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即將在2024年1月9日至12日開展,除了是國內外知名科技大廠秀出最新技術與產品的殿堂,更是新創團隊爭取國際知名度的機會。延續2023年初的大陣仗,台灣2024年也有近百家新創前進美國,新的一年2大亮點在哪裡?《遠見》帶您搶先看。
科技界大盛事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即將邁入第57屆,於2024年1月9日至12日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開展,除了各大國際知名企業外,包括華碩、微星、技嘉、友達、群創、MIH聯盟等台灣廠商也準備前往參展,秀出最新產品。
不只如此,這更是新創團隊爭取國際知名度的大好機會。延續2023年初的大陣仗,國科會、國發會、經濟部、數位部四個單位今年亦組成「台灣國家代表隊」,將率領近百家新創前進CES參展。
「從這次參展隊伍可以看到,我們已經把台灣的科技推進到生活的食、醫(醫療)、住、行、育、樂各個層面,這也是台灣未來產業要發展的方向,以後不會只做硬體,而是把硬體包裝完以後,走進全世界人類的生活!」行前記者會上,行政院政務委員兼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如此期許。
CES2024亮點1:AI、數位醫療占比最大
綜觀今年參展的廠商,主要可分為六大領域,包括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數位醫療、智慧生活、智慧城市與環境永續、運動科技、智慧移動。根據國科會臺灣科技新創基地統計,尤以人工智慧與機器人與數位醫療兩類新創占比最高,分別為28%與20%,成為今年的主要亮點。
吳政忠也特別看好AI商機,他強調,雖然台灣已將2017年視作AI元年,但直到去年ChatGPT問世後,生成式AI才真正走進老百姓的日常中,「這就是下一波產業創新的源頭,請大家一定要把握住。」
本次參展的新創奎景運算,便是以AI為創業主題的新創,其主力業務為提供AI邊緣運算的完整解決方案。奎景共同創辦人王凡熙說明,許多中小企業受限於預算,很難將大量資本投資在昂貴的雲端設備上,奎景的優勢就是透過「運算加速技術」,滿足更多企業的需求,自成立至今客戶已經遍及製造業、醫療業、營造業,包括輝達、英特爾、高通等皆為其合作伙伴。
也有透過AI結合醫療的廠商,醫華生技便是其一,此次將在CES展出領先國際的生物檢測晶片掃描儀,儀器中結合AI人工智慧判讀技術,目前已導入多家國內醫院,甚至在泰國與皇室醫院合作。
此外,本屆榮獲CES 2024全球新創獎(Innovation Award)的鉅怡智慧,則是結合了AI、深度學習、生理資訊量測技術,開發出完全非接觸式的生理資訊量測軟體,透過一般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鏡頭進行臉部掃描,即可量測心率、血壓、血氧、呼吸、心率變異率、壓力指數等生理資訊,今年9月已正式通過美國FDA二級醫療器材軟體認證。
CES2024亮點2:硬體,仍是台灣強項
不只軟體領域,事實上,始終是台灣強項的硬體也持續求新求變,成為台灣新創打開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以遊戲周邊裝置為主力產品的碩擎科技,將在CES展示全新的遊戲手把,結合自主研發的App,玩家只需將手機嵌入手把後便能開始玩遊戲。執行長陳國仁分享,類似的軟硬整合產品雖在市場上也有美國競爭對手,但台灣的優勢就是硬體設計,包括採用可拆裝的握把,可同時符合大人、小孩的遊玩需求,將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曾以「超薄錄音卡」榮獲CES 2023創新獎的Slimca,今年則推出可透過網路定位遺失物的卡片,並已獲得蘋果(Apple)認證。雖然在國際間有不少同業,「但只有我們可以做到這麼薄,就跟信用卡一樣,」Slimca創辦人林哲瑋自信地說。此款新品也已在美國完成群眾募資,明年也將展開國內群眾募資。
CES開展在即,將是台灣新創站上國際舞台的大好時機。而吳政忠也表示,明年一月即將展開「晶創台灣方案」(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未來十年將投入3000億,期許能促進台灣產業做得更大,並吸引國際級的頂尖品牌來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