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最近改選了主席,重整了領導班子,這個現在改由美麗島系統當家的台灣第一大反對黨調整步伐之後,將採取什麼路線?帶給台灣什麼影響?
黃信介開出的支票
新任黨主席黃信介在選舉前公開的宣言及當選後的談話裡,流露了許多訊息,也曾開出幾張尚待考驗的支票,包括:
一、相對於姚嘉文的君子型領導,過去二度領導黨外大整合的黃信介,較傾向於表現為強力型的「龍頭老大」。他當選的第二天就探望監禁中的施明德,「命令」生命垂危的施明德停止絕食。
二、相對於新潮流系統鮮明的「台獨」意識型態及經常在黨內挑起路線鬥爭,黃信介及美麗島系統傾向於實現庸俗但具有較大包容性的政治主張,以進一步吸引中產階級選票及中小企業的財務支援,作為反對黨進一步擴大的基礎。
三、大陸政策上,黃信介主張對內少談口號,企圖把民進黨內「統、獨」爭議壓到「自決」以下的次要地位。對外將尋找兩岸和解,甚至把台灣夕陽工業移轉到大陸。他在「宣言」裡說:「中共毫無疑問的乃是影響台灣前途安危最迫切的一個因素……如果沒有能力用戰爭克服,我們就必須用互惠互利的和平途徑來積極爭取。」
四、全力為明年選舉衝刺。美麗島系本質上是台灣反國民黨的地方派系及民意代表的結合,靠選舉崛起。明年是解嚴之後第一次黨對黨的選舉,在執政黨最近一連串引起歧見的行動如證所稅風波後,更使民進黨躍躍欲試,視為「大好時機」。
有執政的雄心
根據民進黨黨內陸續揭示的消息,他們已經號稱要在明年國會議員選舉中獲取二五~四五%的選票,攻陷十席以上的縣市長。「就等於實質執政了,」黃信介甚至說:「建立反對黨就必須有一個單純的雄心--執政。」
然而,處身於黨員結構複雜的民進黨內,要建立實施上述主張的相關共識,似乎不比現階段國民黨要建立共識來得容易。
美麗島系統之外,民進黨還有新潮流、康寧祥等系統,美麗島系統本身的組織結構相當鬆弛,何況第二大派系新潮流系統仍在民進黨十一席中常委的權力核心中掌握五席,在三十一席中執委中掌握十五席,因此,新潮流的動向,仍是決定民進黨團結或分歧的重要因素。
不過,民進黨一旦團結,恐怕國民黨就要頭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