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前總統馬英九12天來「長征」5000公里,政大學生、奔騰思潮作家邱泰逹,對此次參訪有著滿滿心得。他發現三個以前在台灣看不到的大陸厲害之處。
跟著前總統馬英九12天來「長征」5000公里,隨團大學生除了看不完的大陸景緻,還收獲無數大陸同年齡人友誼,滿載而歸。
政大學生、奔騰思潮作家邱泰逹,對於十餘日來、走訪五座大城市的參訪心得,在最後一天於上海復旦大學的兩岸青年交流座談上,一時之間突然「感想大爆發」。
這三點,是他對大陸印象最深刻之處
身為台方回答問題的代表青年,對著馬英九、復旦大學校長金力等全場兩岸師生,邱泰達舉出此行三大最為深刻的印象:遺址保存良好、硬體建設壯觀、大陸人熱情如火。
「大陸方面在遺址保存上做的相當好,」邱泰達說,像這幾日參觀的眾多抗日遺址以及檔案庫,完整保存了相當多珍貴的文獻:「透過歷史文物可以將我們拉回那個時代,並在歷史脈絡中得出自己的看法。」
另外,不輸遺址檔案善加保存的,是博物館的規劃與展示。
「大陸的博物館規模宏大,所展示出的展品相當豐富,」邱泰達透露,同學們也曾在參觀了博物館之後,私下笑說,如果要全部參訪完,可能要花整整一日的時間。
第二個令邱泰達印象深刻的是大陸硬體建設的發展。
「這幾日我們有去武漢、長沙、重慶等地夜遊,在夜遊的過程中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高樓林立的大廈以及非常精美的燈光秀,」邱泰達從中發現,大陸這幾年的經濟建設發展迅速,都市化程度很高,呈現出繁華的樣貌,令人大開眼界。
第三個、也是邱泰達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大陸群眾的熱情,每一個他們參訪的地方場所,都有隨行的大陸民眾向他們呼喊、揮手。
「一句句『歡迎回來!』深深地刻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邱泰達深深動容,直言這是兩岸人民交流最真實的樣貌,也是兩岸一家親的真實體現:「這會是我這一輩子最難忘的記憶之一。」
馬英九訪陸,舉辦過3場兩岸青年座談
馬英九訪陸總共舉辦三場兩岸青年交流座談,分別是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和復旦大學。在每一場鄰近結束時,也都盛情邀請對岸大學生回訪台灣,由馬英九基金會負擔全部行程。
邱泰達非常贊同這個做法,建議在台北上海兩市政府定期舉辦的「雙城論壇」上,突破過往。
雙城論壇交流,一向所凸顯的是兩岸的政治人物或是公務人員們,未來,或許在青年交流方面,比照這一次的參訪模式。
「台北市也有許多大學,如果可以讓青年學生們隨著台北市長,一起到上海與上海的大學生交流,會非常棒,」邱泰達說。
最後,對於兩岸的未來,邱泰達對在座所有復旦學生們呼籲:「我們是一家人,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平交流,絕對不能因為少數的台獨份子而分裂了我們的感情,兩岸也絕對不能兵戎相向。」
因為如果真的兵戎相向,不管結果誰勝誰負,對於中華民族而言都會造成不可抹去的傷害。
「我們要抱持一個理念:和平奮鬥,振興中華,」邱泰達希望在這個共同理念的基礎上,兩岸互相合作、提攜,一起邁向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