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在職碩士有用?政界人物論文抄襲凸顯哪些亂象?

黃偌晴
user

黃偌晴

2022-12-12

瀏覽數 17,850+

林智堅等國內眾多政治人物,連爆論文抄襲事件,對國內大學的學術聲譽帶來重大衝擊。圖片來源/林智堅臉書
林智堅等國內眾多政治人物,連爆論文抄襲事件,對國內大學的學術聲譽帶來重大衝擊。圖片來源/林智堅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今年以來,林智堅、鄭文燦、蔡適應等國內眾多政治人物,連爆論文抄襲事件,對國內大學的學術聲譽帶來重大衝擊。當台灣每3位研究生,就有1位是碩士在職專班生,這類專班是否已過度氾濫缺乏把關?以後雇主看到員工秀出在職碩士學歷,又該如何思考?

政治人物涉抄襲論文風波不斷延燒,林智堅、鄭文燦、蔡適應等人都因論文抄襲被撤銷學位,論文抄襲風波的背後,在於無視於學術倫理與個人誠信最應堅守的底線,但台灣的大學在廣增在職專班、擴增生源和財源的同時,卻放任造假、抄襲,若沒有嚴謹的研究方法和審核機制把關台灣的學術品質,台灣的學術聲譽和成果不但經不起檢驗,也會像世界大學排名一樣直直落,淪為國際笑柄。

台灣每3位研究生,就有1位是碩士在職專班生

鄭文燦的論文也遭控抄襲,台大撤銷碩士學位。圖片來源/鄭文燦臉書

鄭文燦的論文也遭控抄襲,台大撤銷碩士學位。圖片來源/鄭文燦臉書

這股在職專班風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吹起?回顧兩千年初,終身回流教育漸受重視,加上政策鼓勵,國內大專校院於是自87 學年起開始招收碩士在職專班學生,提供在職者另一進修管道,共計有7 校、6 種系所率先開設。

到了88 學年,在職專班的設立更是大幅躍升至51 校、126種系所;就連博士在職專班也在開始招生,到了104 學年,已經有超過8 成大學校院開設在職專班,直至現今,碩士在職專班的普及度已經處處皆是。

人數方面,87 學年開設在職專班時,研究生人數僅225人,隔年便大幅成長至6,049 人(占全體研究生總數9.0%),之後更是呈倍數增長;104 學年為52,986 人,超過全體研究生總數之1/4,近三年(民國108-111年)碩士在職專班學生人數都超過五萬人,這還不包括技職院校的碩士在職專班的人數;也就是說台灣每三至四個研究生中,至少就有一人為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其中,由於管理領域因招生市場需求大,許多學校的管理碩士學程招生人數驚人,碩士在職專班更是成為各校金雞母。

近五年內共24件因抄襲撤銷學位 碩士在職專班被撤銷比例過半

固然,終生學習是全球化的教育趨勢,回流教育讓在職者在工作後,知道自己所需,重返校園進一步獲取知識更是好事。但廣設碩士在職專班時,入學多元標準浮濫,各校是否真的招到合適的學生,學生在職是否兼顧學業,學生有正常上課、繳交報告,寫好論文?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根據教育部最新資料顯示,107至111年共24件符合學位授予法第17條「抄襲」情事並撤銷學位案件,包括107年4件、108年4件、109年5件、110年5件、111年6件。上述案件中,碩士在職專班就超過一半。

而依據學位授予法第17條,若入學資格或修業情形不實或舞弊;以及論文、成就證明、書面報告、技術報告、專業實務報告造假或變造、抄襲,上述兩種狀況均可撤銷學位證書。

論文抄襲、代寫風波的問題早已浮現多年,近年來,不論是公私立大學都出現抄襲、代寫的弊端,頂尖大學撤銷學位的個案也層出不窮,教育部這些年在事件發生後也都要求各校如有學位論文與專業不符合之檢舉案件時,應啟動審查機制、課責教師、要求系所改善,否則教育部將命該系所停招、減招或禁止該系所用教育部獎補助款;但學術倫理和學術專業價值最基本防線,居然要等到這次一連串政治人物的論文抄襲風波,才受到正視和討論。

別躲在大學自治傘下,大學與教育主管機關都該嚴格把關、責無旁貸

教育部長潘文忠。張智傑攝

教育部長潘文忠。張智傑攝

針對論文風波,教育部長潘文忠在立法院備詢時回應,學術是一件嚴肅的事情,也是大學自治最核心的部分,現在已經跟幾個公私立大學協進會溝通精進這些機制,預計明年一月大學校長會議會處理。

台大近期則是通過多項改革措施以強化學術倫理機制,包括要求碩博士生通過學位考試後,應繳交「論文學術倫理暨原創性聲明書」,註明比對相似度百分比,請指導教授檢視後,才能完成離校手續,亦修正通過「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博士暨碩士學位考試規則」,其中第5條新增,碩博士學位考試委員中,「所外委員」至少一人等,加強把關論文品質。

儘管因為此次政治人物論文風波才讓各大學與教育主管機關開始重新商討建立改善機制,但對於授予學位的把關,都應該更積極主動才是,不論是在入學標準、教學品質、論文都應做好基本要求;不管入學、學習過程或畢業論文,各大學都不應該因碩士在職專班有不同標準而放水,應嚴格把關,否則台灣的大學學術信譽只會毀在自己的手裡。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