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有大屏、學生有小屏,硬體設備逐步到位,轉型之路看來不遠。但,看見成效前,「設備沒人用」的擔憂反而先浮現,除了賣硬體,科技廠還能怎麼做,才得以真正掀起數位革命?
這些年,校園變得愈來愈「智慧」了。
早在四年200億的「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政策上路前,2017年,教育部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預計八年內投入150億元,強化校園高速網路布建、建置智慧學習教室。在前四年1.0計畫階段,全台約有三成校園已導入電子白板,其中,又以知名顯示器品牌ViewSonic、BenQ的產品市占率最高,為校園數位轉型邁開重要第一步。
如今,「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也如火如荼展開,教室有大屏、學生有小屏,硬體設備逐步到位,似乎象徵數位轉型將更上一層樓。
但,現實與理想總是有落差。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