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8/17(日)賴佩霞@基隆塔新書分享會

南部企業家:台南三星科技

張經義
user

張經義

2005-09-15

瀏覽數 114,400+

南部企業家:台南三星科技
 

本文出自 2005 / 9月號雜誌 你夠藍海策略?

順著省道一號進入台南歸仁,沿路霓虹招牌爭先恐後地吸引過客的目光。

突然間,一片占地約兩千坪的綠地映入眼簾,後方鐵灰色玻璃帷幕大樓上斗大的「三星」兩字,在南台的驕陽下更顯耀眼。「不覺得很像矽谷工廠嗎?這就是全球第一大螺帽廠的氣勢啊,」三星科技總經理吳順勝操著道地的台南口音笑著說。

規模雖不比韓國三星(SAMSUNG),但論全球市占,台灣三星(San Shing)可略勝一籌。世界上每十顆螺帽就有一顆是來自台灣的三星,在美國更是每六顆螺帽就有一顆打著三星商標。剛滿四十歲的三星,早已穩居全球螺帽龍頭超過二十載。

三星還有不為人知的世界第一:三星的螺絲、螺帽模具產量也是全球最大;在外銷品中更有超過50%的產品銷往以工藝著稱的歐洲,「像鴻海,掌握了模具就掌握了生產優勢,」三星模具廠廠長楊東光如是說。

風光背後,三星卻曾因轉投資失敗而有兩次險遭關門大吉的危機;使三星化險為夷的靈魂人物,就是素有「危機處理專家」之稱,三星科技總經理吳順勝。

謹慎財管 度過兩次危機

從小課員做起,一路歷經課長、副理、經理、副總等職務,現年五十八歲的吳順勝,人生最精華的三十載都奉獻給三星。

早晨八點半,打電話找總經理時,他不在。「總經理偶爾會先去銀行打聲招呼才會進來,」員工表示,因為過去吳順勝常跑銀行處理償貸事宜,跑出感情了,現在也常往銀行瞭解產業動態。

1982年,三星創辦人李淵河轉投資營建業失利,使年營業額新台幣7億元的三星,銀行借款竟高達14億元。

憑藉著曾在上市公司任職的經歷,加上擅寫公文,年僅三十五歲的他升任為財務長,「當年沒有民營銀行,三十三家行庫我全跑遍,等於是全台灣的銀行都欠,」吳順勝回憶,「一天跑一間,一個月都跑不完。」

最後危機的化解,一是靠著出售專利權,二則得力於當時經濟部長趙耀東的相助。因李淵河不僅是產業龍頭,更是少數能出口機械與專利到日本的企業家,所以趙耀東寫了親筆信請各界援助,各行庫才紛紛延緩退票期限。由於體質良好,三星快速地在四年內轉虧為盈並全數償還。

然而,在三星穩健獲利時,李淵河再次興起投資營建業的念頭,結果卻又跌了個倒栽蔥,於1999年爆發跳票危機,三星亦受牽連,產生6億元的呆帳,股價暴跌到4元,同業更趁機削價競爭搶市占率。

所幸,一向管理帳房的吳順勝在半年前就預見危機,也提前報備董監事,在他們支持下,危機才沒繼續蔓延,並在第二次危機爆發後,臨危接下總經理一職,並開始著手為三星轉型。

但既非技術更非業務出身的他接任總經理,並不讓外界甚至是內部員工看好。

轉型法 1

將家族企業轉為企業家族

然而,對進了三星近二十五年,屆退休之齡的吳順勝來說,眼睜睜看著三星倒下是最不捨的事,「主管有權,相對就有責,對『人』負『責』,就是『債』了,三星不是非我不可,但這是該我負責的時候。」

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努力將「家族企業」轉型為「企業家族」。他居中牽線,引進了幾個三星出身的大股東。董監事對本業的熟悉,加上每月定期召開董事會,每三個月邀請簽證會計師列席董事會,三星搖身一變成為陣容堅強的專業經理人企業,也因此,三星深獲外資青睞,外資持股高達15%,居鋼鐵同業之冠。

轉型法 2

企業瘦身 靈活績效管理

幫三星「瘦身」是他第二個計畫。管財務的他深諳,人事成本是最高的一環,除了訂定「自動離職、遇缺不補、退休不聘」的規則,也將過去的高薪低獎金轉換為基本薪高獎金,兩個策略讓薪資費用四年降了2億元。

薪資總費用縮水,但員工個人薪資卻水漲船高。「這五年的薪水比過去十年還多,」三星會計部經理許春宵表示雖然薪水都沒調整,但吳順勝引進內部創業的觀念,仿效高科技公司配股模式,讓公司盈餘與員工績效成為主要的配薪標準,就這樣五年創造超過二十個年薪千萬的專業經理人。「過去發股票給幹部時,他們還反應能不能發現金,」吳順勝笑著說。

遠見 39 週年,感謝你的陪伴>>訂兩年雜誌再送一年

最令三星衛星廠商道龍公司總經理陳進利印象深刻的是,前年尾牙三星股價從谷底翻身到20元時,吳順勝就在席間豪爽承諾,一旦第二年尾牙不到30元,他會全部承購回來,果不其然,股價在第二年就飆上30元。

轉型法 3

技術升級 看準高級品毛利

為何吳順勝充滿信心?因為他的下一步就是讓產品技術升級,主攻汽車螺帽。因為同重量的鋼鐵原料,製成汽車用特殊品的價格多上普通品一倍,毛利更是高達數倍。

在實施的第一年,營收雖然從50億掉到37億,營業毛利卻逆勢上漲5000萬,策略果然奏效。

「其實三星以前就有生產汽車螺帽,但有設備卻沒Teamwork(團隊合作),」吳順勝注意到,提高團隊合作,產品樣本開發得就快,產品才能快速揮軍全球。

於是吳順勝打破過去只有業務能出國的慣例,成立「出差團」,讓品保和技師等人同時出差看設備。只要這些師傅們點頭,三星便當下砸下重金。

在三星超過二十年的品保部經理李姿良過去從未出國出差,這機會讓他的視野大為拓展,「出去看別人怎麼做,比自己在家想進步快得多。」

「汽車市場永遠都那麼大,不會消失,要贏重點就在競爭力,」吳順勝一語道破,「三星做的就是產品『差異化』,還要加『ing』,變成現在進行式。」

於是危機五年後的今天,不僅美國三大車廠通用、福特、克萊斯勒,與歐陸的BMW、VOLVO都紛紛採用,連以挑剔著稱的日本車廠馬自達、豐田也開始下單。

儘管今年鋼鐵業普遍看衰,但三星未來四個月的單子卻早已滿載。

轉型法 4

聚攏下游 化敵為友

第一名是踩著別人的頭上去的,所以龍頭總是處處樹敵,但三星卻是沒有敵人的老大哥,因為吳順勝是牽著大家的手一起上去的。

他的第一訣是聚攏衛星工廠。「明明三星有能力生產的產品,吳總還是會發包給我們這些衛星廠,」與吳順勝認識近三十載的宗鉦公司董事長余勝德說,雖然三星轉型做高階品,但卻沒緊握低階品大小通吃,「有錢大家賺是他最常掛口邊的話。」而與三星合作五年多的道龍公司陳進利說,三星不止將單發下來,「衛星廠遇到困難還會立即派人來輔導。」

吳順勝從英文構字法說明Compete的字義,字首com是「共同」的意思,字根pete則是「追行」,所以Compete的中文應翻為「競合」,而非「競爭」。「《孫子兵法》說,殺敵一萬,自損三千,」篤信佛教的他說,「要像星雲法師說的『共生吉祥』。」

共生吉祥的第二訣即是與競爭廠成立聯盟。吳順勝回憶當時提出拉攏市場四大龍頭的想法時,沒人看好,而且競爭廠老死不相往來,「我說不要找業務,要找老闆坐下來談,沒什麼不能談的。」加上當時三星副董事長吳仲義任職螺絲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所以一舉促成市場四大龍頭春雨、晉禾、新倡發、英德成立友營扣件公司,專攻外銷,統一接單和報價。

「這穩住了台灣螺絲螺帽業的產銷秩序,」三星最重要的競爭對手與合作伙伴,同時也是台灣螺絲頂尖大廠春雨工廠董事長孫得賓表示,「連採購商都覺得這樣比以前殺價競爭好,因為市場價格老是波動,買方也會擔心。」

不吝傳承,漂亮下台

「我年輕過,也奮鬥過,掌聲響起就是謝幕的時候。」

幫三星轉型成功後,預計這兩年就要退休的吳順勝老愛說一句順口溜「二十歲看學歷,四十歲看經歷,六十歲看病歷,」屆入看病歷年紀的他說:「是該讓年輕人發揮的時候了。」

十數年來演講邀約不斷,在2003年獲得國家十大傑出經理「傑出總經理獎」後,更從台南運河一路紅到淡水河。「我一年都儘量控制在十次演講以內,現在我看控制不住了,逼著我書愈讀愈多,」吳順勝苦笑著說。

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雷根卸任時說的話:「我只是劇本中的一個角色而已。」所以他早在上任時,就有計畫地將自己累積二十多年來的人脈慢慢移交,讓三星能永續經營。他總說自己這些年其實每天都是抱著「當志工」的心情來做事,「所謂志工是高興也要做,不高興也要做,」感性中他總不忘帶著詼諧。

「上台靠機會,下台靠智慧,」他最欣賞的是宏碁施振榮漂亮的下台身影,在留下堅強的經營團隊和獲利穩定的產品後,他打算戴著三星特製的螺帽領帶四處去演講,「三星的歷史是台灣產業中危機處理的最佳活教材啊,」語畢,他又露出一貫開朗的笑容。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