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精實的西裝、俐落眼鏡與小平頭的裝扮,搭配大大陽光笑容,2月1日新上任的成功大學校長沈孟儒,去年以黑馬之姿選上成大校長,是成大第一次選出臨床醫師背景的校長,也讓外界對他十分好奇。
事實上,他曾擔任成大醫院院長,去年改競選成大校長並當選。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成大,這幾年來,企業對成大畢業生的表現也十分肯定,沈孟儒上任後,有哪些創新作為?
與其談競爭力排名,不如先讓師生幸福有感開始
當全球高教這幾年面對國際排名、數位轉型、少子化等挑戰時,沈孟儒卻認為,當務之急是讓校園師生都感受到幸福與有感。
什麼是「有感」?沈孟儒給出一個明確的指標;「當成大的學生畢業之後,不論是大學或研究所學生,我一定要問他們四個問題,如果這四題中有一題回答『Yes』,那就代表成功了。」這四題分別是:
1.你在成大就學,有沒有老師關心你?
2.你有沒有碰到老師能啟發(inspire)你?給你夢想跟動力?
3.有沒有碰到老師鼓勵(encourage)你?
4.有沒有碰到哪些老師專心、認真上課的神情,令你特別感動?
為什麼沈孟儒會定調這四個目標?而不是去競逐學校排名之類的成績?他回答,在世界百大的學校之中,成大的歷史不過短短百年不到;很多百年以上的名校,之所以長存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把師生都照顧好。因此,與其去追逐排名,不如扎實地把自己的地位穩固,而把學生教好,就是大學最重要的任務。
因此,只要師生都能在校園感受到滿意、幸福,久而久之,成大就會形塑出自己的認同;努力教育及研究的精進,自然而然就會踏入百大的排名之內。
而上述四個問題,就是他心目中理想大學校園應該帶給學生的價值;老師願意關心學生、啟發學生、鼓勵學生,並讓學生感受到堅持學術理想、熱愛研究的價值。
另一方面,他認為,如今學生進入大學就讀,有兩個挑戰及兩個需求,分別是:參與體驗學習的挑戰、課堂上的挑戰、學用接軌需求及校園互動友善環境的需求。
這些需求與挑戰,他希望未來成大校園可以透過人文素養培養及專業能力來回應學生的需求與挑戰;例如,在專業上,學校提供更多元的跨領域學習機會,像是財務管理的專業,就可以搭配數據科學或電腦專長。
他以去年哈佛大學校長畢業典禮上講的話為例,「你一定要留路給別人走,你心裡有多寬,路就有多寬,你把自己的路放很大,旁邊的路就很小。」這樣的精神,正是沈孟儒心中最重要的人文素養價值。
提供心理假,讓要求完美的學生給自己喘息機會
此外,醫學背景出身的他,上任後非常重視學生身心健康。他表示,如今大一新生,幾乎都是高中畢業要上大學才開始離家,面對新環境,挑戰不斷接踵而來:從課業壓力、人際關係到陌生環境,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成為這幾年各大學都不得不重視的問題。
因此,沈孟儒除了要求提供學生24小時心理輔導需求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舉措,就是讓學生放心理假。
沈孟儒理解,成大學生有滿多人會給自己很高的標準,壓力太大的情況下,反而心理上的負擔愈來愈重。面對這樣完美主義、又有龐大壓力的學生,未來成大將會給予心理假,「這等於是給他們一個正式理由請假,讓學生有餘裕可以放過自己、好好地放假。」
至於該怎麼認定可以放心理假?曾經到輔導室登記過,或是有看過心理醫師,都可做為放假標準。沈孟儒認為,能給學生喘息一、兩天,就有機會可以重新獲得動力。
老校如何續航?面對成大即將邁入百年之際,他的希望是,到了2031年,成大百年時,可以成為校友心目中最有價值的品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