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電廠核子事故發生至今已逾10年,日本政府花這麼久才在今天拍板將「核廢水」排放入海,主因核電廠腹地內的儲水槽數量已逼近極限,考量科學分析及海外慣例後做出決定。要排放入海的核廢水何來?紐約時報與法新社指出,2011年強震與海嘯侵襲日本東北部,造成1萬9000人罹難,福島核電廠六座反應爐裡的三座熔毀
不肖業者以工業用氮氣填充寶寶米餅,引爆食安危機。毒物專家表示,氮氣本身雖無毒,但工業用氮氣衛生條件堪憂,加上寶寶是敏感族群,若有任何汙染物都可能危害孩童健康。新北市府衛生局今天查獲展裕公司以「禁用於食品」的氮氣充氣包裝米餅,生產製程不符衛生安全原則,已要求業者限期改正。展裕公司已立即將米餅預防性下架
世界首富馬斯克22日公開貼文,願意捐贈1億美元,給最佳碳捕捉科技的發明者,有興趣的人趕快報名。辣個男人又發話了,自從成為世界首富之後,馬斯克(Elon Musk)的每一篇貼文都被放大檢視,22日他又驚人的表示,將捐贈1億美元給最佳碳捕捉科技。根據外媒報導,馬斯克所說的應該是Xprize Founda
環保署今天表示,統計今年截至12月20日止,PM2.5造成空氣品質指標達紅色警示次數僅15次。全國PM2.5平均濃度為15.0微克/立方公尺,達國家標準,然而臭氧占空污比例卻持續增加。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公布民國109年空氣品質監測初步統計結果,統計至12月20日止,細懸浮微粒(PM2.5)等各項污
塑膠微粒已確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但程度要看涉入的量有多少,現在科學家仔細計算每種食物的塑膠微粒含量,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塑膠微粒污染最嚴重的類別。塑膠微粒是由較大的塑膠顆粒分解產生,有些是清潔劑或美容產品的添加劑直接生產,最終透過廢水進入水道和海洋。一
生質塑膠依照原材料可以分為用回收材料與有機物製成,若採用生物可分解性原料,大多可減輕環境負擔,與常見的傳統塑膠相比,生質塑膠不用從化石燃料提煉,製造產線也非能源密集型,顯然具有多項優點,不過最近研究指出,就毒性來看,其實有些生質塑膠跟傳統塑膠半斤八兩。塑膠產品令人又愛又恨,雖然非永續、其中又含有許多
中秋連假民眾瘋烤肉,卻在北市濱公園留下大量垃圾,不但環境遭破壞,也苦了清潔的人員。北市水利處表示,今年中秋連假烤肉,河濱公園垃圾量逾60公噸,1999每年都接獲上百通投訴電話,正擬檢討河濱公園烤肉政策,朝向逐步縮減烤肉區域。北市平時開放七處河濱公園指定區域,供民眾烤肉,中秋連假,再增開彩虹、觀山、美
大量的口罩製造供應了眾多市場需求,卻也無形中在環境的壓力與缺乏公德心的迫害下,成了口罩有史以來最大的地球危害……自從塑膠產物在地球上誕生以來,它便宜、方便、耐用的特性雖然改善了許多生活,但那千古不化的特性,更成了地球上遺臭萬年的侵害──你我生活觸目可及盡是塑膠的環繞,隨處亂扔又低回收的效率,使得無辜
你可能不知道,在你擦了防曬乳又在海中戲水時,其實無形中只是讓更多的化學物質侵入大海……隨著炎夏的酷熱和難以忍受的高溫,每年暑假的海邊,總是會聚集滿滿遊客,期待透過清涼海水的滋潤,增添一股沁涼的消暑氣息。只不過,在海邊的活動中,許多人都會塗抹大量的防曬乳,除了防止紫外線的傷害,也能兼顧美白的效益。然而
在許多人心中,瑞士是自然的淨土,生活井井有條、人們善於回收利用、非常適合乘火車旅行,然而,備受讚譽的瑞士生活品質卻有陰暗面,即消費主義和便利性,讓瑞士的人均碳排放在歐洲名列前茅,使政府原本設下的2020年減排目標現在確定無法達成。據瑞士廣播公司旗下國際媒體SWI swissinfo.ch報導,自 1
它有個令人難堪的封號──世界上「塑膠垃圾密度最高」的地方。位在南太平洋上的亨德森島(Henderson Island),是座遺世獨立的美麗仙境,它屬皮特肯群島(Pitcairn Islands)的一部分,是英國(UK)在太平洋的海外領地,由於面積太小且缺乏淡水資源,加上離紐西蘭(New Zealan
環保意識抬頭,各縣市政府紛紛向民意看齊,今年全台平均環保滿意度,達到74.8%的高標,不過部分中、南部縣市,滿意度仍低於均標,顯示在環保品質上,鄉親期待值更高。花蓮縣今年環保成效上,拿下八成以上滿意度,非直轄市第一。縣長徐榛蔚從汙染根源改善做起,距離零汙染的長治久安目標,已愈來愈近。花蓮縣〉沼氣發電
提到「二仁溪」,你會聯想到哪些關鍵字?對35歲以上世代來說,直覺反應八成是「綠牡蠣」。二仁溪自1970年代起,沿岸就是廢五金回收與提煉的工廠聚集地,大量有毒溶劑排入溪,成為當時全世界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河川,被稱為「台灣的黑龍江」。更在1986年爆發綠牡蠣事件,登上美國CNN報導,成為台灣之恥。然而,
目前全球約有1/3的人口面臨不同形式的隔離和限制,但也因為人類減少了活動,大自然狀態卻逐漸地恢復中……隨著從中國(China)武漢爆發的新冠肺炎在全世界大流行,這波令人措手不及的疫情變化已在短時間內大幅改變人們的生活,不僅全球的旅行活動全面停擺,產業的停歇和看不見邊際的隔離政策,已讓許多人痛苦難耐。
數位科技減少印刷需求,減少出門購物造成的碳足跡等,帶來更多環境效益,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如亞馬遜(Amazon)業務反而增加碳排放,被自己員工控訴,逼得亞馬遜執行長Jeff Bezos承諾自掏腰包來應對氣候變化,不只亞馬遜,隨著越來越多的數位科技湧現,數位生態系統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會增加。數位科技運作背
地球正在燃燒中,除了南極被測出有20°C的高溫,而北極的永凍層也正在崩解……2020年2月時,南極科學家在西摩島上,測到了南極史上溫度最高的20°C,這是南極在有氣溫紀錄以來,第一次溫度突破了2字頭,達到了20.75°C。科學家預估,這是由於洋流變化和聖嬰現象的影響──全球暖化帶來了更多暖流,暖流影
一直以來,中國就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碳排放大國,但新冠肺炎後,地球環境有了明顯的變化……自從工業革命掀起序幕後,地球開始受到前所未有的汙染──人口爆炸性增長、建築物一棟棟興建擴張,原有的自然棲地開始成為不肖廠商砍伐整地之目標;拔地而起的水泥叢林破壞了生態、導致物種滅絕,在所謂「人定勝天」的荒謬觀念下,人
蔡英文總統力推非核家園,乾淨能源可能遲遲無法取代核電廢除後的用電缺口,火力全開又衍生空汙大問題,如何往綠色經濟轉型,將是台灣能否進一步升級的關鍵。 早春的東北角,大冠鷲展翅飛過新北市萬里區的核能二廠,兩棟外牆紅中夾白的建築物,矗立在山巒綠意中,一派平和。但再過一年多,這裡對台灣的意義將徹底
根據環保署統計,台灣光是在2018年所使用的塑膠袋,就高達152億個,相當於每人每年使用660個、一天就要用掉約2個之多;若以每個3.5克重量計算,年生產量高達5萬3000公噸,但回收量卻僅有5000公噸,回收率不到一成。這也代表大部分的塑膠袋都成了被垃圾燒盡、被土壤掩埋、隨大自然四處遍布──無形中
美國(USA),一般來說都帶給世人繁榮、進步、引領全球經濟腳步起飛的強盛國度印象,更由於英語的普及,許多人都冀望著美國夢,期待能在這文化的大熔爐,實現心中之夢想藍圖。加上好萊塢電影的蓬勃、明星光環的映照,美國總是有讓人悠然神往的魅力。但若你只看到流行文化渲染鼓舞的美好,而忽略了底層人民之無奈,那所映
台中市,是台灣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不僅擁有自然美景和宜人氣候;更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同時擁有海港與空港的直轄市。台中市,也是一個兼容並蓄的城市。不論是服務業、製造業還是農業,都能在這座城市互補發展。但同時,台中也面對險峻的環境議題。每一年,在全亞洲最大火力發電廠的運轉下,台中的空汙屢屢受到全國民眾
你還記得《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小丑魚尼莫(Nemo)所帶來的無限感動嗎?這部由2003年推出首集、2016年終於推出續集的動畫,描繪了海洋世界下,小丑魚尼莫和擬刺尾鯛多莉(Dory)彼此之間所發生的冒險故事。在皮克斯動畫(Pixar Animation)的完美打造下,不僅劇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