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A」級企業,合資成立一家新公司,機緣居然是一本書?
研華科技(ADVANTECH)與華碩電腦(ASUS),除了英文名字都是「A」開頭之外,各自在工業電腦與主機板領域上,也都居全球之冠。雙方合資的新公司「研碩」將於今年開始營運。
研華董事長劉克振表示,希望雙A的結合,能讓他們從「A到A+」;而雙方結盟,部分機緣靠的正是《從A到A+》一書。
刺蝟勝經《從A到A+》
從低潮到策略聯盟華碩
劉克振是在相當低迷的時候,讀了《從A到A+》。2003年,研華因為操作外匯失當,虧損達新台幣7億多元,股價也因為網路泡沫與電腦產業進入後PC時代,從200多塊跌減至50多塊。
當時正在歐洲出差的劉克振,在友人介紹下看了這本書。「大概八個小時吧,我一口氣把這本書看完……,後來又看了無數次!」劉克振認為他為自己找到了「聖經」。
「我像基督徒一樣,不過他們是不斷讚美主,我則是不斷研讀並實踐,」劉克振如同傳教士般表示。
這位傳教士,也在內部召開過許多次討論《從A到A+》的讀書會,包含在北京與上海,都曾召開過。
而該書影響研華最深的,莫過於讓研華找出自己的「刺蝟原則」。刺蝟只要一遇到危險,便把自己蜷縮成尖球,阻退天敵。《從A到A+》一書認為,企業就該像刺蝟一樣,進入單純卻牢不可破的事業耕耘。
曾在2000年網路神話時代也投入網路產業的研華,並未守住自己單純「工業電腦」的圓圈。「那一次我們是失敗的,也賠了錢。」劉克振並不隱瞞過去的錯誤。
確定堅守於工業電腦範圍的策略後,研華發現目前的問題,不在於客戶不足,而在於產能不足,因而有了結盟的動作。拓樸產業研究所研究經理楊勝帆指出,研華的優勢在於能「少量卻多樣」的滿足訂單量較少的客戶,而為了開發中量訂單的客戶,研華因此選擇與在大量製造上相當有經驗的華碩進行合作。
面對中大型的客戶,劉克振坦承目前研華的製造能量與規模尚不夠,因此不惜拆掉自己的舊組織,與華碩策略聯盟。
「我們不惜把自己拆成符合客戶的組織!但我們就是要做工業電腦裡的領導者。」手中拿著《從A到A+》,劉克振充滿信心表示。
價值勝經《基業長青》
不僅上市,還有核心願景
《從A到A+》這本書被劉克振視為聖經,而這位聖經的作者,卻不止一次,「展現神蹟」於劉克振。
《從A到A+》的作者是柯林斯(Jim Collins),該本書讓劉克振專注於「刺蝟」領域,而柯林斯更早期的著作《基業長青》,在當年卻協助研華成為上市公司。
與劉克振相識十餘年,研華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兼研華董事蘇治華回憶,當1996年他們開始接觸《基業長青》後,便依書中所言,為公司制訂目標,當時制訂的五年目標之一,就是研華要在2000年上市。
「1996年時,研華還是個小公司,上市計畫是個大膽的目標,」劉克振笑著回憶。
然而訂出「膽大包天的目標」卻是《基業長青》一書所強調的。該書認為大膽的目標能動人心弦,可集中、激發所有人的力量。
研華也就在目標鮮明與科技產業起飛的環境下,於2000年掛牌上市。
除了訂出高目標外,劉克振更從《基業長青》看到,所有能永續經營並表現傑出的企業,都有一個明顯的核心價值觀,例如迪士尼是「帶給千百萬人快樂」,3M則是「不可扼殺新產品構想」。
讓劉克振動心的是,《基業長青》點出,企業核心價值雖然與利潤無直接相關,但是當企業實現了核心價值之後,利潤反而會自動送上,如迪士尼實現「為千百萬人帶來歡樂」後,每天都有千百萬人為迪士尼帶來利潤。
為了要找到研華的核心價值,劉克振當年特地與工作伙伴移師公司外部,在沒外務打擾下,開了長達兩天一夜的討論會。
在討論出「以人為本」等核心價值後,劉克振認為研華開始有了「性格」,能吸引志同道合的伙伴。劉克振指出當企業上下理念一致後,就變成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符合公司核心價值的事,公司運作也更加順暢,2000年股票上市的目標就在大家共同推動上,順利完成。
未來勝經《藍海策略》
孤寂領域,但競爭對手少
而哪一本書,可能會是研華未來的「聖經」?2005年9月,當《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作者金偉燦(W. Chan Kim)與莫伯尼(Ren Mauborgne)訪台演講時,劉克振就是台下的聽眾之一。
「我們長期專注在工業電腦這塊『孤寂』的領域,正是一種藍海策略,」劉克振笑著表示,《藍海策略》一書讓他們更堅信投入工業電腦這塊「少人競爭」的產業是正確的。
不過研華近來營收成長趨緩,也讓董事們思索如何應用藍海策略。研華董事蘇治華指出,目前產業已經進入後PC時代,年營收成長率從2000年的52%降至2004年的18%。蘇治華點出研華在工業電腦產業的know-how早達世界水準,而如何運用自己最強的技術,發揮在新興市場,蘇治華認為這正是研華目前要尋找的藍海。
劉克振已經開始要求員工做藍海策略思惟。該書中的行動架構,消除、降低、提升、創造,是劉克振給其員工的題目,要求員工思考在自己目前的職位上,有哪些地方能做消除、創造等動作。
不過已經是「刺蝟原則」基本教義派的劉克振認為,在思考藍海策略的行動架構時,一定要先確定自己的刺蝟原則。劉克振認為,如果沒有想清刺蝟原則,便做出降低或消除的動作,反倒是冒險動作。
書本對劉克振的意義何在?他表示,週一到週五的工作時間是要「把事做對」,週末的進修則是為了「做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