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歡慶39週年 歡慶39週年 全年最低訂閱優惠全面啟動!只要 2.5 折起

發票兌獎App有降速怪獸!春樹科技能挺過煉金風暴,續航消費大數據市場?

廖君雅
user

廖君雅

2023-09-15

瀏覽數 18,000+

在國內擁有500萬次第二大下載量,高達300萬會員數的「發票怪獸」,9月5日在臉書粉專上的一篇貼文引爆討論。黃菁慧攝
在國內擁有500萬次第二大下載量,高達300萬會員數的「發票怪獸」,9月5日在臉書粉專上的一篇貼文引爆討論。黃菁慧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擁有500萬次下載、300萬會員,國內下載第二大的發票怪獸APP,日前發布一篇臉書貼文引起軒然大波,「為何發票會進不來?」遠見專訪其創辦團隊說明始末。

在國內擁有500萬次第二大下載量,高達300萬會員數的「發票怪獸」,9月5日在臉書粉專上的一篇貼文引爆討論。該文直指今年以來「遭到了最根本性的災難性打擊」,因為「與發票有關的政府單位,無預警、無截止期限的下調了API的傳輸速度」。

正因如此,用戶無法順利參加發票活動、對獎,而發票怪獸指出,已經動用比過去高出10倍的時間和更多人力成本,才能勉強維持「去年同期1/5」的發票更新效能,以前一天平均可更新1000張發票,現在卻急速懸崖式地崩落,變成10天僅能更新200張。

自這天起,這則聲明在國內大型網路社群批踢踢討論區上陸續發酵,引起廣泛討論,《遠見》循線找到發票怪獸母公司春樹科技,其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林益成Max娓娓訴說始末,他強調,會引起如此大的軒然大波是始料未及的,一開始只是客訴如雪片般接踵而至,為了向使用者好好解釋,所以一次公開說清楚,「我們不想要因此被拋棄。」他強調,並不是要藉此「攔轎喊冤」或「會吵的小孩有糖吃」。

數據煉金?發票怪獸公開發難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社群輿情發酵,財政部一週後,也就是9月11日終於有所回應,根據其透過臉書粉專及官網的發佈稿,有四大重點。

第一:近來電子發票急遽成長,且適逢營業稅申報期,導致平台達流量高峰;第二:平台為2011年建置,因老舊而無法擴充升級;第三:電子發票使用率急遽成長,官方證實從7月11日開始流量管制,並於9月11日加上排隊機制;第四:已啟動建置新平台的計畫,預計2024年1月1日上線。

即便事件看似落幕,但根本的癥結點並未解決。那就是,民間業者包含超商、百貨及發票APP,提供發票記錄兌獎及記帳的服務愈來愈多,這次發票怪獸的公開發難,以及財政部的回應,反倒凸顯資料讓外界注意到發票資料,也就是消費大數據背後的龐大商機。

財政部去年9月發布,民眾使用發票載具儲存雲端的比例達47.19%,創歷年新高,而電子發票由2011年2億張至2022年的84.5億張。再比對今年截至8月,使用電子發票的營業單位超過50萬家,消費者申請使用手機條碼超過1400萬個來看,也可看出其數據鍊金的潛力。

因為每張發票所記載的,包括消費日期、地點、商店及品項等,對應到歸戶會員個人的生活行為、活躍場域及消費偏好,都足以作為行銷科技的資料庫。

發票怪獸的誕生,就是為了解決客戶與自身的痛點,目前達500萬次下載,記名會員數為300多萬人。佔居市場第二,每逢發票兌獎日前後,有高達六、七成用戶登入,單日活躍的重度黏著用戶高達25萬,有趣的是會員輪廓中,女性比例達六成,年齡平均分布在25至44歲,大多是上班族與家庭的決策購買者。

發票怪獸剛推出時,市面上的發票下載工具APP高達百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透過萌獸(怪獸)養成遊戲吸引用戶,只要掃發票,就提供怪獸幣,,累積到一定門檻還可到商城換好禮,目前甚至進一步和Maicoin合作,提供加密貨幣兌換。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攤開其獲利模式,是來自於把APP平台作為曝光通路,替企業量身打造相對應的行銷廣告,提高其知名度,並策動會員響應參與。

舉例來說,發票怪獸曾和里仁、綠藤生機合作,並以綠色消費為主題的限時快閃活動,成功將原本其發票載具的綠色消費標籤占比自29%提升至45%。而與里仁合作的一週蔬果挑戰,共進行6週,也把其消費人數從13萬提升至30.5萬,目前持續增加中。

另外,也曾與生活百貨寶雅合作,在店面掃海報上的QR條碼註冊,就能領到寶雅購物金。諸如此類的活潑行銷,讓發票怪獸得以在市場浮沉汰換中,存活下來。

發票怪獸母公司春樹科技,其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林益成Max娓娓訴說始末。黃菁慧攝

發票怪獸母公司春樹科技,其營運長暨共同創辦人林益成Max娓娓訴說始末。黃菁慧攝

掌握千萬人消費數據田野資料

回到本業,春樹科技成立15年,服務過各大銀行、零售通路企業,除數位行銷廣告及文案,甚至提供粉專代運營服務。知名客戶有國泰金控、台新銀行Richart、家樂福、寶雅及王品等20大品牌,累積就超過2500萬粉絲。

「我們經常回應客戶的詢問,包括如何檢驗行銷資源的成效;又或找出同業回購率高的祕訣;以及當客戶購買自家產品後的生活型態及行為分析,以作為之後深度經營客群的參考依據。」 

林益成說,發票怪獸的定位並不是把數據變現,而是藉由數據去回應其行銷本業所遇到的疑難雜症,更像是一場大型消費者田野調查。

近5年來,隨著發票怪獸的使用者倍增,系統投資高達2億。據了解,由於電子發票除了消費者,也牽涉到店家企業端,因此財政部對於其數據是否開放營利,開始傾向保留態度。

林益成坦承,發票怪獸若沒了,公司也不會倒,但就如同其創造出的30多種角色怪獸,皆是含莘茹苦產出的「孩子」,其投入的情感無法用金錢衡量,事件發生迄今,其他同業也曾有共鳴,表示希望API串接的速度及成功率能達到圓滿解決。

他和團隊勾勒的願景是,透過發票怪獸達到1000萬人的消費田野調查,以及淬鍊出萬業成功的演算法,讓商業行銷生態邁入正向循環,讓廣告主投放數位資源時能夠更精準,不至於浪費而淪為「肉包子打狗」窘境,因流量愈來愈貴,大眾也愈來愈分眾。

回到危機本身,今年4月起至9月初,透過介接API更新發票的成功率每況愈下,除了發票怪獸,多家同質性的發票廠商均發佈類似公告對客戶。

他苦笑,在新聞爆發後這一週以來,反而速度變快了,由於財政部本體、以及B端的發票服務,對目前包括發票怪獸在內的第三方業者,往後該怎麼經營,方向尚未明朗。

「其實我們是很願意配合使用者付費,包括持續投入伺服器成本,也會積極配合符合國際的ISO標準認證等要求」林益成吐露心聲,其實不只發票怪獸,包括同業均是促進雲端載具推廣的推手。

「對手很強,所以我們走軟IP,但用戶滿意度我們是有信心的,希望用戶不要拋棄我們,」林益成語重心長地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