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如火如荼,其中國民黨、民眾黨該如何促成「藍白合」,是政壇近期最火熱的議題,縱使六成非綠民眾有期待,但從種種客觀條件來看,確實困難重重,國民黨背後有龐大包袱,民眾黨也有自己堅持,不少人已認為,要成功的機率已趨近於零。
隨著2024總統大選愈演愈烈,藍白合議題也徹底發酵,先是藍營希望透過禮讓立委席次,甚至籌組聯合內閣等條件,來促成「侯柯配」,但民眾黨不滿這樣的條件,認為應「比民調」分勝負,而國民黨不願隨之起舞,僅強調「尊重,不會附和」,現階段各說各話無任何交集。
如今,民眾黨參選人柯文哲赴美進行訪問,侯友宜陣營也未有明確表態,隨著時間愈來愈緊迫,整合這條路幾乎看不到曙光。
離大選不到四個月,幾乎無操作空間
從現行制度、黨內氛圍、個人意願甚至時間的角度來看,雙邊要合作確實有許多窒礙難行的地方,國民黨林為洲坦言,若真的合作甚至更動人選,等同於當年的「連宋配」與「換柱事件」,都必須開黨代表大會拍板定案,不是黨主席一個人說了算。
如今大選逼近,林為洲直言「誰敢開第一槍?」若再走一次程序,再由中常會來通過,剩下的時間恐怕也來不及作業。
至於民眾黨部分,縱使程序沒有這麼複雜,但內部人士也認為,討論如何整合?民調怎麼比?光內部討論就要花不少時間,就算黨內有想法,也要兩黨進行談判,但目前候選人都有不少行程要跑,柯文哲接下來有連串南部行程,甚至還要舉行全台新書發表會,從時間的角度來看已是捉襟見肘。
整合條件談不攏,資源投入難收回
另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台灣現行的政治制度,導致在野黨幾乎無法推動聯合內閣的可行性。
林為洲直言,在台灣採用總統制,選上的人是「贏者全拿」,行政院長也只是總統的執行長,就算藍營承諾當選後由柯文哲組閣,想必對方也會盤算「能做多久?」,只要碰到風災甚至類似普悠瑪事件,就可能下台一鞠躬,整個權力又回到總統身上。這種情況下,「侯友宜跟柯文哲都只會想當總統,沒有第二個選項」。
此外另一個現實情況,是兩黨至今都已投入不少資源,支持者也已經蓄勢待發,不論是誰在最後一刻選擇退出或屈居副手,都很難跟各自支持者交代。
民眾黨議員黃瀞瑩坦言,柯文哲在各地都成立了「選哲之友會」,甚至有百工百業的後援會,另外也到美國兩趟,成立海外後援會,各地都投入很多人力,現在這個階段要合作,如果只是純粹政治分贓,沒有任何理念、文化的結合,說實在很多柯粉可能也投不下去。
她認為,在民眾黨拋出「比民調」的想法後,國民黨看起來也不想接球,甚至沒有明確的答案,況且對整合一事,過去都只有主席朱立倫有表態,侯友宜陣營卻完全噤聲,可能國民黨自己也要想想,到底要不要統一一個想法跟方向。
雙邊都有老大心態,不甘屈居副手
最後一個困難之處,在於雙邊都放不下「老大心態」,國民黨認為自己有多席縣市首長與立委,地方組織力量雄厚,不應該屈居副手。
林為洲補充,國民黨的想法並不是比較兩人的優缺點,主要是國民黨人才庫確實比較多,也有執政的經驗,光是做過部長的就不知道幾百個,反觀民眾黨就連立委提名都找不到人,從這樣的角度來看,確實侯友宜擔任總統會是較好選項。
反觀民眾黨部分,則有完全不一樣的思維,黨內普遍認為不論從民調數字,以及政治資歷來看,當完兩任台北市長的柯文哲都略勝一籌,在這麼多分歧下,雙邊的合作註定要走入死胡同。
希望渺茫,能成功創政治先例
「我們還不完全絕望,」雖然難度重重,林為洲強調自己仍未放棄希望,這也是現階段多數國民黨人的心聲;如果真能夠成功,這會是一次歷史性的突破,因為全世界採總統制國家如美國,幾乎沒有出現類似情況,反到日本、英國雙首長制才有這種前例。
民眾黨人士則坦言,現在整合連第一步都沒有踏出,從現實層面來看,藍白合下架民進黨,比較像特定人士一廂情願的想法,兩邊一起配合演出,給有期待的人一點交待,到最後注定是一場「三腳督」或「四腳督」的選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