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爆發至今三年多,已改變許多行業的工作模式。數位科技當道,讓人際溝通能經由網路進行,也支撐機械製造業在疫情中維持運作。以機械製造流程來看,從前期設計溝通到後期生產加工,皆 仰賴科技而免於停擺。
機械設計工作需要反覆與團隊討論,加上跨國協作逐漸成常態,遠距會議便能解決溝通需求。加上目前生產設備相繼自動化,結合智慧機械,廠商得以遠端監控與管理生產線。
龍華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葉勝利認為,雖然機械產業以製造實體為主,無法做到全面遠距作業, 但機械製造前半段的產品設計工作,非常適合遠端作業,跨國上班亦可;至於後半段的實體加工,已朝自動化發展。因此,面對疫情威脅,他建議機械相關科系學生,多培養數位機械設計技術和自動化技術兩方面的能力。
近年政府順應全球智慧製造發展趨勢,積極推動機械結合智慧技術,自2016年展開「智慧機械產業推動方案」,規劃將精密機械升級為智慧機械,並運用於各產業,以提高生產力。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