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台中捷運,橫越城心的綠色運輸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3-11-24

瀏覽數 10,450+

「哇好明亮!」是台中捷運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輕巧、簡明、通透」的設計特色,加上獨特加高、加寬的車廂,不僅引入自然光源,加上適時調整車內溫度,都是台中捷運滿意度突破93%的隱形服務。
「哇好明亮!」是台中捷運給許多人的第一印象,「輕巧、簡明、通透」的設計特色,加上獨特加高、加寬的車廂,不僅引入自然光源,加上適時調整車內溫度,都是台中捷運滿意度突破93%的隱形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2021年6月13日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天,」臺中捷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進財清楚地記得這個台中捷運最低運量紀錄的日子,因為疫情衝擊,當天的載客量只有1,550人次,令人難以想像。好在隨著生活步調恢復,2022年整體平均運量相較2021年還是成長了約40.8%,最近在10月國慶煙火時,更達到新高峰,當日突破6.2萬人次,起伏的反差,不可同日而語。

搭捷運?臺中人有點不習慣,但又適應很快的生活日常

自台中捷運開通之後,原本壅塞的文心路整體清朗不少。

3年前的文心路尖峰時段,是臺中市民長期以來的交通痛點。但台中捷運2021年開通至今,邁向第三個年頭,這條新的綠色軌道,不僅步步疏通文心路壅塞的車潮。這條從北屯總站到高鐵臺中站,全程約35分鐘的綠線,低碳、低噪,也低調,但已漸漸發揮他做為城市主動脈的角色與功能。

提到減碳,葉進財進一步説,捷運不只是疏緩交通,更能大幅降低整個城市的碳排放量。他舉例,一個人只要搭乘一次捷運,可以減少約0.75公斤的碳排放量,而今年截至目前為止,中捷的運量已讓碳排減少8千多噸,相當於56座中央公園的排碳量能,減碳的能量不能小覷。

台中捷運的整體設計,以「輕、簡、透」為最大原則,18個車站皆以綠建築作為設計核心,盡量拓出自然採光、可呼吸的通透空間。「雖然相對能招商的空間變少,在營運上是一項挑戰,但自然舒適的空間也讓旅客更舒適。」而且捷運班次密集、準時、運量高、搭乘環境舒適,加上臺中市有全國最優惠的公共運輸定期票,已經吸引許多通勤族穩定搭乘,搭配台中捷運APP等暢行無阻,而與臺鐵、高鐵共構的交通任意門便利性,也是許多旅客的轉乘選擇。

建立民眾搭乘捷運的習慣需要時間,但隨著搭乘人數日漸攀升,也顯示捷運已慢慢成為民眾出門路線規劃時的選擇,也是推進低碳城市的重要夥伴。

建立民眾搭乘捷運的習慣需要時間,但隨著搭乘人數日漸攀升,也顯示捷運已慢慢成為民眾出門路線規劃時的選擇,也是推進低碳城市的重要夥伴。

舒適感,是捷運、是藝術與生態館,更是家的延伸

除了舒適的站點建築與服務,台中捷運的另一個經營目標是當「臺中市民的好鄰居」。

葉進財提到臺中市本身的城市狀態,並不像臺北、高雄那樣高度商業集中,通勤族不是絕對主力,目前反而是假日的運量更多。像是近期因為新社花海,每日的單站運量就提升了至少30%。但這樣的需求型態,也讓台中捷運在經營捷運時,找到空隙帶入更多人文氣息和有趣的巧思,例如台中捷運最新11/20上線的閘門音效:

當一進閘門,聲音不再是機器的「嗶!」而是臺中在地七種不同的鳥鳴聲,包含白耳畫眉、五色鳥、黃嘴角鴞等,捷運站不僅化身生態教育場域,也是被音樂圍繞的新藝術空間。

而每日的首班車和末班車,也有專屬的音樂,陪伴出門的人、回家的人。「我們想要讓社區、在地都連結起來,讓乘客有家的感覺,」葉進財説,因為目前還是較單純的單線,可以更細緻經營,也讓公司有更多成長的空間。

除了捷運站融合在地特色,台中捷運也與台灣聲景協會合作找出7種臺中常見的鳥類,在評估人類舒適的音效,以及避免影響鄰近鳥群生態後,重新擬音成閘門音效,讓旅客進出站時有不同的驚喜。(照片來源:台中捷運)

除了捷運站融合在地特色,台中捷運也與台灣聲景協會合作找出7種臺中常見的鳥類,在評估人類舒適的音效,以及避免影響鄰近鳥群生態後,重新擬音成閘門音效,讓旅客進出站時有不同的驚喜。(照片來源:台中捷運)

另一個讓台中捷運引以為傲的服務亮點則是「廁所」,整個臺中的十大績優公廁,台中捷運大概就佔去4個名次。要讓民眾有家的感覺,台中捷運還很有野心地嵌入不少有趣的巧思,像是文心森林公園站,就和在地專擅排風、空氣清淨的廠商合作,「通氣,感覺就舒適了!」也還放了一架電子琴,讓民眾互動,後來獲得全國公廁的多元跨界獎。此外,為了更便民,各站也還提供寶寶尿布、女性生理用品,都是讓民眾優雅移動不狼狽的貼心措施,特別的是,台中捷運站內的飲水機也提供熱水,「一般捷運因為安全問題而提供冷溫水,但台中捷運的乘客屬性是假日多,等於帶寶寶有需要熱水泡奶粉的旅客也多」,真的就像家一般的細緻與周到,「你想的到的,基本上都可以洽詢旅客服務中心!」葉進財笑著補充。

雖然是中運量,但台中捷運特別設計的車廂,光2節就可以乘載536名旅客,對於尖峰或是節慶時刻的人流都有快速疏通的效益。

雖然是中運量,但台中捷運特別設計的車廂,光2節就可以乘載536名旅客,對於尖峰或是節慶時刻的人流都有快速疏通的效益。

弓箭式路網:中捷轉乘的大量能未來

每條捷運剛開通時,總是會有低運量的爬坡期,台中捷運也不例外。目前的每日近4萬人次的運量離規劃的8萬人次運量還有一段距離,在軌道領域歷練超過30年的葉進財提到:「除了路網之因素外,主要是民眾原有的交通習慣改變需要時間。」

因此這兩年來,台中捷運致力於讓每個站作為其他交通工具的轉乘節點,都更便利、簡單。透過收集數據,以及捷轉乘精進研討會。「城市的交通系統發展應該以捷運軌道為主動脈,周邊的交通系統進行配套調整,才能建立起搭乘的習慣。」也因為台中捷運的營運,後來臺中市政府交通局也因此檢討調整了公車路線,並在今年開啟了好幾條幹線公車,成為主動脈載運的延伸。

葉進財笑說期許以社區在地化服務為目標,所以「捷運站1~2公里內都是台中捷運希望服務的主要範圍」,從最基本的交通,到為民眾的生活帶來更多契機,不論是行動、就學、就業、休閒等,台中捷運都可以跟大家一起實現。

葉進財笑說期許以社區在地化服務為目標,所以「捷運站1~2公里內都是台中捷運希望服務的主要範圍」,從最基本的交通,到為民眾的生活帶來更多契機,不論是行動、就學、就業、休閒等,台中捷運都可以跟大家一起實現。

不過要讓捷運更有效能的疏通城市的人流,還是有賴成形的完整路網,除了持續優化轉乘的各種管道,能和綠線形成弓箭型十字路網的藍線,是重要的下一步。葉進財從他過往觀察捷運發展的經驗得出,一個完整路網的疏通量能,是城市躋身國際城市的關鍵條件,綠線是讓臺中的路網串連城區、藍線能讓臺中的路網連海(臺中港),而再更未來的橘線則能讓路網連空(臺中國際機場),不只能帶動極高的觀光量能,更形成海陸空連線的大臺中榮景發展。

回到日常,葉進財作為資深捷運的一份子,自己其實很喜歡台中捷運的搭乘體驗,他說,以中運量的車廂來說,台中捷運的車廂比其他相同無人駕駛系統更寬敞一些,也因為軌道技術,坐起來更平穩、不顛簸。馬卡龍色系的車廂、粉色的博愛座也讓人感覺輕鬆愉快。

作為臺灣最年輕,配色最暖、服務最暖的捷運,台中捷運也努力讓大家愛上搭乘捷運,從踏進閘門瞬間,輕悅的鳥鳴聲、明亮的自然光與風,車廂內的溫度,沿線城市的氛圍感加上細緻如家、如好鄰居的互動,每趟移動,都能帶動旅客的好心情。

(臺中捷運股份有限公司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臺南製造
數位專題

臺南製造

富饒繁榮 永續幸福 走過400 臺灣第一座城市的共融與共創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