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六時三十分,俯瞰擁有三十萬人口的海口市,椰林夾道的熱帶風情逐漸在夜色中模糊褪去,兀自聳立在海口機場附近的國際金融大廈內、一幕冠蓋雲集的好戲才剛上演。
大廈外,起重機高高吊起了一串三層樓高的紅鞭炮。大廈內,剛剛簽署三億美元合同的海南省農業研發公司與泰國正大投資集團正舉行慶祝酒會。觥籌交錯間,賓主談論著海南省美麗的發展前景。
又窮又富的地方
就在離大廈不到二十步遠的馬路上,頭戴草帽、踩著三論車的莊稼漢,臉現風霜、肩挑扁擔的老婦人和騎著自行車的三、五路人正依著緩慢的節奏前進。當鞭炮突兀地在夜空中爆開,他們才回過頭來投下匆匆一瞥。
「富饒的資源、巨大的潛力和貧窮落後的現實,形成了鮮明而又強烈的對照。」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南調查研究小組在今年一月完成的報告中,似乎已經為眼前的景象做了詮釋。
從自然資源來看,海南的貧困似乎沒有道理。島上蘊藏著鐵、鈷、鈦三大礦產,西部的百碌鐵礦,更是中國最大的露天鐵礦,鈦礦儲量則占全中國現有儲量的六七%。
環島的海域裡,魚、蝦、貝類有八百多種,近海漁場(包括中、南、西沙群島)達八萬八千平方海里。看著結實纍纍的椰子樹,外來人聳聳肩說:「說海南窮,可也從來沒聽說那裡餓死過人。」
然而,當海南依恃著豐富資源,宣布要在二十年後趕上台灣八0年代初的經濟水平時,卻在海內外引起注目和懷疑。
香港經濟學者陳文鴻批評:「海南應該花四、五十年來建設,不可以搞短期投資,」廈門大學台灣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主任翁成壽也不以為然地表示,海南目前的條件與當年的台灣相去甚遠,「要二十年內趕上台灣八0年初的幾濟水平是太不實際了。」
起點太低,目標太高,正是海南發展藍圖中最大的困境,從幾項重要的指標分析,海南的發展不僅遠遠落後台灣,甚至連中國大陸的平均水準都不及。
從基礎建設來看,海南一九八六年的每人平均發電量是一五三.五度,而中國大陸的平均數是四二三度。從人才分析,海南的專業技術人員占全島人口一.四%,低於中國大陸的二.五%。若按每萬人擁有自然科學技術人員數計算,它在所有二一0個地區中名列一九六。
海南一九八六年的平均每人國民生產總值是二0八美元,比全中國大陸的平均低了一七%。水稻面積產量為全中國平均數的五七%。工業勞動生產率為全中國平均水準的六一%。
起點低.目標高
站在如此薄弱的基礎上,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南調查研究小組卻大膽地為海南勾畫出成十倍成長的發展前景。根據這分報告,海南要在二十年問把平均每人國民生產總值由二0八美元提升到二二五八美元,將國民生產總值由五十億人民幣增為六五五億。
同樣以二十年發展期做規畫,受中共委託到海南進行調查的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對海南發展潛力的評估顯然較為保守。主持這次計畫的國際研發中心主任白須孝博士表示,二十年後,海南的經濟成長應增加六倍,也就是西元二00五年時,海南的每人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只能增至一二四八美元。
面對外界的質疑,曾參與研究調查的三亞市副市長江上舟解釋:「訂目標是要給自己鼓勁兒。」海南省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廖遜則一針見血地說:「寧可把目標放高,才可以向中央要求更多的優惠。」
除了自然資源,海南對外宣傳的重點就是政策優惠。經濟合作廳副廳長毛立本解釋,剛起步的海南不僅要和印尼、泰國等亞洲國家競爭,還面臨中國大陸其他幾濟特區的挑戰。因此一定要有更優惠、更開放的政策,才能脫穎而出,成為「特區之特」。
對海南抱持「以開放促開發」的態度,中共國務院於今年五月頒布了「關於鼓勵投資研發海南島的新規定」。拿著中央授與的尚方寶劍,海南省政府在今年八月進一步公布了「三十條」。
只給政策不給錢
海南省委書記許士杰稱許「三十條」是「為用好、用活、用足政策提供一個根據。」從第二十九條中可以看出新規定為海南打強心針的精神:「凡是國家法律、法規及省政府的條例規章沒有明文禁止的,有利於生產力發展的生產經營活動,各企業單位、團體和個人均可放開經營,大膽試驗。」
海南省政府頻頻在政策上下苦功,追根究柢是因為中央對海南的建設「只給政策不給錢」。據自本方面估計,海南在二十年內必須投下六百七十億美元的開發資金。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估計是二0七三億人民幣(約五五九億美元)。目前中共中央每年實際撥給海南的經費只有二億人民幣(約五千萬美元)。
「現在整個大陸都想發展得更快,都在爭取資金,中央政府不可能拿出這麼多錢來。」毛立本為中央杯水車薪的援助辯解,他沈思片刻後又說:「海南要靠外來資金發展,而這條路是以前沒有走過的。」
海南不僅希望以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更盼望說服外商投資基礎建設,替海南改善投資環境。有人嘲笑海南打錯如意算盤,但是也有經濟學者以同情的口吻表示,這是海南在經費短缺的情況下,「不得不走的一條路」。
到過海南島的人,幾乎都對當地落後的基礎設施印象深刻。到今年九月底止,海口市已經有八十天停電停產的紀錄,工廠「停五開二」(停工五天,開工二天),以及自備柴油發電機早已稀鬆平常。
以廉價土地做籌碼
首府海口市只有一千部市內電話的線路,而裝機率達九五%以上,線路擁擠的程度己經超過中共所規定的八0%到八五%。從海口市接一通電話到香港,要枯等四個小時。「打電話?我走路都走到了。」三亞市一位飯店總經理戲謔地說。
然而基礎建設投資期長,回收慢,又無法賺進外匯,為了留住外來資金,海南省政府必須再給予「特殊照顧」,廉價的土地是籌碼之一。
毛立本以興建中的海口馬村電廠為例指出,平時在海口,一平方公尺的土地至少要價二百多塊人民幣,但是海南卻以三到五塊錢的象徵價格,將三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賣給投資公司。
公司做了賠本生意,事實上發電廠只是投資項目的冰山一角。
港澳國際投資公司在海南轄有兩家全資附屬公司。這兩家公司在海南註冊的資本德額為一億五千萬人民幣。經營的項目涵蓋工業、農業、水產、礦產、進出口貿易、旅遊和熱門的房地產……等。
在當地人看來,經營房地產簡直就是坐等財源上門。自海南建省以來,炒賣房地產一直炙手可熱。一位老幹部指出,像開發中的濱海大道,一九八五年時一畝地不過一萬二千元人民幣,今年已漲到一畝二十七萬人民幣。
雖然濱海大道滿目瘡夷,除了椰子樹,就只見到凹凸不平的水坑,省政府的官員卻表示附近的地皮已經全部售罄。中資公司和港商則是最大的買主。
雖然海南省表示對所有投資的外來企業一視同仁,但是目前對海南投資最熱衷的只有港商和來自大陸的內地企業。 由於基礎建設差,華南師範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黃家駒指出,到海南探路的外商雖多,肯簽合約的卻少。他在一次座談會中形容這是「談戀愛的多,登記結婚的少」。
新華社社長穿針引線
香港與海南往來密切早有淵源。據社科院的統計資料顯示,一九八六年時,香港市場占海南出口總額近八七%,港商在海南外資中的比重高達七0%以上。
雖然資料中也指出當時在海南開業的外商企業,有六二%處於虧損狀態,外匯不平衡的占九一%。然而建省之後,港資仍持續地流入海南。
針對這個現象,長期研究中共經濟特區的香港學者陳文鴻認為不能單從投資的角度來解釋。他指出,香港新華社社長許家屯是香港中資公司管理人,也是海南島建省發展顧問,經他穿針引線,港商赴海南投資可能出於政治考慮。他明白地點出,一些所謂的港資,事實上是由香港撤到海南的中資公司。
與港商勢力抗衡的則是來自大陸內地的企業。據海南省經濟合作廳統計,從去年九月籌建省到今年九月二十日止,已批准的內地投資企業有一七0四家。以商貿、物資供銷為主的企業占了七成,以建築、旅遊和房地產為主的約占一0%,以工農開發為主的只有五%。
雖然港商和內地企業為海南的投資市場撐起熱絡的場面,卻也引發當地人的怨氣。「很多人來海南只想務錢,不搞建設。」在海南土生土長,服務於海南中國旅行社的王書月憤憤不平地說。
「開放」,讓居處海南的人領會到錢的價值。距三亞灣十五公里的一個加油站附近,一對黃姓夫婦在泥牆糊成的小屋裡開了間雜貨店。抽著特製的木煙桿,滿臉風霜的黃先生表示,小店一個月最多可以賺進一千多塊,他根本不想再回工廠。「一個月才賺兩、三百,怎麼夠用?」他重重吐了一口煙說。
是奇蹟?還是神話?
但是開放並沒有教給他們正確的賺錢觀念。在海口市華僑大廈附近,常有陌生臉孔趨近遊客,要求以黑市價格兌換美元和港幣。同樣一段路程,不同的計程車司機有三、四種要價。 賺錢的機會也為海南帶來犯罪的誘惑。中共海南省(籌建)紀律檢查委員會在一項報告中提出,單是到今年八月底止,便受理了二二八三件檢舉貪污受賄、以權謀私、金融信貸……等黨員違紀案件。
海南採取低起點、高目標的作法,不可避免地要和時間競爭。然而,海南人民似乎還未開始調整生活步調,準備加入一場新的競賽。
驅車在環島公路上奔馳,一路上都可以見到頭戴草帽的農民,腳步悠閒地趕著牛羊前行。從三亞往南部旅遊勝地「天涯海角」的路上,一群工人正頂著烈日,用鐵鎚和圓鍬一寸一寸地築橋。
海南需要建設的呼聲早已引起共鳴,但對建設的解釋卻各有不同。在海口市,海南教育學院中文系畢業,在「省經濟合作廳」服務的吳光華著急地詢問台灣來客:「你看海口究竟和台北差多遠?」
離文昌不遠的椰林,一名每天靠騎機車載送遊客賺錢的青年則興奮地說:「家鄉要建設了。」過慣了天天喝井水、點煤油燈的日子,他喜形於色地告訴外地人:「附近就要搞電廠了。」
研究過海南資源的經濟學者都不否認海南遍地有寶,具備發展潛力。但是「寶都埋在地下」的海南島,如果懷著灰姑娘的心情,期待魔杖一揮,便能在彈指間妝點成金,就不免令旁觀者質疑「究竟海南希望締造一項經濟奇蹟,還是一則現代神話?
海南故事
.外地來的企業,常抱怨海南人力素質太低。興隆農場溫泉賓館總經理也不諱言,他在旅客須知上寫著:「本賓館管理水平及從業人員素質甚低,如有服務不周之處……」
.被批評為懶散、不求進步,海南人也有自己的解釋,「在海南生活太容易了,」在省政府工作的一位青年說:「隨便扔一粒種子都可以長出果實,海南人何必要冒險,何必辛苦工作?」
.「聽說台灣的難蛋很便宜」、「聽說台灣米特別好吃」、「台灣錢多得發愁」。在海南,人們傳頌,甚至渲染台灣的富裕。
領導人說要二十年內追趕台灣,道地的海南人王書月不太有把握的說:「這是一種希望吧!」
.來自湖南,在海口新港碼頭附近擺小吃攤的一名十七歲青年直誇台灣好;提到海南,他氣憤地朝地下吐了口痰說:「趕上台灣?我都不曉得上了誰的當,才跑到這種地方來!」
.海南文昌縣是宋美齡、宋慶齡姊妹的故鄉。海南人總是熱心地叮嚀遊客:「不要忘了到文昌看看。」
劉少奇的妻子王光美也是海南人,有人戲稱海南的榮耀之一,是出了三位著名的美女。
.在海南,人和動物有著和諧的相處之道。愛開快車的司機遇上十幾隻緩緩橫過馬路的牛群;也只能耐心的等待。在文昌附近的一個傳統市場裡,壯碩的母豬領著三、五隻小豬在攤位間覓食。就連成群蒼蠅飛進魚販的竹簍子裡偷腥,賣魚的老婦人也只是懶洋洋地揮開「一片烏雲」,面不改色的揀出一條白鯧角交給主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