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驚傳27日因突發心臟病逝世,享年68歲。大陸各界第一反應皆表「太突然」。在政界曾掌握關鍵影響力,不久前才下台。他個人曾勸誡年輕一輩學生,「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來』。」一生致力於推行務實經濟政策的他,個人成長經歷與資歷為何?
央視新聞消息,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原總理李克強同志,近日在上海休息,2023年10月26日因突發心臟病,經全力搶救無效,於10月27日0時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歲。訃告後發。
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1955年7月--2023年10月27日),男,漢族,安徽定遠人,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7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京大學法律系和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學士、經濟學博士學位。曾任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
李克強前不久才卸任國務院總理職位下台,談笑風生,瀟灑離位。過世消息一傳出,大陸各界第一反應皆是「太過突然!」
出身幹部家庭的李克強,青少年時代受父親李奉三的影響較大。李奉三是安徽省一位地方官,曾任鳳陽縣縣長,其後任安徽省地方誌辦公室副主任,直至退休。
安徽合肥人,從小家庭教育良好
1955年7月,李克強出生在安徽合肥。小時候,他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中學進入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學學習。合肥八中創辦於1956年,以「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為校訓,校風以「尊師、育才、礪志、求真」而著稱,是一間有個性、有特色的中華名校。
據大陸黨報消息:1974年3月,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口號下,當時尚年少的李克強,被安排插隊到了鳳陽縣大廟公社東陵大隊,在農村的經歷,使李克強能近距離的瞭解中國大陸實際狀況,聆聽民眾聲音。也許因此,日後他制訂經濟政策時格外有務實思惟。
1977年,高考恢復,李克強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龔祥瑞教授門下,在校期間,青年李克強積極學習知識,瞭解國內外時局,勤奮努力的他和其他的81位同學被當時的北大法學院的楊敦教授親切地稱做是北大「黃埔一期」,而燕園「相容並包,思想自由」的氣氛也對青年李克強有極大的影響。
曾放棄赴美留學,領導共青團
1982年,畢業的李克強放棄赴美留學的機會,留校擔任共青團北京大學委員會書記,領導學校近萬名共青團員。在校期間,李克強在開展內部建設的同時也舉辦了許多文化活動,在同學們和社會上都廣受好評。黨報描述,這份對工作和共產主義事業的熱情和忠誠也一直融入到之後李克強幾十年為人民服務的工作中。
2013年6月8日,已是國務院總理的李克強來到河北師範大學看望學生,他對同學們囑咐道:「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來』,幹事才能『拿得起』,基層最能鍛鍊人」。背後意涵則是要從第一線基層工作,才能學習到最好的本事。
李克強的一生恪盡職守,驟然逝世令不少大陸民眾深深悼念。大陸官方立即給出重要提示:
「因突發新聞,建議提示各下級單位,近日新聞宣傳避免喜慶、表彰類內容,包括鏡頭畫面。公司官方網站與社交媒體內容頁面應迅速調整,並注意首頁內容調性。公司原定的重大行銷活動、文化演出、慶賀活動,暫緩舉行。特別留意公司內部如有自發悼念,涉及網路聚集或者線上形式的,不可跑偏和關聯。待追悼會結束,工作性報導可照常。」
大陸互聯網行業蓬勃發展,咸認是李克強開放措施所致,包括「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鼓勵區塊鏈等科技創新。如此政治人物離世,大陸企業界多有不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