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把土地變海綿對抗任性氣候
翻轉湳仔溝 生態教育新「溪」望
看到這樣的成績,台灣人可以不必妄自菲薄。
花蓮自然天成的好山好水好沃土,100多條獨立灌溉水源完全沒有遭到汙染,提供孕育有機無毒農業的最佳天然優勢。花蓮縣政府自2004年起推動有機農業,登高一呼,全縣響應,是唯一有機驗證面積超過2000公頃的縣市,成為全臺有機驗證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在民眾心中成功留下講有機就想到花蓮的印象,這豐碩成果的背後是來自花蓮縣府與在地企業、小農的多年努力,一步步拓展大健康產銷市場、有機農產價值不斷升級。
由花蓮縣政府主辦的「2019年全國有機農業論壇」於9月23日在美侖飯店舉行。全臺16位產、官、學各領域農業專家匯聚一堂,探討臺灣有機農業升級、創新產銷策略以及有機畜產、漁產發展困境與解方,邀請前行政院長張善政、花蓮縣長徐榛蔚、中央部會、各縣市代表、農民及通路代表,逾500人出席盛會,座無虛席。
廿一世紀,永續的綠色有機生活已成為全球共同趨勢。若以一棵大樹為所有人類產業活動之喻,有機農業則如同這棵永續生態樹之根,影響全體人類未來。 花蓮,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環境,因地處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板塊碰撞擠壓之處,擁有中央山脈、花東縱谷、海岸山脈不同海拔高度的地形與清淨水源,加上北回歸線通過及東迎太平洋海風、黑潮環流…等因素 ,花蓮南北狹長近140公里境內,有著從熱帶、亞熱帶到高山溫帶等豐富的氣候環境,複雜地形產生獨特多樣的微氣候與風土,以及無公害污染的乾淨水源、土地,如此絕佳自然環境,恰是有機農業發展的沃土。
「每月15食物日!」從去年10月起,農委會便將每月的15日訂為食物日,呼籲大眾正視「食農教育」,現今也有不少縣市、學校紛紛響應食農。但你知道什麼是食農教育嗎?其實食農教育一詞來自日本,不僅關乎農業,更是你我日常飲食的一門大學問!
過去20年台灣農業受天候異常、病蟲害影響,農損最高金額從1998年的127億漲至2016年的383億,其中稻農也是主要受災戶,但今年稻農不再眉頭深鎖,他們改種新品種,不僅抗天候、病蟲害,還省下大量農藥費用,到底這項祕密武器是什麼?
《遠見雜誌》全新單元與數位頻道《城市學》,帶你看見台灣22縣市的美好。 有200年歷史的淡蘭古道,交織出北台灣豐富的山海生態與人文景觀,遊客們重新踏上這條路,意外看見地方創生的新活路。
極端氣候發威,澳洲農業深受其害。不只科技農業新創公司崛起,政府也成立研究中心,教育農夫調整耕種節奏,不用再看天吃飯。今年再推出農業4.0計畫,希望能在2030年挑戰農業產值翻倍成長。
炎炎夏日,全台啟動防蚊大作戰,令人聞之色變的登革熱,如何做好前端防治?果園裡,由對岸入侵的荔枝椿象重創農民收成,蟲蟲危機怎麼解?從病媒蚊到外來種防治,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生態議題,都是生物資源學群的研究範疇。生物資源學群原名為農林漁牧學群,包含園藝、畜牧、動物科學、森林、水產養殖、獸醫等科系,隨著產業升
淡江大學校長葛煥昭,大學念中興大學園藝科學系,畢業後前往美國奧勒岡州立大學轉念資訊科學學系。從冷門的農業跳到熱門的資訊,其實他不是追逐熱門產業,而是認真做好當下學業,從幫指導教授跑園藝統計數據的契機中,找到轉換跑道的目標。
9月8日早晨7點半,家樂福內湖店陸續湧現人潮,大伙看似冷靜,眼睛卻凝視著前方,他們內心無聲吶喊:好想吃鮮果山竹。這天,全台首批鮮果山竹上市,限量139盒,每盒5顆裝,重量約350克,原價299,家樂福祭出限定優惠199元,每人限購2盒。「短短3分鐘,銷售一空」,鮮果山竹讓消費者為之瘋狂?搶頭香的民眾
巴西境內的全球最大熱帶雨林亞馬遜森林,正遭遇有紀錄以來最頻繁的火災。據了解,整個8月大火延燒三週以上,平均每分鐘燒掉1.5座足球場,燒不停的空拍畫面,引起全球關注。其實全球還有很多地方正在遭逢森林浩劫。從中非、東南亞,一直到東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及格林蘭,今年6月以來,大片大片森林化為塵土,速度怵目驚
台灣是水果王國,但上市的蔬果不是腐損率高,就是半生不熟,影響賣相與銷售。日本Farmind社長堀內達生掌握的水果催熟、配送技術,如何讓蔬果能像現採的一樣好吃?
德國化學大廠拜耳(Bayer)先前經過重重阻礙,終於在 2018 年 4 月通過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審核而能如願迎娶農業生技暨化學大廠孟山都(Monsanto),並於 2018 年 6 月完成購併,原本是農藥與基改種子的完美婚姻,但是拜耳與孟山都結合後未蒙其利反而先受害,因為孟山都最知名的產品之一、除草
只要開車行經屏東內埔鄉,眼球很難不被富豐路上宛如西洋豪宅,挑高兩層樓的「邱氏咖啡巧克力」餐廳給攫取住。圖/屏東富豐路上挑高兩層樓的「邱氏咖啡巧克力」餐廳,是許多觀光客來內埔鄉用餐的首選。(邱氏巧克力 提供)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比人還高的可可照片,櫃檯前的冰櫃上,則擺著尺寸各異、顏色不一的可可果,
車行在屏東內埔鄉蜿蜒曲折的鄉間小路,兩旁筆直檳榔樹浮掠而過,幾經盤旋,終於看到路旁木製牌上的手寫字「TC巧舖」。「因為最近有人參觀、做DIY,才趕緊釘起來的……」76年次、留著一襲清爽平頭的TC巧舖共同負責人邱濬宇,語氣一如他前襟扣子敞開的豪邁穿衣風格,暗示著「TC巧舖」是一個爆紅的品牌。在這裡,踩
酷暑的夏日,一腳踩在碧綠草叢與黃褐色落葉上,映入眼簾的盡是一棵棵枝葉扶疏的可可樹。錯結的枝幹中,點綴著一顆顆外殼堅硬粗糙的可可果實,或橘紅、或橙黃、甚或青綠地將整株樹木妝點得猶如花樹般地奪目。令人意外的是,這充滿熱帶風情的場景,並不在印尼或馬來西亞,而是在國境之南──屏東。近幾年來,屏東已悄悄變成亞
7月31日是「世界巡護員日」(World Ranger Day),台灣國有林地面積廣達162萬多公頃,倚賴現行1064位森林護管員巡守,每人負責範圍高達約1500公頃,等同超過50個大安森林公園,工作量之大,難以想像。森林護管員的工作範圍除了查緝盜伐、跟山老鼠拚鬥,還得背上40公斤重的背包,徒步上山
你可能不知道,全台花卉一半都是來自大員林地區的田尾、永靖等鄉鎮,每2朵切花就有1朵來自此處。大員林的花卉植木業者,都具有亦農亦商的獨特性,把台灣的優質花木賣到全世界。
為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表揚對農村社區發展貢獻卓越的個人,農委會徵選「108年農村領航獎」,得主將安排到日本農村社區觀摩。在徵獎之際,我們採訪到104年度農村領航獎的兩位得主,請他們談談獲獎對社區帶來的正面影響。
為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表揚對農村社區發展貢獻卓越的個人,農委會徵選「108年農村領航獎」,得主將安排到日本農村社區觀摩。在徵獎之際,我們採訪到101年度農村領航獎的兩位得主,請他們談談獲獎對社區帶來的影響為何。
編按:本文摘自《餐桌上的紅色經濟風暴》,從一顆番茄看市場全球化的跨國商機與運作。「吉諾」品牌,在短短十年間,已經成為非洲銷售第一的番茄糊,一直擴展到海地、日本、南韓、約旦等國家。吉諾的番茄糊在全球有好幾個億的消費者,包裝刻意將吉諾番茄塑造成像一顆義大利番茄,然而它的罐頭和網站上,都未明確指出產地來源
「罐頭類」;「米麵類」。超市裡,消費者彎著身子在不同貨架選購番茄糊罐頭、番茄醬、碎番茄或是以番茄為基底的瓶裝醬料,一般消費者會認為這些商品所含的主要成分番茄,就和生鮮部或是傳統市場所賣的番茄沒有兩樣。有些人或許猜到這是集約農業、大量生產的番茄,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會認為番茄是圓的,是生長在支架上結成的果實。說穿了,番茄不就是番茄嗎?當然,大家都知道番茄有分品種,有好的也有壞的。大家經常這麼跟我說:「有生長在花園裡的番茄,也有種在農園或田裡的番茄;其他有的是溫室生長、無土栽培,所謂的介質耕栽種。」
往年蜂蜜都有上萬噸產量,今年卻不到往年的1成,預估僅有1000噸,讓百年養蜂家族第三代都說:「我投入養蜂事業已40年,都沒有像今年這麼糟糕!」究竟是什麼原因,蜂蜜歉收這麼嚴重?今年要吃到鮮甜可口的蜂蜜,恐大不易。依據農糧署、台灣養蜂協會統計,往年蜂蜜都有上萬噸的產量,近五年蜂蜜年產量卻每況愈下,20
為了這一天,台灣等了足足22年。台灣從1997年爆發口蹄疫以來,到今(7月1日)停止施打口蹄疫疫苗(簡稱拔針)成功滿一年,堪稱台灣養豬業擺脫口蹄疫的重大里程碑。「今天是屬於各防疫單位,以及台灣農民的光榮時刻。」農委會今(1日)召開台灣口蹄疫回顧及撲滅策略與成果記者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宣布台灣拔針成功
面對進口低價茶的衝擊,台灣茶農面臨一場轉型的苦戰,若要追求經濟效益,就難免得採用農藥、化肥的慣行農法,但如此一來,犧牲的卻是土地與生活其中的美麗物種。面對這個環保與經濟的兩難,八百金創辦人黃柏鈞自問:我們能不能找出一個雙贏的辦法?
馬鈴薯成為歐洲另一項日常主食,補充穀類的不足,協助增進糧食安全,至少到目前為止是如此。但是,當各國過度倚重這種作物時產生了問題,很大一部分起因於這種作物增殖的方式。當馬鈴薯歉收,就會很嚴重的匱乏。
台灣本島發現秋行軍蟲成蟲!秋行軍蟲災害緊急應變小組今日說明,截至17日上午已累計68例秋行軍蟲幼蟲,包括高雄市發現首例秋行軍蟲幼蟲。另外經由性費洛蒙偵查誘捕,金馬澎及台灣本島發現共計21件55隻的秋行軍蟲成蟲,包括新竹縣、苗栗縣、嘉義縣、屏東縣及花蓮縣。應變小組強調,第一代秋行軍蟲來台的生活史周期已
隨著數量越來越少,鰻魚的價格近年也持續水漲船高,對於自古以來便有鰻魚料理文化的日本來說更是影響甚鉅,許多研究機構都在尋找來以完全人工養殖來培育鰻魚的方式,而在經過多年的努力後,位於橫濱的日本水產研究教育機構近日宣布,團隊已經成功將人工孵化的鰻卵養殖至成鰻,對於達成「完全飼養」的鰻魚生產系統目標可以說
苗栗縣飛牛牧場6月8日向農委會防檢局通報疑似發現農業害蟲「秋行軍蟲」,經過分子檢定後,今天下午證實是秋行軍蟲,初步研判是透過西南氣流吹入,目前已將當地玉米田植株挖坑就地掩埋。這也是秋行軍蟲首度入侵台灣。農委會表示,該批秋行軍蟲外型及個頭差不多大,應該是同一批幼蟲。6月8日接獲通報當天,加上這兩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