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墮胎權比種族歧視更撕裂美國?50年都吵不完爭鋒相對

後羅訴韋德案時代,女權如何保障?

吳季柔
user

吳季柔

2023-01-25

瀏覽數 36,050+

圖/取自Unsplash。
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美國著名憲法判例「羅訴韋德案」發生於50年前,但在2022年遭最高法院推翻後,墮胎權自由便陷入各州拉鋸戰,更成為左右美國期中選舉的重要政見。這場子宮爭奪戰將何去何從?牽繫美國1億6800萬名婦女的權益。

50週年不平靜,子宮人權之爭分化美國社會

2023年1月22日是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50週年,也是該案被推翻後的首個週年紀念日,兩派支持者皆發起盛大活動表態,顯現社會分化愈演愈烈,比種族歧視更能撕裂美國。

回溯至50年前的1973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通過羅訴韋德案,裁定孕婦選擇墮胎的自由受到憲法隱私權的保護,自此翻開了美國女權的全新篇章。但2022年6月,最高法院卻一舉翻盤,撤消憲法中對墮胎權的保障,也意味著這場延續半世紀的「子宮攻防戰」正式進入白熱化。

1月22日,支持墮胎權的一方,為抗議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而發起「女性大遊行」(Women’s March),重新聚焦於遭推翻的羅訴韋德案。抗議民眾在全美數十個城市高舉「墮胎是醫療保健」標語,要求恢復憲法對個人墮胎權的保障。

然而,另一方的反墮胎團體也不遑多讓。

為期三日的「為生命遊行」(March for Life)1月18日至20日上街慶祝,這是1974年該遊行發起以來,首次不為推翻羅訴韋德案判決而走上街頭,他們聲稱美國將進入「後羅訴韋德案時代」。

遊行主席曼奇尼(Jeanne Mancini)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時表示:「墮胎仍是事實。」他們將持續為了「墮胎無法再被想像之日而戰」。

Unsplash by freestocks。

Unsplash by freestocks。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也加入這場博弈,於紀念日當天前往全美人口第三多的佛羅里達州,發表墮胎法案50週年演講。她譴責「極端主義」的共和黨員欲修法進一步取消墮胎權保障,並警告在限制生殖保健的戰鬥中「沒有人能夠倖免」。

佛州目前由共和黨取得絕對多數,正計劃立法防止女性墮胎,將原先15週內可合法墮胎的限制下修至12週。近日,美國FDA發布藥品零售店可販賣墮胎藥的規定後,佛州的衛生官員卻警告藥劑師不可提供相關藥物。

延續半世紀的人權拉鋸戰,全美13州全面禁墮胎

隨著美國憲法不再保障墮胎權,相關法律規範便落入各州管轄範圍,猶他州的墮胎法案便曾在5天之內反覆三次,最終定調為懷孕18週後禁止墮胎,朝令夕改引發混亂。

至於最初通過羅訴韋德案的德州,則重新擁抱嚴苛的墮胎禁令,更規定將嚴懲提供人工流產的醫療院所,甚至連提供贊助資金者都將受罰。

目前全美有13個保守黨執政州全面禁止墮胎,5個州訂定週數限制,其中,以喬治亞州限制懷孕6週後便禁止墮胎,最為嚴格。

這場爭奪戰仍未落幕,目前仍有8個州針對墮胎禁令發起控訴,禁止該禁令發揮效用,而反墮胎的團體也仍未鬆懈,持續在墮胎合法的州別中遊說、活動。

Unsplash by zelle duda。

Unsplash by zelle duda。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墮胎權的支持與否,也影響到2022年11月拜登政府的期中選舉結果,民主黨主打重審羅訴韋德案,成功將共和黨的「紅潮」攻勢影響縮小,僅失守眾議院。不過,拜登政府如今面臨分治窘境,恐將令墮胎權重審窒礙難行。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子宮爭奪戰未歇,婦女身體自主權倒退50年

針對墮胎議題的不同觀點,可概略分為兩派,捍衛胎兒生命權的「pro-life」團體,以及捍衛婦女選擇權的「pro-choice」。

乍聽之下,雖說生命權為大,但若考慮這項議題牽涉的諸多面向,包括婦女是否在非自願性行為下受孕,若胎兒危害到孕婦生命安危如何衡量等,也就可以理解女性身體自主權的重要性。

其中,俄亥俄州10歲女童遭性侵懷孕的案例即為知名的悲劇,俄州的「心跳法案」在羅訴韋德案遭推翻後便生效,而該女童發現懷孕時已胎兒6週半,無法在俄州合法墮胎,該女童只好跨州前往印第安納州接受手術。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最新數據顯示,62%的美國公民認為應保障墮胎權合法,36%的人則認為應該禁止。不過,數據也顯示針對墮胎權力此議題,極少美國民眾持有強烈的絕對觀點。

墮胎需求不減反增,伊州成「墮胎之州」

目前全美已有13州全面禁止合法墮胎,但在「後羅訴韋德案時代」,民眾對於墮胎的需求事實上卻是有增無減,進而導致跨州做墮胎手術暴增。

據根據古特馬赫協會的數據,美國的墮胎統計數字一反30年來的穩定下降,在2017年開始升高,像2020年合法墮胎紀錄約為93萬,與2019年相比上升1.5%。

然而,在羅訴韋德案被推翻後的100天,調查結果顯示全美九成的州郡並無提供墮胎服務的醫療診所,卻有48%正值生育年齡(15~44歲)的女性居住在這些地區。

Unsplash by Gayatri Malhotra。

Unsplash by Gayatri Malhotra。

面對限制,有墮胎需求的民眾只能往州外尋求,而墮胎合法的伊利諾州便成其中一個接收之地,成為「墮胎之州」。據ABC報導,2022年12月伊利諾州計劃生育聯合會的外州患者佔30%,與6月前相比上升6%,突破歷史新高。

「墮胎、法規、限制和禁令並沒有減少人們對墮胎的需求,只是增加病人的障礙,因此人們被迫從其他州來到這裡獲得他們需要的護理,」伊利諾州計劃生育聯合會董事長韋爾奇(Jennifer Welch)說。

認證、立法不同調,婦產科訓練面臨混亂與斷層

除了女性的身體自主權被剝奪,墮胎禁令恐怕也將對美國婦產科訓練造成混亂。尤其負責認證1萬2000多名住院醫師的研究生殖醫學教育認證委員會(ACGME),於2022年9月重申婦產科醫師認證必須包括墮胎的教學與經驗,多數醫師陷入兩難。

「我們認為墮胎或清空子宮,是婦產科的核心程序,它還用於流產和妊娠併發症(如感染和出血)的處理,」ACGME的發言人科姆斯(John Combes)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表示。

過往,培訓所雖透過在墮胎合法州提供訓練維持認證,但隨著愈來愈多保守黨執政州希望立法禁止居民前往州外墮胎,原先的培訓方案也面臨風險。

據《婦產科學》分析,全美286個婦產科住院醫師培訓課程約有45%位於可能或確定禁止墮胎的州,受影響的培訓醫師約2600人。此外,2020年92%的培訓醫師表示他們可以接受墮胎培訓,而根據預測此數字如今恐驟降至56%。

雖說有反對墮胎的婦產科醫師認為流產訓練並非必要,但另一派醫師與專家則認為若缺少實際墮胎培訓,將影響醫師對於併發症的判斷,而流產培訓場所的減少,恐對婦產科訓練造成長遠的斷層影響。

後羅訴韋德案時代,美國女權未來何去何從

羅訴韋德案遭推翻6個月,對於墮胎權保障,全美已陷入大混戰。然而,這場人權拉鋸之爭恐怕短時間內難有結果。

隨著保守立法者逐步加深限制,不減反增的墮胎需求如何獲得滿足,相關的婦產科訓練與經驗如何傳承,以及婦女的身體自主權如何獲得保障,都將是「後羅訴韋德案時代」的種種難題,牽繫著全美數千萬婦女難以定論的未來。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