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管中閔卸任台大校長,希望未來政治干擾絕跡

馮紹恩
user

馮紹恩

2023-01-07

瀏覽數 15,250+

圖/管中閔卸任台大校長。台大提供
圖/管中閔卸任台大校長。台大提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大於2023年1月7日舉行新任校長陳文章的交接儀式。致詞時,卸任的管中閔校長沈痛呼籲,希望未來政治干擾絕跡校園。而卸任前,來找他合照的學生多到得排隊,說明了管中閔在校內的人氣。至於對未來規劃,外界有人傳參選總統,管中閔直接開玩笑用台語回,「我沒那個屁股啦!」

2023年的1月7日,台大舉行了新任校長的交接。但在此之前,連兩天在台大校長室外大排長龍,學生們都要找快卸任的校長,單日就超過500人,後來還開放與學生合照,顯見管中閔的人氣。管中閔笑著說,學生還願意在學期結束後到學校來找校長,代表他們應該是不討厭,「這樣對我來說就是很大的肯定。」

誰都沒想到,數年前,居然發生「卡管案」,讓大學校長的就任典禮演變成政治鬥爭,為此還換掉了兩個教育部長。

無論如何,自從管中閔上任後,外界對他的攻擊與撻伐就嘎然而止,且在這幾年在網路上,管中閔也積極經營自己的形象,讓學生感到特別親近。

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見證交接儀式,在致詞時就先開玩笑說,「管中閔校長剛剛把印信丟給我,顯然非常重,如釋重負。」

劉孟奇並細數管中閔跟教育部之間良好的互動關係,像是一些國家重大教育政策的支持,諸如產業創新條例、雙語政策等,儘管彼此位置不同、所以有些意見無法同調,但對於推動台灣向前進步、我想大家的心跟努力都是一樣的。

從致詞中,可以明顯看出教育部在管中閔校長上任後,有盡力放下前嫌、強調彼此合作的關係。

交接印信畫面。圖中左至右分別為管中閩校長、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陳文章校長。台大提供

交接印信畫面。圖中左至右分別為管中閩校長、教育部政務次長劉孟奇、陳文章校長。台大提供

「其實不想走」吐漏心聲 管中閔盼望未來政治不要干預校園

即將卸任的管中閔校長在致詞前,先播放了一段周華健的歌曲,詞中唱到:「其實不想走。」接著,他回憶起4年來的時間,上次的校長交接典禮,一樣現場擠滿、歷歷在目。

「對教育部的我沒有微詞,只有微笑。」管中閔說,在卸任校長後,我不再是公眾人物,希望生活回歸平淡跟本來的生活。

最後,他對未來的期待,是希望政治干擾跟壓迫不要留在台大校園,期待法規跟制度落實大學自治,這樣台大與其他大學才能成為真正學術自由的樂土。

接任的陳文章校長致詞則說,校長的任務就像接力賽跑一樣,每一任都要很努力才能跑到領先位置。因此,他提出治校的四點理念:

1. 堅持學術自由、追求真理。

你訂了嗎?訂遠見兩年,額外加送一年,智慧閱讀不間斷

2. 各個專業領域,培育具有創造力、領導力、利他精神的領袖人才

3. 激勵師生勇於面對挑戰,制定於解決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要問題

4. 積極協助國家發展,引領社會思潮,成為國家社會發展的重要智庫

接任的陳文章校長。台大提供

接任的陳文章校長。台大提供

論文抄襲爭議未來該怎麼做?台大將主動調查

針對外界相當關心的論文抄襲事件,陳文章強調,未來台大校方會啟動主動檢核機制,像是針對老師或系所主動評鑑。

「我們會在今年3月份教務會議進行。另外一方面,我們會讓各個學院訂定論文檢核標準,像是論文有分重大跟輕微問題,會請各個學院訂定論文審查標準。現在社會上講說要看抄襲比例,這並非完整檢核。因為論文要看原創性、創新性,包括原來說,文獻引用部分外,各個學院性質不同,所以要訂定相關標準。」

陳文章強調,該主動查核機制,是若有學生的碩、博士論文,違反學倫情結重大,「我們可能就有主動檢核機制,所以包括針對老師跟系所,但這個機制是要協助老師跟系所做更好。」

除此之外,學校也將開設論文寫作課程,讓台大學生在一、二年級就可以學習做研究跟寫論文。

至於,過去台大向來在各項的教育議題都勇於發言,但近年來則趨於沉默,未來是否會有對外給出建言?

陳文章強調,未來將會透過國立大學校長協會管道來提出高教重要的建言,像是學雜費、未來人才跟國際競爭。另外,也正跟僑委會溝通,打算招收東南亞的優質人才。

所以未來台大將會以大學聯盟的領頭羊形式,來跟國外大學進行各式各樣的合作。最後,跟教育部的溝通管道,像是針對高教的改革、社會重大議題,未來都會跟政府提出建言。

影/卸任前,來找管中閔合照的學生多到得排隊。馮紹恩攝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