜禮強調,這才是穩固勞動力基本盤的根本之道。

根據Adecco統計,日本大學生畢業後,一旦超過一年還沒找到工作,之後順利就職的比率只剩下5%;其餘的人則會變成四處晃蕩打零工的「飛特族」,甚至是靠父母供養的單身寄生族。

身為日本女婿,在日本長住十多年,杜禮搖頭表示,許多日本年輕人考上大學後,就達到了人生的高峰,對父母有交代了,之後就拚命玩樂,人生開始走下坡。

因此,Adecco已經鎖定大學生,自2006年4月開始,與東京亞洲太平洋大學合作,開設了一門選修課程,協助應屆畢業生認識自己的特質潛力,分析職場上的就業機會。

杜禮提到,經過分析發現,這個班上的同學每個人至少都有兩個以上的工作機會;畢業後,在Adecco的協助下,有六成學生順利進入職場。

走在政府前頭,人力仲介展現社會責任

對Adecco這種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提供者而言,這不只是商機,更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展現。

近年來日本的人力仲介顧問已經紛紛扮演更多的腳色。

萬寶華總裁尾野博就豪氣地說,政府鼓勵生育根本緩不濟急,現在出生的小孩,20幾年後才能進入職場,「現在,是人力公司出場的時候!」

在尾野博眼中,四大閒置勞動力裡,壓根不想要工作的60萬尼特族已經「無可救藥」之外,應優先支援銀髮退休人士重回職場,再來是家庭主婦及飛特族。

為了瞭解銀髮人力派遣的需求,萬寶華曾經對1000家企業做過調查,其中730家企業都表示,有意願雇用銀髮派遣人力,看來市場潛力大,需求已經存在。

萬寶華也已鎖定想重回職場的家庭主婦及飛特族,開設電腦、接電話等各種訓練課程,並設有各種資格考試。

當企業為了將來的勞動力感到焦頭爛額,全日本現在卻有3萬家人力派遣公司,希望成為企業人資的好幫手,競爭很激烈,也顯示商機無限。

尾野博相信,人力公司未來的角色,不只是仲介,能否勝出的關鍵在於「訓練」。

在政府、企業與人力顧問公司努力下,看來十年內找回300萬名勞動人口的目標,應該不是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