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全年最優惠25折起,現在就是訂閱最好時機!

張忠謀:當年政府投資台積電,心不甘、情不願

羅之盈
user

羅之盈

2023-03-16

瀏覽數 39,250+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蘇義傑攝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半導體產業變動風起雲湧,隨著本月熱議的美國晶片法案細節釋出,出現更多變局疑慮,半導體大老張忠謀與國際學者交鋒變局思惟,意外談及創立時祕辛,原來如今每年收益超過百億元的政府股東,當年並不是那麼爽快入股的。

「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還沒死透,但也瀕臨危殆,這對半導體產業一點幫助也沒有,我們已經進入全新賽局,」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再度直率的說。

張忠謀今日(3/16)在台北進行一場精采對談,他與《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就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與現況,進行宏觀對話,他直言閱讀米勒所寫的產業歷史進程,「是一場懷舊之旅」,因為他幾乎認識當中所有人物,自己甚至是場上打仗的士兵,「這場仗真的是打得很辛苦」。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蘇義傑攝

《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蘇義傑攝

初次抵達台灣的米勒,其實不是理工背景,他是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弗萊徹學院教授,擁有哈佛學士、耶魯歷史碩博士學位,關注國際關係歷程,擅長拆解爭端事件的盤根錯節,面對整個台灣半導體產業精英齊聚的對談現場,不到40歲的他顯得沉著自在。

「全世界必須要了解台灣,特別是台積電在半導體科技製造扮演角色,」米勒演說提及,現在不管購買那一支手機,裡面都有多達100億個電晶體,半導體演進更是促進全球經濟每兩年翻一番。

米勒從人們日常生活的樣貌談起,回應著書的源起,他發現從來沒注意過的「晶片」,創造了現代世界,再以歷史學家的素養,論及半導體在美國的起源、東南亞製造的歷史、日、韓、中、台等國的產業狀態等,挑選關鍵的結構化因素,說明他所看到的產業輪廓。

有趣的是,米勒展示一份他在研究時發現的德州儀器1976年3月文件的圖片,其中段落就是當年還在德儀任職的張忠謀觀點,正是「晶圓代工」這項全新商業模式的前景,張忠謀建議德儀擴大投入製造流程,專注於技術能力,從而建立全球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公司。

難道是美國錯過了成為晶圓代工龍頭的機會?「TSMC(台積電)的T,為何不是德州?而是台灣?」米勒表示,70年代美國享有科技領域的成功,台灣則積極的尋找新商機,再加上台灣政府初期的支持、人才的支持,所以造就今天的成果。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進行對談。蘇義傑攝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Chris Miller)進行對談。蘇義傑攝

8/17賴佩霞新書分享會 | 在基隆塔來一場心靈對話,立即報名!

張忠謀懷念李國鼎:「他是唯一相信我的人」

「米勒可能太過強調政府在台積電成立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張忠謀進入對談時,立刻向米勒提出異議。

他直言,台灣政府只是扮演投資者的角色,而且還是「心不甘、情不願的投資者」,帶動現場一陣五味雜陳的笑聲,而當年的台灣政府部門關鍵人物,就是時任財經與產業大臣的李國鼎,「李國鼎先生是我的朋友,當時是唯一相信我的人,政府裡只有他相信我」,張忠謀慨然。

時任財經與產業大臣的李國鼎。遠見資料照

時任財經與產業大臣的李國鼎。遠見資料照

他回憶,政府當時大約投入55億元台幣,占股台積電48%,他同時被交代要找到國際企業入股,才能增強台灣投資者的信心,所以他找來飛利浦投資28%,成為第二大法人股東,因此才能再吸引台灣企業加入投資行列,補滿缺額,「剛開始的10年,我只希望公司可以活下來,政府給了我們半數投資,我不想讓政府失望」。

其後為了加快政府出脫股權的期望,台積電1987年創立,隨即在1994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又在1997年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掛牌交易美國存託憑證(ADR),直至今日政府持股低至6%。

不過張忠謀也感念政府在其他領域的協助,但比起資金的協助,政府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科技人才的補給,台積電創立時的核心小組,是由工研院120位高階技術人才組成,這是台積電得以成長的原因。

米勒提問張忠謀,當年創立台積電時知道它會有如今的全球地位嗎?

張忠謀表示,一開始沒有料到,因為頭幾年遇到很多困難,直到進入90年代,開始有愈來愈高的期待,那十年台積電有著高達50%的複合成長率,「直到2010年之後,我就預期它能夠成長到現在的樣貌了。」

此外,在產業競爭領域,米勒指出,沒有真正一個國家能做到自給自足,需要許多國家參與冗長的供應鏈環節,因為企業建立晶圓廠資本、技術都不容易。至於英特爾近年加入「晶圓代工」行列,米勒沒有預測,但張忠謀則引用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說法,表示,「台積電已經學會跟400名伙伴一起合作共舞,但英特爾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獨舞」,再次強調台積電的優勢。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