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怕對岸只怕圖書館?《華爾街日報》看選戰:台灣崇尚精英教育

中央社
user

中央社

2022-11-26

瀏覽數 13,150+

圖/2022九合一選戰絕對不能忽略「論文」重要性。取自林智堅臉書
圖/2022九合一選戰絕對不能忽略「論文」重要性。取自林智堅臉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華爾街日報今天刊出來自台灣的選舉觀察,指出選戰期間,塵封已久的學生論文成為影響選情的焦點,與台灣崇尚精英教育、重視學歷有關。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網站今天刊出駐台記者王若羽的報導「業餘調查員藉著上圖書館打倒地方政治人物」,報導指出選舉過程中挖掘候選人的學術違規行為成了一場「論文大戰」。

以網路帳號XXXXCAT走紅、外號四叉貓的劉宇席是這篇報導首位提到的受訪者。報導提到他花了好幾個星期在國家圖書館找資料,挖掘政治人物論文抄襲的證據。

報導一開頭點出鮮明對比:「台灣處於全世界較不穩定的地緣政治前線,但在本星期六的選舉當中,某些候選人最棘手的挑戰不是來自對中國的立場,而是來自圖書館的書架。」

報導提到,就連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揚言拿下台灣、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共軍在台灣四周試射飛彈,這樣緊張的時刻,「論文門」(Dissertation Gate)仍然意外獲得高度的注意。

報導形容,越是在這樣的緊張氣氛下,選民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枝微末節的塵封論文上,似乎代表人們想要暫時分心、喘一口氣。

但有另一個觀點認為,挖掘學術上的違規行為在選戰中有效果,因為是台灣是一個深深崇尚精英教育的民主國家,這一點從競選廣告看得出來,政治人物經常把學歷掛在看板上。

幾名涉及論文爭議的政治人物,包括兩年前高雄市長補選的候選人李眉蓁,這次九合一選戰中民進黨的原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民眾黨新竹市長候選人高虹安、民眾黨前立委蔡壁如的例子都在這篇報導中提及。

本文轉載自2022.11.26「中央社」,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