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擺脫貧窮,研究發現,交有錢的朋友可能是一個關鍵的方式。
曾幾何時,你我都知道貧窮的各種無奈,那種因為經濟重擔、家庭壓力,以及為了工作不得不五斗米折腰的委屈,幾乎對生活並不富裕的人來說,就是每天要面對、掙扎的日常。
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人人都想要富有、想要變得有錢,但在物價不斷飆升、人民薪水幾乎停滯的狀態下,那些沒辦法用錢滾錢來投資獲利的上班族,也許真的只能認份地過日子。
然而,哈佛大學(Harvard)最新的研究發現,如果你想要富有,最好又快速的方式,是盡量和有錢人做朋友。
和有錢人做朋友,也許比較能變得有錢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拉傑切蒂(Raj Chetty),近期發表了兩項新的研究,他指出,如果你想賺更多的錢,試著交比你有錢的朋友是值得的,一旦與他們成為朋友,將是取決你可動用資產多寡的重要因素。
拉傑切蒂和他的研究團隊,透過系統調查了Facebook上約7220萬名25到44歲之間的用戶,並依此歸納了三類「社交資本」,分別為經濟聯繫、社會凝聚力與公民參與。
所謂的經濟聯繫,指的是低收入族群與高收入族群之間的聯繫;而社會凝聚力衡量的是某人的朋友圈中是否有小圈子,以及在這個人際網路中,有沒有共同的朋友;最終指標的公民參與,是分析某人是否參與公民、社福團體等組織,研究是否信任他們。
研究人員發現,在這三種衡量社會資本的方法中,唯一真正能提升經濟流動的主要管道,就是和高收入族群建立經濟聯繫,只要能和社經地位較高的人建立友誼,就能獲得更多的幫助,也許是投資、可能是人脈引介,這些機會都比認識對方之前來得還多。
降低社會貧富差距,可以從孩提時代的友誼建立
調查還證實,如果低收入戶的兒童,在高收入戶兒童的家庭社區中長大,那這些孩子長大後的收入平均,會增加至少20%。
然而,除非是本來自幼就認識的好友開始飛黃騰達,實際上想要在出社會後認識知心的有錢人好友,基本上是個不太可能的事。
現實的社會狀況是,低收入戶者的財富增長,不斷被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給擠壓,而高收入戶者靠著強大的資本獲利,他們擁有大筆資金、股票、房產可以運用,進而導致貧富差距愈來愈大——這也是有錢人愈有錢、而窮人卻難以翻身的原因。
加上有錢人家庭的孩子,能有更多的錢、資金,透過父母的栽培送到外國唸書、受教育,學成歸回後頂著高學歷光環到高薪外商上班、或是直接繼承家業,他們沒有找不到工作或擔心薪水太低的煩惱。
年幼時的友情單純,也不會有交友偏見
拉傑切蒂強調,如果想要改變國家的經濟發展、遏止貧富差距不再加大,這項研究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個能影響未來的契機,像是改變房屋政策、改變學區的範圍設定,以及讓所有孩子有公平教育的機會,也許就能讓孩子在還沒有被世俗污染的環境裡,先沒有目的性的認識不同的朋友。
「我認為完整整合某些學校、學區,絕對是個改善經濟發展的方式之一,我也知道本質上,有錢人很難跟貧窮的人做朋友,因為大部分的友情,都是地緣關係而產生的。」
不過,當人們的年紀愈大,像是在大專院校裡,有時候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壁壘會更加明顯,因為至少有25%的大學學生,平均背著3萬575美元的學生債務,「即便在大學裡,社經地位較高的人也較難跟社經地位低的人交朋友,這是就是所謂的『交友偏見』。」
然而,這種交友偏見有時候是整個大環境的因素,而非個人的偏好,專家說,人們互動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在最終交友旅途上遇到的朋友,「好比說,像是在宗教機構,如教會裡形成的友誼,就很可能可以跨越收入上的階級障礙。」
拉傑切蒂建議,一個可能的方式,是平均地將不同學生分到各個班級,甚至改變建築空間的運用,讓不同背景的孩子在同個餐廳用餐,也許從這種根本上的交友機會改變,能改變一些貧窮家庭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