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把台灣魅力變優勢 營造華人世界「哈台」風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6-07-28

瀏覽數 26,250+

把台灣魅力變優勢 營造華人世界「哈台」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6 / 7月號雜誌 出路-小台灣大藍海

不少台灣人哈日、哈韓,可是在華人世界,也有「哈台族」。

PC 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詹宏志觀察到,有一群教育程度很高、文化品味比較挑剔的香港朋友,常常利用週末或假日飛到台北,享受一、兩天的台北生活。他們逛誠品書店,看小劇場、造訪故宮,到紫藤廬、貓空喝茶,到熱鬧夜市吃小吃,買電腦等。

台証投顧董事長朱俊奇有位朋友是香港企業高階主管,曾留學加拿大,在新加坡工作,家族在大陸有事業。他覺得整個華人圈,就以台灣的生活素質最高,人民最友善,文化多元又豐富,而且休閒時想要上山下海都很近,未來退休想要移民到台灣。

儘管台灣人對自己的生活難免有些抱怨,但比大陸水準高,比新加坡有趣,又沒有香港的擁擠,台灣整體的生活氛圍,在外人眼中竟然有種魅力。

發展∕24小時的文化城

懂吃,也會玩,日子過得精采的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李仁芳指出,台灣,尤其是台北,有條件成為華人世界的「生活風格提案者」。這是台灣應該努力的方向,也是機會。

經常接待許多外賓的文化總會祕書長陳郁秀也認為,台北市可以朝「24小時不打烊的文化城」,凸顯本身的特色。

美好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一種無窮商機。不僅可帶動觀光、商品行銷,可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質,更重要的是,「豐富的生活體驗,是創意之源」。

美國好萊塢能創造出龐大商機的關鍵,陳郁秀分析,就是先販賣生活形態,再把認同這種生活形態或價值的美好產品,賣給別人。

政大商學院教授吳思華認為,對現階段的台灣來說,優質的生活可以提供社會許多創意的養分,台灣若能因此開發「創意生活產業」,累積更多的創意能量,未來更能順利轉型,發展更高層次的創意產業。

台灣多彩多姿的生活,在各個角落,都正散發著創意的光彩。

魅力產業1-美食/台北,世界牛肉麵之都

美食,就是讓許多觀光客驚豔的台灣魅力之一,也是台灣最普遍的創意生活產業。

美國商會執行長魏理庭談起台灣,最喜歡的就是美食。許多日本觀光客經常拿著美食地圖,沿街尋找很多台灣人都不知道的美食名店。

飲食,其實是一種文化。

像牛肉麵,是由撤退來台的大陸老兵帶進來的,一碗麵,碗裡盛的是時代流離的故事。去年台北市政府舉行牛肉麵節,引起廣泛迴響,市府只花250萬元,就創造了3億元的商機。今年更擴大舉辦國際牛肉麵節,廣邀大陸、香港名廚參賽。台北市長馬英九希望讓台北成為「世界的牛肉麵之都」。

台灣的茶文化,也牽引出許多創意。

台中,珍珠奶茶紅遍全球

從台中市街弄間發明的「珍珠奶茶」,紅遍全世界。喝茶,在台灣是一種時尚的享受,庭園景致宜人,有優質的茶藝和可口茶點的「無為草堂」,榮登日本觀光客票選海峽兩岸第一名的茶藝館。去年台中市最有名的伴手禮——太陽餅,和南投魚池鄉的紅茶結盟,又發明了「陽茶餅」這樣新鮮的點心。

台灣的美食不僅可結合文化,更可以24小時吃到你高興。從一大清早就開門的豆漿店;到夜再深也不關門的台北市復興南路清粥小菜,東區和信義計畫區的pub、夜店,夜貓子的選擇很多元。

魅力產業2-不夜城/誠品,書店的7-ELEVEn

不夜城,除了全世界最密集的7-ELEVEn便利商店外,台灣最有特色的24小時商店,首推誠品書店。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所長溫肇東在三年前,曾帶一位麻省理工學院來訪的學者到誠品參觀,晚上11點多,這位教授看到店裡這麼多人,驚訝地跟溫肇東說,他可以宣布台灣已經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比日本還進步。

山海相貼的天然美景,讓台灣本身就具備「好玩」的先天條件。這幾年各地熱中節慶活動,也興起扶植在地特色產業的風潮,不僅讓台灣更好玩,也激發不少新的創意。東吳大學社會系教授劉維公認為,應該把發展「文化觀光」,當成台灣創意經濟的一個軸線。

例如就有不少外籍人士向他表示,很喜歡墾丁的「春天吶喊」演唱活動。「這是社會的次文化,但對特定族群有很強的感染力,值得進一步發揮,」他建議。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馬祖芹壁村在村民出走後,荒廢了許多年。但村落裡保留完整的馬祖傳統聚落,由花崗岩打造的石頭屋深具文化特色。在縣政府和台大城鄉所共同修復後,碧海藍天下,一棟棟矗立在峭壁的石頭屋,有如地中海的景致,現在成了受歡迎的民宿。

魅力產業3-感動行銷/一家店,提供30戶工作機會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賴杉桂認為,從在地特色中發展出來的創意產業,成功的案例都能兼具「意象」和「價值」。

在屏東的三地門鄉,由排灣族的施秀菊所經營的「蜻蜓雅築」,在中小企業處推廣「一鄉鎮、一特色」(OTOP)計畫中,就是一個充滿意象,而且對社區發展相當具價值的案例。

施秀菊的「蜻蜓雅築」結合琉璃珠工作室、展售和餐廳三種功能。在這裡,排灣族的三大寶物之一:琉璃珠,不僅獲得日本的大批訂單,創作作品還被日本玻璃美術館收藏。

餐廳提供原住民風味餐,還有「唯一」咖啡屋,有獨家研發的小米酒加咖啡的特別飲品。在這裡可以預約部落導覽,順道參觀其他八、九家各具特色的原住民藝術工作室。部落裡有30多個家庭都靠著蜻蜓雅築提供工作機會。施秀菊婉拒許多上台北開分店的機會,為了族人堅守故鄉。

南投縣竹山鎮以竹出名,儘管後來竹業沒落,但獲得經濟部工業局授予「創意生活產業標章」的「青竹竹文化園區」,卻靠著創新,從沒落產業中走出新局。

園區內遍植120多種竹子,品種之多,居全國之冠。隨著翠綠的竹林小徑前行,可看到竹屋、竹橋、竹炭窯,以及正在興建中的竹子博物館。園區內有幾近失傳的竹編斗笠,也有最新的竹炭健康產品,並提供竹片雕刻、卡片DIY製作等有趣的活動,還有獨家的竹炭餐。

不走傳統的竹藝經營模式,園區主人陳靖賦以「感動行銷」的理念,營造有關竹子的美好情境,「讓消費者跟我一樣愛上竹子,他們自然就會買了,」身材和竹子一樣削瘦的他這麼說。

沒落養鰻場,變水草大觀園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執行長張光民指出,創意生活產業要有核心價值或產品,再用創意和設計包裝,才能產生多邊效益。

把水草變黃金,是另一家勝洋休閒農場的成功故事。住在宜蘭縣員山鄉,一間以清水模打造的宜蘭厝裡,許志雄一家四個兄弟姐妹,合力將父親留下來、沒落的養鰻場,改頭換面,變成以水草為主題的農場。從生態導覽、水草生態瓶DIY、水草大餐、到水草博物館等,創造出新的經營形態與產品風貌。

賴杉桂說,目前分布在全國各地的特色產業,大多呈現「點」狀,未來若能經由策略聯盟,擴大到「面」,將可展現另一番不同的風貌。

魅力產業4-生活美學/休耕作物,改變一個鄉鎮

目前在台灣的不同角落,不少人都在設法提升台灣的生活美學,豐厚台灣的創新土壤。

當初高雄縣政府計畫補助美濃鎮農民,在休耕期間栽種波斯菊,一開始農民反應冷淡。後來一片片的波斯花海引來路過的觀光客駐足,鎮上的客家美食也開始變得更精緻,還有業者想來開發養生村。附近的鄉鎮風聞,也都想效法栽些不一樣的漂亮花朵,來改變鄉鎮的面貌,進而改變地方的命運。

出身藝術家庭,陳郁秀從小就習慣過有品味的生活。「我買杯子從不手軟,漂亮的杯子都有故事,而且一用可用幾10年,平均下來,一天才多少錢,很值得的,」她手持別緻的陶杯,邊喝茶,邊說故事。

有一次,朋友帶她到苗栗公館鄉一家很有名的鵝肉莊吃飯。當她看到保利龍餐具時,覺得很難過。花了很多時間,說服老闆重新設計餐具。「我想他的店裡客人這麼多,若是使用有美感的餐具,就能將美的訊息傳遞給更多的人,」陳郁秀說。現在這家鵝肉店不僅賣鵝肉,連裝鵝肉的漂亮餐具都在賣。

創意設計公司「The One」的創辦人劉邦初說,The One賣一件器皿,真正訴求的是風格,一種貼近生活的「詩意美學」,所以毛利可以高達60%,甚至從來不打折扣,「客人還都覺得太便宜。」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正努力推廣優良設計產品評鑑。在日本,貼上優良設計標誌的商品,售價可以高出15%到20%。「如果消費者可以認同設計的價值,台灣創意產業的大環境就會變得更好,」台創執行長張光民說。

觀念∕享受生活才能提升國力

美感是發展創意產業的源頭。

從「製造台灣」轉型到「創意台灣」,需要有品味的優質生活。

全世界能製造出感動人心產品的國家,大都是生活豐富的地方。日本的電視色彩為何特別鮮豔,是因為日本人舉目盡是美麗的風景。參觀丹麥哥本哈根的博物館,從一件件手工打造的精緻物品,就可以瞭解喬治‧傑生(Georg Jensen)風靡全球的作品從何而來。

「一個地方人民的生活品味與文化,是很重要的。因為生活文化會回饋養分給產業,讓他們更具創意、更有深度,」李仁芳說。

因此,要增強國力,台灣人要學會享受更美好、更有品味的生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