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第一課 自建隊伍,重視思想教育

江逸之
user

江逸之

2006-06-22

瀏覽數 15,600+

第一課 自建隊伍,重視思想教育
 

本文出自 2006 / 6月號雜誌 全球必修杜拜學

曾國藩怎麼做?

不假外援/紮硬營、打死仗

為了平定各地的太平軍,咸豐同時任命了全國43個地方團練大臣,負責組建團練。

清末的地方團練只是由地方顯達人士所籌組的保衛家鄉民兵,中央政府並不給予軍餉與武器等後勤支援。

但是為何曾國藩所建立的湘軍,能夠異軍突起,取代朝廷綠營與八旗的正規軍,並且打敗擁有數倍軍力的太平天國?平定亂事之後,曾國藩的部屬李鴻章、左宗棠的部隊,更長期擔任清朝末年的主要武力,直到甲午戰爭才逐漸衰敗?

關鍵在於,「紮硬營、打死仗,」TCL總裁李東升分析。所謂的紮硬營就是號令嚴明;打死仗就是有壓倒對方、以小搏大的必勝決心。

思想教育/拉水準、聚共識

從未帶兵打仗的曾國藩深知,農民為主體的湘軍,要打敗氣勢如虹的太平天國,必須有嚴格的思想教育,來管理書生(軍官與幕僚)與農民(士兵)為主體的湘軍。

為了打造一支紀律嚴明、敢鬥敢拚的部隊,曾國藩擬訂了「勤教、轉移與嚴繩」的思想教育策略,用密集的精神訓話(勤教)、賞罰分明的獎懲升遷制度(轉移)及制訂嚴格的部隊操練準則(嚴繩),來統御湘軍。

曾國藩雖然久居官位,但是卻最痛恨敷衍塞責的僚氣,遂藉部隊中推崇實事求是的鄉氣,來取代僚氣。

在招募兵勇的初期,曾國藩每天親自坐在招募處,觀察前來報名每一個人的氣質。如果是講話油里油氣的人,就請他另謀高就;遇到樸實言拙的農民,立即請他加入湘軍的行列。這就是用鄉氣取代僚氣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為了讓知識程度很低的湘軍,能夠遵守軍紀,曾國藩寫了《愛民歌》《保守平安歌》,透過淺顯易懂的軍歌,教育湘軍要善待各地的民眾,不要橫行霸道,造成居民的反感。

此外,每個月固定的全軍操練日,曾國藩還不厭其煩地親臨訓話。訓話的內容涵蓋了嚴禁擾民、作戰不怕死等軍紀。為強化10多萬湘軍的共識,曾國藩還把《四書》《孝經》等書籍,下發到每一個士兵手中,把部隊變成學習型組織,湘軍塑造成一支嚴明紀律的戰鬥部隊。

經理人怎麼用?

賴朝輝/贈好書,推組織學習

隨著台灣企業邁向全球化與大型集團化,「保持彈性與學習能力,成為企業繼續成長的動力,」惠普企業系統事業群總經理賴朝輝指出,喜歡看曾國藩《冰鑑》等著作的他,也經常贈送或推薦曾國藩的書,給惠普的同事閱讀。

曾國藩重視思想教育與用學習型組織,來治理湘軍的經驗,適可以讓台灣企業學習。

劉克振/辦讀書會,凝組織共識

在台灣的企業界中,工業電腦大廠研華科技更是以愛讀書出了名。在董事長劉克振的大力推動下,研華全球各分公司都成立了讀書會。

劉克振經常購買大量的管理書籍,贈送給中高階主管,並且定期舉辦讀書會。

「所有的主管,透過一起閱讀一本書,可以凝聚經營團隊的共識,」劉克振強調。

2003年時,劉克振準備啟動研華轉型成為工業電腦平台供應者。上半年他密集往返北京、上海與台北,主持讀書會,凝聚研華轉型的共識,並且透過讀書會,觀察哪些主管或是合作伙伴的理念,與自己最一致,然後再委以重任。

這種作法,與曾國藩的思想教育十分相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