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如火如荼進行,持續吸引全球目光,當然,亂象也不少。例如,前總統川普日前在他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分享一則貼文,竟被發現是使用泰勒絲(Taylor Swift)照片生成的深度偽造(deepfake)影像!火上加油的是,馬斯克旗下的AI聊天機器人Grok,一週前也推出影像生成功能,恐讓deepfake攪局選舉的亂象,更加防不勝防。
8月18日,美國前總統川普在自己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真實社群),發布一則由多張照片組成的貼文,包括多位年輕女性身處造勢活動,身上穿著印有「泰勒絲粉絲支持川普」(Swifties for Trump)字樣的上衣,配上燦爛笑容。甚至,還有一張照片,是泰勒絲裝扮成經典人物「山姆大叔」(Uncle Sam)的,頭戴美國國旗帽,手指向前方,配上「泰勒絲希望你投票給川普」(Taylor wants you to vote for Donald Trump)字樣。
顯然,這些照片深得川普歡心,還在貼文中打上「我接受!」。
川普轉發「深偽」造勢照片,泰勒絲成苦主!
事實上,這些照片最初來自社群平台X,由散播錯誤資訊的右翼帳號發布,被專家質疑經使用「深度偽造」(deepfake)技術生成,且混合真假照片,讓大眾更難以識別,進而塑造出流行天后泰勒絲,以及她廣大粉絲群支持川普的假相。
「深度偽造」是透過AI生成技術,將照片加工、改製,只需取得他人肖像,便可輕易「換臉」,創造一張張能以假亂真的影像。這項技術問世以來,從政壇到藝文界的名人,或多或少都成為「臉被偷走」的苦主。同樣的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在於假造聲音、影像,尤其音頻更容易難以辨別真假,也導致詐騙橫生。
其實,對2024總統大選,泰勒絲至今並未明確表態支持哪組候選人,但她過往政治傾向偏向民主黨。回顧2020年,她曾向《Vogue》透露,會全力支持拜登和賀錦麗,也曾公開在X抨擊川普宣傳白人至上、種族主義,更寫道「我們11月將投票讓你下台」。
沒想到,深偽照片讓她瞬間變川粉。
川普雖向《福斯財經網》澄清,自己對這些AI偽造照片「一無所知」,但這不是第一次川普成為深度偽造的亂源。
就在不久前的8月12日,川普才在Truth Social 發文宣稱,賀錦麗(Kamala Harris)8月7日於底特律大都會機場的造勢活動經AI造假,「她『人工智慧』了照片,以展示一大群所謂的追隨者,但他們並不存在!」
川普在Truth Social 發文宣稱,賀錦麗8月7日於底特律大都會機場的造勢活動經AI造假。取自Truth Social@realDonaldTrump
事實上,由於賀錦麗那場造勢活動有眾多目擊者,川普的謊言很快便遭到戳破,但這凸顯深度偽造與AI生成技術若缺少監管,將造成這場美國大選更加動盪。
不只泰勒絲是受害者,就連7月中震驚世界的川普槍擊案,照片也難逃深度偽造的魔手,護衛隊嚴肅的表情被竄改成笑臉,意圖使人以為槍擊案是一場騙局。拜登的聲音也曾被用於機器人自動語音電話(robocall)中,幸好涉嫌偽造者已遭刑事調查。
深度偽造干預選情,馬斯克Grok新功能恐成幫兇?
隨著選情加溫,兩黨接連舉辦全國黨代表大會,科技巨頭微軟8月19日舉辦一場活動,警告深度偽造技術對全球政治的干預程度,可能遠比大眾所想還嚴重。
微軟「民主推動計畫」(Democracy Forward Program)總經理巴丹尼斯 (Ginny Badanes),接受《芝加哥太陽報》時表示,最令人不安的深度偽造事件,發生於2023年10月、斯洛伐克國會選舉前兩天,一段自由派政黨候選人西梅茨卡(Michal Šimečka)討論如何「操縱選舉」的音檔在Facebook上流傳。
儘管當事人迅速譴責,法新社事實查核中心也確認該音檔經過AI假造,但因爲受到選舉法限制,48小時內不得政治宣傳,競選團隊與媒體皆無法協助澄清。最終,西梅茨卡以微幅差距輸掉選舉。
巴丹尼斯表示,微軟提供一款確保「內容完整性」(content-integrity)的免費工具,鼓勵候選人與競選團隊「標記所有官方影像」,避免被不肖人士用為假造的素材。
雖說多數科技公司皆有意協助杜絕AI假造,另一方面,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卻反其道而行。馬斯克旗下的AI聊天機器人Grok,8月新推出圖片生成功能,因為相關審查機制並不完全,能生成諸多在其他AI平台遭限制的影像(暴力、露骨、侮辱宗教等),恐進一步攪亂當前已經紛亂的選情。
深度偽造技術之所以引起專家擔憂,不只因為將造成虛假資訊流竄,還可能進一步形成「騙子紅利」(liar's dividend)。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報告指出,當大眾對多數資訊信任度大幅降低,甚至對所有媒體產生懷疑,將使政客等人更可能否認真實的證據。
不僅如此,真假不分的混亂社會中,具有群眾魅力的獨裁者將更容易煽動民意,創造對自己有利的「真實」論述。
南韓禁政治deepfake,新加坡、菲律賓有意跟上
對於深度偽造技術影響選情,部分國家已考慮立法限制,如南韓政府為應對4月大選,制訂選舉日前90天不得發布「具政治意圖的深度偽造影片」,違反者將處最高七年監禁,或是5000萬韓元的罰鍰,法令於 1月29日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南韓選舉委員會(NEC)數據,從生效日至2月16日,短短半個月,便檢舉129起違反選舉法的AI造假影片。
《Rest of World》報導,預定於2025年舉辦大選的新加坡,也正考慮修法禁止政治相關的深度偽造內容。新加坡卸任總理李顯龍曾出現在幾部深度偽造的影片中,包括他在討論投資議題、新加坡外交事務等。
「除了模仿我的聲音,將虛假音檔疊加在我的真實影像上……,詐騙者甚至將我的嘴部動作與音檔同步,」李顯龍在Facebook的貼文中形容,而他對此大感擔憂,「看影片的人可能被騙,以為我真的說過這些話。」
網路上也流傳多部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遭深度偽造篡改的影片,包括吸食毒品、在南海關係緊張之際,大談對中國動用武力等虛假內容。對此,菲律賓選舉委員會也呼籲,在2025 年參議院選舉前,實施類似南韓的禁令。
AI科技日新月異,對人類社會的衝擊與隱憂也日益明顯。尤其,2024年正逢全球大選年,深度偽造技術對政治的干預也浮上檯面,如何因應、防範假訊息猖獗,成為各國政府與社會大眾不得不面對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