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宣布搶進台灣線上課程!面對台灣早已發展成熟的這塊市場,矽谷平台有何優勢?另外,YT首波課程赫然納入的講師之一有數發部部長唐鳳,還要講最夯的AI!到底厲害在哪裡?
當巨人走進你的小花園,是會被輾壓,還是會開出巨人肩膀上的花?
全球最大影音平台YouTube 今天(3/26)宣布在台灣推出「學習課程」 (Courses on YouTube),拓展細分的教育市場,對於蓬勃的本地台灣線上課程平台來說,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
「YouTube除了提供娛樂之外,今天在台灣正式上線學習產品功能,」Google台灣總經理林雅芳林雅芳表示,去年在所有的場合談到最多的就是AI人工智慧,這個AI時代下「學習」變得更為重要,因為它是克服焦慮最好的方式。
首波開課的講師之中,有一位特別的講師: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他即將開設免費課程「全民AI通識課程」。
唐鳳表示,生成式AI已經走入人們生活,並帶來相當大的衝擊,最好的面對方式就是「預先澄清」,提早讓人們知道AI會如何做個人化操縱詐騙等,例如常聽到的AI基本概念,包括預先訓練、微調、對齊等,「AI確實正在重塑世界,台灣就是要所謂race to safety,讓大家都能掌握 AI方向盤,一起朝向安全的競賽,而不只是朝向唯利的競賽」。
YouTube首頁新增課程頻道,講師可自訂價格、免費上傳
本次YouTube推出的學習課程,去年開始已陸續在美國、韓國、印度、日本、巴西上線,台灣是第六個啟用的國家。
YouTube首頁的左欄頻道將出現「課程」子頻道,創作者主頁裡也會新增「課程」頁籤,比較特別的是,新增PDF 教材檔案的上傳與下載,以及增加隨堂測驗的功能。目前上傳影片免費,並且無片長限制,課程定價由創作者自行設定。
YouTube 首波與近 80 位創作者合作共推 300 堂課程,從今日與會的課程伙伴觀察,包括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OCW、均一教育平台、Hahow 好學校、泛科學院、 PressPlay Academy 等,以及台灣第一位達到千萬粉絲的「奇軒 Tricking」,知名平台、Youtuber前來站台,對於YouTubed學習課程可以帶來的宣傳效應(導引流量)、商機(打賞捐款)紛紛表示期待。
YouTube 大中華區策略合作伙伴副總經理陳容歆表示,「YouTube的角色是曝光,然後引起好奇,與課程平台是互補關係,」例如泛科學院是垂直而深入的知識課程,YouTube則是橫切而廣向的知識學習,現階段可看到課程平台,將課程的部分段落、部分課程或摘要簡介,放到YouTube學習課程,如果網友有興趣,再點擊回到平台網站上了解更多。
「大部分的線上平台是區域性平台、本地性平台,YouTube則是一個全球的平台,也希望能夠透過我們,讓台灣的學習內容觸及更廣泛的海外觀眾」,陳容歆指出。
至於YouTube本身在學習課程頻道的商業模式,則是雷同於一般影片創作型態,接受網友的捐款、贈禮(超級貼圖/超級留言/頻道會員),以及購物抽成、廣告播放的分潤等。
打不贏巨人,就加入他吧
根據教育創新店商營運平台METAEDU調查,2022年台灣智慧學習產業總產值達5762.9億元台幣,在疫情遠距商機的驅動下,較前一年成長25.9%,其中教學內容產值占比為10%,年成長更是高達51.4%。YouTube本次學習課程上線,技術上沒有太多新的應用,商業模式則是集合先前幾個頻道的型態,所以重要的意涵還是在細分市場的區隔與延展。
從過去YouTube子頻道推出的歷史經驗,遊戲、電影、音樂在市場上仍有獨立平台的生存空間,也確實在YouTube子頻道推出之後,有更多閱聽大眾加入線上內容使用的行列,只是那些舊有的、具有規模的平台型服務商還在,但是新的平台誕生,則是愈來愈少。所以對既有的本地教育平台來說,宣傳、增加營利管道都是實質的好處,不過「打不贏就加入」也是他們不得不選擇與巨人合作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