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面對地緣政治「地震」,也該以韌性因應

黃齊元
user

黃齊元

2024-04-27

瀏覽數 8,350+

馬習會獲美國務院肯定,有助改善兩岸關係。達志影像
馬習會獲美國務院肯定,有助改善兩岸關係。達志影像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台灣人民必須去除心理上的「三害」,包括逢中必反、自欺欺人和迷信美國,認為現狀可以維持、美國是真心愛台。台灣有「避戰」的心理準備,沒有「備戰」的行動準備;有「引戰」的無知勇氣,沒有「止戰」的策略思考。現實是,大陸不想戰、台灣不願和、美國不敢亂。下一次地緣政治地震來襲,將會非常激烈,就看我們如何展現智慧與韌性!

最近地震衝擊台灣,引起全世界關注,焦點包括對供應鏈影響,特別是半導體產業。雖然地震強度是921以來之最,但死傷人數不多,說明台灣有堅強韌性與防禦能力,對於如何因應危機已有經驗,贏得國外高度肯定。

但相對於自然災害,西方對台灣因應地緣政治風險的能力,就沒有這麼肯定了。最近,美國在台協會主席羅森伯格訪台,乃上任一年第五次造訪。原因並非由於馬英九前總統訪問大陸,而是「習拜通話」後,中美高層互動升溫;美國不希望台灣在這個節骨眼,變成麻煩製造者,但也要安撫台灣,表示對台支持不變。

習近平對拜登強調,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希望美方積極以行動表態不支持台獨,這是合作前提。美國有聽進去,施壓蔡政府取消金門實彈射擊軍演。引線拆除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訪問中國,落實兩國元首共識,中國商務部代表也訪美,出席副部長級會議。

馬習會有助改兩岸關係

在中東戰爭失控當下,中美關係維持至關重要,不容有任何閃失。除兩岸關係外,還牽動到美國亞太區域布局。近期,美國指派日本通谷立言擔任下一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說明日本未來在美台間重要性。美國除了在科技上圍堵中國,更以「澳英美三方安全伙伴關係」(AUKUS)擴張到台海,未來再納入日本,代表對中策略軟硬兼施,誰說情勢不緊張?

習近平在此時主動邀請馬英九訪陸,希望緩和兩岸緊張關係、維持台海和平。目前台灣政黨無人能與大陸對話、而不被貼上標籤;馬與其說代表國民黨,更多是其個人。重點不在於馬的身分,而是大陸對馬民族情懷及堅持九二共識的肯定,美國務院也肯定馬習會有助改善兩岸關係。

在這種情況下,賴清德520演說非常關鍵,必須能看懂大勢。美國目前不希望和中國起衝突,大陸也對美友善,同時對台遞出橄欖枝,因此台灣必須對陸表達「善意」。這對賴清德來說很難,不符合其原則;如過度堅持主權尊嚴,將定調未來政策,離和平漸行漸遠。如何內外平衡、長短兼顧,非常困難。

中國有廣大市場當作籌碼

台灣處在地緣政治地震帶中心,除兩岸議題外,另外關鍵就是半導體。習近平對拜登表示,若美方執意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不會坐視不管。近期晶片功能大幅提升,美國進一步限制對中出口,中美AI差距有可能拉開,關鍵在台灣。中國的籌碼就是市場,如果中美台不能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大陸不會坐以待斃,權衡輕重後會出手,這是目前最尖銳的訊號。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大陸的機會,在於川普上台和中東戰局。去年舊金山會晤上,習近平提兩岸「和平統一」,美國支持和平、不同意統一,關鍵在於代價。川普是談判高手,懂得利益交換;今天美國需要中國,超過中國需要美國。但談判要靠時機,2025年可能是習「和平統一」的窗口,外在條件對其有利。到了2027年,中美軍力差距加大,若兩岸關係惡化,台海危機將升高。

台灣人民必須去除心理上的「三害」,包括逢中必反、自欺欺人和迷信美國,認為現狀可以維持、美國是真心愛台。台灣有「避戰」的心理準備,沒有「備戰」的行動準備;有「引戰」的無知勇氣,沒有「止戰」的策略思考。現實是,大陸不想戰、台灣不願和、美國不敢亂。下一次地緣政治地震來襲,將會非常激烈,就看我們如何展現智慧與韌性!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兼東南亞影響力聯盟創辦人;轉載自聯合報,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