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就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它也是合作、發展、和平、共贏的夢,這與美國夢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是相通的。」這個看似美好的中國夢,究竟是如何幻滅的?(本文節錄自《變調的中國夢》一書,作者:謝金河,以下為摘文。)
馬雲極具表演天賦,曾在阿里巴巴十八周年慶祝會上模仿麥可.傑克森跳舞,博得滿堂喝彩。更經典的是,王菲竟然在2020年9月9日現身淘寶直播,與馬雲高歌合唱〈如果雲知道〉。當時馬雲拉著高音,將其中一段歌詞改成「其實雲知道,逃不開淘寶的牢」,現在看來彷彿是個不祥預兆。
此外,馬雲在2015年和曾梵志共同創作的《桃花源》, 後來也被拿出來檢視。這幅貌似地球的圓形畫作,預估價是250萬港幣,當時從120萬開始喊價,經過32輪後,以3600萬港幣成交;若是加上手續費,成交價是4220萬港幣。馬雲的畫作高價賣出成了拍賣市場大新聞,而買下這幅大作的就是他的好朋友:環球國際控股董事長錢峰雷。
在此之前,馬雲自創的一幅《馬體墨寶》也在雙十二創佳績後以242萬港幣賣出,當時馬雲就開玩笑說,五百年後要以50億港幣買回來。另一幅墨寶《話禪》,也被浙江永利集團董事長周永利以468萬港幣收購。
一人得道,好友升天。在馬雲意氣風發的年代,藝術家好友曾梵志的畫作《最後的晚餐》創下1.8044億港幣的空前成交紀錄,這樣的成交金額看來也是馬雲其他好友頂上去的。
當年那些風花雪月美事,如今全被拿來放大檢視,同歡同樂的朋友圈全都「逃不開馬雲的牢」。有篇諷刺馬雲的文章寫道:馬雲是雲、電商、金融、公益大亨;同時,他也是歌唱家、書法家、畫家⋯⋯
多才多藝的馬雲原本是人人崇拜的大英雄,可惜功高震主,最後有如雍正年間的大將軍年羹堯,一夕落難。
曲終人散,退隱山林
2022年4月底,微博出現一張梗圖,標題是「這些大佬全部隱退,不再對外發聲」,底下寫道:「抖音的張一鳴清空過去發出的所有微博,美團的王興清空1.7萬多條、百萬字個人隨筆,馬雲很久沒有對外發言,京東的劉強東、拼多多的黃崢、快手的宿華也都隱退了⋯⋯
這些被點名的創業家,年紀最大的馬雲是1964年次;年紀最輕的張一鳴是1983年次,還不到40歲。黃崢是1980年次,王興是1979年次,劉強東是1974年次,宿華是1982年次,他們正處於最有戰鬥力的黃金時代。若是再將馬化騰算進來,1971年生,剛過50歲,也是能拚能戰的年紀,沒想到他們的戰場都不見了。
馬雲曾經來台作客,公開批評台灣企業家太老,又說台灣年輕人太便宜。他與張忠謀對談時,乍看像爺孫組合,但張忠謀年逾九旬依然可以發表高論,馬雲未滿60卻只能噤聲不語。僅只是幾年前,阿里巴巴的市值是台積電的2倍多,如今竟不到台積電的一半。
不論是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百度或京東,這些新經濟企業都是中國科技創新的引擎。從歷史照片上,我們看到馬化騰、馬雲和劉強東剛創業時的青澀樣貌,他們在新時代獨領風騷,成了鄧小平「先讓少數人富起來」的經典代表人物。過去二十年間,在中國這片廣袤土地上,開疆闢土的新人輩出,早已將觸角延伸至全世界。
以前常有人指責台灣年輕人沒有狼性,現在沒人這樣說了,反而是全中國流行「躺平」。中國的國進民退已成主流,像黃崢退隱之前,三次響應「共同富裕」政策,拼多多的股價因而慘跌不起;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等企業也越來越無力。
企業家的創新力量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明哲保身的隱退,這就是中國經濟下行最核心的問題所在!
成也馬雲,敗也馬雲
2021全年,日本富豪孫正義的軟銀集團虧損1.76兆日圓,旗下的願景基金更虧損2.64兆日圓。雖然媒體給出的標題是「孫正義敗走中國」,但我認為,更精準的說法應該是「成也馬雲,敗也馬雲」。
除了孫正義,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也是苦主, 她擔任董事的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同樣損失慘重。
孫正義在2000年前後看中馬雲的潛力,成為馬雲背後最大金主。阿里巴巴上市後,軟銀集團成為最大贏家,除了逢高出脫股票獲利,阿里巴巴也扶植許多企業,大家跟著一起投資,戰線越拉越長。阿里巴巴股價最高時,軟銀的年度淨利是5.08兆日圓,股價也漲到10695日圓。在日本深陷泡沫調整的年代,孫正義是最成功的創業天使。
直到馬雲走下神壇,因馬雲而起的天使投資人紛紛被打回原形,孫正義大力押寶的滴滴出行、叮咚買菜、滿幫集團、京東物流、在美上市的Grab、押注很大卻沒成功的WeWork⋯⋯全燙到自己的手。滴滴出行從18.01美元跌到1.71美元,叮咚買菜從46美元跌到2.51美元,Grab從9.1美元跌到2.31美元,跌到孫正義苦不堪言。
而讓淡馬錫控股遭受嚴重損傷的,則是中國的補教產業。何晶非常看好中國補教業的前途,大力押寶,沒想到不敵中國政策,絕大多數補教股暴跌逾九成,她也因此在2021 年10月黯然辭去首席執行長一職。
自2000年以來,馬雲開啟了中國互聯網新時代,他的思緒靈活,戰場越搞越大,背後的啦啦隊也跟著沾光。現在馬雲突然停下腳步、被迫退隱山林,一大群人彷佛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這齣橫跨二十年的馬雲傳奇,絕對是投資學課堂上的經典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