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是當今顯學,然而對於雲林科技大學智慧辨識產業服務研究中心(簡稱IRIS)來說,他們的目標更明確,是要確實解決產業痛點,在第一線深入探討不同業界的問題後,帶回IRIS交由不同專業老師打造解決方案,讓AI技術有效落地!國內創新領導品牌雅特力科技也攜手IRIS研究中心,雲科大以前瞻技術實力結合雅特力高效能AT32 MCU,透過產學合作推出到市場,落實有效解決企業問題、驅動更多開發。
「藉由這樣的服務,我們智慧辨識中心五年間的產學合作案與技術轉移收入高達一億六千萬!」雲科大IRIS研究中心主任、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副執行長張傳育充滿自信地表示。
智慧辨識有效協助企業降低成本
他進一步以實例說明,工安事件時有所聞,為防止產線人員圖一時方便未遵循安全流程,IRIS攜手世界頂尖顯示器玻璃基板製造商,開發出生產線出入口安全行為AI監控系統,透過行為識別技術,及時監控員工是否遵循安全規範,提高作業安全性。此外IRIS為了替記憶體模組公司減少人力成本,不用再聘上百位移工於生產線一一檢測焊接品質,導入DRAM模組中焊接點檢查,作業員只需專注檢查AI工具先行挑選出的問題產品即可,大大降低誤判率與人力成本。
還有台灣輪胎品牌為了減低胎壁胎面氣泡所導致的爆胎,過往檢測一個輪胎要花40秒,還有判斷標準不一致的情況。「現在用AI看一顆輪胎只要8秒鐘即可判斷出是否有氣泡,原本一條產線要一個員工駐守,現在五條產線只需一個人就可以了,不僅大幅降低人事成本更讓檢測標準一致。」其實上述只是智慧辨識中心服務產業的一小塊,此外還有醫學影像檢測、聲音辨識等。張傳育率領雲科大電機、電子、資工、設計學院、文資系等系所能量,結合不同專長師資例如:AI軟體、感測器、硬體電路、設計等數十位老師,一起將AI落地應用發揮得淋漓盡致。
MCU與邊緣運算是AI廣泛運用的關鍵
IRIS專家、雲科大電機系教授洪崇文多年來專注於MCU(微處理器)相關研發。他強調許多場域的AI運算(像是工廠)不能連結到雲端,因為一旦網路斷線就會影響運作,這時就得依賴在設備旁進行的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成就出更多創新研發。而視同邊緣運算裝置大腦的MCU就扮演了重要角色,也是人工智慧落地的關鍵。
洪崇文指出,IRIS實驗室本身就有很強的設備與伺服器,可協助廠商進行創新研發、訓練AI平台,得知雅特力科技研發的MCU在相同架構產品比較下,運算速度比業界大部分MCU強,有利於發展邊緣運算平台,因此雲科大便進一步與雅特力合作。「我們在雲科大電機系設立聯合實驗室,由雅特力捐贈四十套設備與教材藉此訓練學生;同時碩士生與專題生以雅特力提供的軟硬體資源進行專題研究,不僅可訓練熟悉MCU工程的人才,畢業後更可讓這些學生在MCU相關領域有好的發展。」
強強聯手!雲科大前瞻技術結合雅特力高效能MCU
雅特力科技業務處長黎柏均樂觀地說,MCU無所不在!一間房子裡甚至可達上百顆MCU,且用量逐年上升,需求多、客戶也大。雅特力借重雲科大的技術,將感測器收集的數據配合訓練模型優化後,再次把數據移植進AT32 MCU實現各種終端應用,,可為雙方還有企業帶來更多附加價值。雅特力產品與行銷處長杜立博強調:「AI產業的痛點是大家有很多發想與模型,卻找不到有效率的平台與解決方案落實到生活中,這正是我們的甜蜜點!透過學校前瞻的實現平台結合雅特力高效能、高穩定性及高性價比AT32 MCU家族,合作推出到市場,有效解決企業問題、驅動更多開發。」
目前雅特力科技與雲科大智慧辨識中心合作,完成敲擊音頻辨識的人工智慧實現平台,初步以辨識水瓶水量分類作為起點,預計未來將計畫延展至更多場景,如戶外易落磁磚識別與標註應用等各種行業領域,節省過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的情境。更重要的是,雅特力將基於此流程推出一套完善的AI機器學習工作機制(work flow),協助客戶導入訓練模型與優化數據,進而依照應用定位各式AT32 MCU平台,提供MCU軟硬體技術支援以助力引導客戶完成人工智慧應用。
2023年雲科大IRIS不僅將繼續透過電腦視覺檢測、醫學影像檢測、聲音辨識等智慧辨識核心技術,成為亞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智慧辨識領頭羊,更將繼續透過與企業的合作,驅動學生技能升級,增加畢業後投入職場的利器與競爭力,相信這是在少子化時代,吸引眾多學生選擇雲科大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