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下個印度矽谷在哪?班加羅爾陷缺水危機,科技大廠布局二線城市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4-03-20

瀏覽數 6,250+

印度班加羅爾早以交通地獄聞名,現在還遭受40年來最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取自wikimedia
印度班加羅爾早以交通地獄聞名,現在還遭受40年來最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取自wikimedia

印度班加羅爾曾經是一片沼澤地,後來成為一些全球最大的 IT 和金融公司的地區總部,被譽為印度的矽谷。這個城市早就以交通地獄聞名,現在還遭受40年來最嚴重的水資源短缺,隨著城市問題日益嚴重,專家認為這座城市愈來愈不適合 IT 產業。

海拔 900 公尺和宜人的氣候,豐富的綠化和周圍森林,使班加羅爾贏得「印度花園城市」的美譽。但自 1990 年代初以來,班加羅爾經歷快速的城市化,轉型為主要科技中心,包括 Google、微軟、摩根大通、澳新銀行、思科、英特爾、IBM、埃森哲、高盛、三星和戴爾 EMC 都在這裡成立區域總部。Infosys、Wipro 等公司和數百家新創企業都在這裡擁有豪華辦公室。

產業聚落帶來城市壓力劇增,資源已經耗盡,禁不起氣候波動。當地活動家表示,班加羅爾的交通是全世界最糟糕的地方,實際上水才是更大的問題。幾十年來,班加羅爾廣泛的人造湖網絡為該市居民提供水源,但是當人口暴增,住房數量大增三倍,混凝土掩蓋這些水庫。

印度科學研究所(IISc)研究稱,班加羅爾的水危機可歸咎於該市水面面積下降近 70%。1973 年班加羅爾的水面面積為 2324 公頃,過去 50 年裡,由於不計後果的混凝土化,水面大幅萎縮,剩餘的水體中,98% 的湖泊遭到污染,其中 90% 的水體來自未經處理的污水或工業廢水。

印度班加羅爾的人造湖:薩赫拉哈塔湖(Hesaraghatta Lake)。取自wikimedia

印度班加羅爾的人造湖:薩赫拉哈塔湖(Hesaraghatta Lake)。取自wikimedia

缺水影響日常生活

班加羅爾約佔印度軟體出口的三分之一,擁有 3500 多家 IT 公司和 79 個科技園區。疫情過後,許多公司呼籲人們每週至少重返辦公室三到五天。但面這次水危機,班加羅爾公寓聯合會秘書長表示,水罐車供水不足以滿足科技辦公室、從家鄉返回的員工和城市居民的需求。

缺水導致工廠生產放緩,科技公司員工要求允許離開城市並在家鄉工作。一名戴爾的主管還說,有員工無法開會,因為他們要去追水罐車,隨著夏季用水高峰的到來,許多人擔心缺水情況可能會惡化。

科技公司布局印度二線城市

班加羅爾是印度第一個科技中心,還有其他六個科技中心,德里國家首都區、海德拉巴、金奈、加爾各答、孟買和浦那,最近都因為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基礎設施不足以應付增長的人口,人才和營運成本增加等等,成長開始放緩。隨著遠距工作機會增加,各公司開始考慮將業務擴展到班加羅爾以外的地區,成本也比班加羅爾低兩到三成。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企業已經在尋找其他地點在印度設立或擴大業務,印度 26 個二線城市已經成為代表「下一波技術中心」的代表,為科技行業的可持續和可擴展的增長提供機會。一些科技企業已策略性地在新興地區建立營運中心,以充分利用可用的多樣化機會。

班加羅爾的未來很黯淡。一名印度生態科學中心的氣候科學家表示,「十多年來我一直在警告這一點,這是無計劃的城市增長、快速森林砍伐和持續氣候危機的結果,每個人都在付出代價。」

參考資料:

India’s ‘Silicon Valley’ is running dry as residents urged to take fewer showers and use disposable cutlery

India looks for new Bengalurus as its Silicon Valley goes downhill

本文轉載自2024.03.19「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