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烏克蘭推進俄羅斯境內、伊朗隨時可能攻擊以色列,全球處於戰爭邊緣。台灣預計明年播出的電視劇《零日攻擊》(ZERO DAY),也提醒台海戰爭的可能性。究竟兩岸未來會走向何處?
最近台灣推出《零日攻擊》(ZERO DAY)前導片,這是一部以未來中共侵略台灣為背景的電視劇,獲得政府大筆資金補助。該劇雖然明年才上映,但已引起廣大討論。
該劇17分鐘預告片中,雖然有些情境可能發生,但犯了幾大錯誤:
第一、該劇假設中共侵台會發生。但為何政府不能宣導如何避戰?事實上我們正反其道而行,一再強調主權獨立,被大陸認定為台獨,因此免不了將受制裁。
第二、將重心放在中共對台認知作戰上,脫離現實。大陸認為拿下台灣不是問題,真正戰爭是中美強權間彼此角力;周圍環境衝突,才是地緣政治重點。
第三、劇情未與時俱進。未來戰爭是精準作戰,最近中東戰事已可印證;透過無人機可以在特定時間、地點瞄準特定對象,予以擊殺,但編劇仍局限傳統作戰模式。大陸強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未來不可能無目標犯台,只針對特定城市、設施、人員進行攻擊,以免傷及無辜。
第四、劇中黑道變成第五縱隊,相當離譜。好比電影《瘋狂麥斯》情節,在一個沒有法律的末日世界裡弱肉強食,即使烏克蘭也未如此。
電視劇意在傳達訊息
為何在這個時間點拍攝這部電視劇?有幾種可能:
首先,演給美國看。老美希望打代理人戰爭,一直擔憂台灣缺乏作戰意志與能力,給我們再多武器也沒用。《華盛頓郵報》提到台灣年輕人當兵不踴躍、國防訓練缺乏人力與設備的雙重困境。除非台灣人自己願意作戰,美國絕對不可能送其青年為台灣而戰。
其次,向全世界求救兵。政府想對外發布一個訊息:「你們看!中共要攻打台灣了」,激起其他國家關切,進而以行動挺台。但這不切實際,因為大部分國家道義上會支持,行動上不會。
再者,對在野黨主動出擊。政府希望喚起人民抗中意識,進一步抹紅那些不願為台灣而戰的人。這樣做的反效果是,台灣人民只會跑得更快,不會更勇敢。
大陸過去主張「武統」,現在講「和統」,最有可能是「促統」。由於台灣不願主動和談,美國又在一旁慫恿打仗,因此兩岸和談情境一定是外在環境發生變化,大陸透過某些行動如封鎖海峽、施壓台灣,最後美國調停促成和解;形式不一定是統一,有可能是更緊密融合。
從烏克蘭到加薩,戰爭是人類的悲劇。烏克蘭一千萬人民流離失所,加薩成為人間煉獄。誰想發動戰爭?誰又能從販賣戰爭恐懼而受益?台灣與大陸有什麼深仇大恨?兩岸都不想戰爭,為何不能主動談和,反而要積極備戰?
人心才是最可怕的
兩岸一海之隔,如果戰爭那麼近,「聽海」或許能描述我們的心情:「聽!海哭的聲音,嘆息著誰又被傷了心,卻還不清醒;一定不是我,至少我很冷靜,可是淚水,就連淚水都不相信。」
以越戰為題材的電影《現代啟示錄》,男主角馬龍白蘭度死前最後的呻吟是:「恐怖!恐怖啊!」就如同這部電影根據的小說康拉德《黑暗之心》,真正恐怖的不是戰爭,而是操縱戰爭的人心!
中東戰火一觸即發,全世界處在第三次世界大戰邊緣。《零日攻擊》提醒台灣人民戰爭可能性,卻帶領我們走向思考誤區。時間將會印證,究竟我們會在天堂相聚,還是會在地獄相擁?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兼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轉載自聯合報,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