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貞茂在陽明海運虧損時接下董事長,連兩年寫下史上最佳業績。伴隨海運報價探底,一紙將在2023年實施的國際環保法規,讓航運業得加速減碳。好日子到盡頭,鄭貞茂還有哪些招?
通膨高點過了,接著升息緩降。美國雖一開始有點悲觀,但就業市場穩,美股也在反彈……,」儘管從學者、官員轉換身分進入產業界已經兩年,陽明海運董事長鄭貞茂談起產業,仍不脫濃濃的經濟學邏輯。
談氣候變遷,鄭貞茂說這是一個「公共財」的問題,環境重要,卻人人都想free-riding(搭便車);談航運展望,他從美、中的貨幣政策答起……。
總之,訪談中,一連串自信、流暢的學理論述,若不是他身後那艘經典的貨船模型,會讓人以為誤闖了一堂大學總經課。
事實上,做國際生意的船運行業,也確實與景氣榮枯,唇齒相依。
過去兩年來,貨櫃航運業從運價的低點,在疫情、塞港中,找到過去從未有的戰略角色與業績。在資本市場,貨櫃三雄,是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