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陸半導體市場占全球近半,美供應鏈卻去中又去台?

黃齊元
user

黃齊元

2022-11-22

瀏覽數 2,10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中國大陸20大結束,習近平順利連任,取得前所未有的權力,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將被以習為首七人小組控制。這是全世界最令人畏懼的獨裁政權,僅次於俄羅斯普亭。

在地緣政治角力下,全世界正快速分解為兩大陣營,「一個地球、兩種制度」。美國已牢牢抓住西方世界G7國家,中國也不甘示弱,在拉丁美洲和非洲有許多盟友。

美國半導體供應鏈「去中化」又「去台化」 

然而,自由民主普世價值,在經濟世界裡,卻完全反其道而行。在美國主導的去全球化趨勢下,專注半導體供應鏈,強調「去中化」,又演變成「去台化」。此外,美國也限制其他國家如南韓和荷蘭出售晶片或設備給中國。

這原是兩頭大熊之間的競爭,但現在把全世界都拖下水,要大家選邊站。美國只是從供給面的角度,沒有考慮需求面,中國占全球40%以上半導體市場,所有產業鏈都會受到影響。台灣自認不可被取代,但人才會持續流向美國。

美國過去崇尚「自由貿易」,這也是WTO精神,現在基於自身利益考量,國安第一、效率尚在其次,形成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各國重複投資、資源浪費、成本上升,帶動通膨。

過去有一個名詞「國家資本主義」,即由政府來主導產業政策。美國以往重視市場經濟,但近年也和中國一樣,基於國家利益和競爭力,政府扮演極重要角色,不僅輔助企業,甚至主導市場遊戲規則,形成超級霸權。

台灣半導體業自認不可被取代,但人才會持續流向美國,僅為情境配圖。陳之俊攝影

台灣半導體業自認不可被取代,但人才會持續流向美國,僅為情境配圖。陳之俊攝影

全球科技民族主義vs.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美國現在做的事情,已超越國家的範疇,擴張到全世界,可說是「全球科技民族主義」,也就是全世界一切要照美國老大的規則。也無怪乎習近平堅持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他連任後第一位接見的外國領導人,是同為共產主義的越南總書記阮富仲。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台灣已無力拒絕美國的要求。12月上旬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將帶領公司高層及政府官員前往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參加首部設備到廠典禮,美國總統拜登也受邀。由於台積電股東、市場、技術大部分來自美國,拜登政府加強管制可以預期。

美國主導的不只是半導體,還有能源。俄烏戰爭,俄國對歐盟國家斷氣,美國卻大發災難財。西方國家對原油價格設限,但沒想到油國組織OPEC+宣布減產,與美國唱反調,這是原油生產國之間的角力,顛覆遊戲規則。

在金融領域,全世界亦隨美國起舞。美元年初至今漲幅逾15%,基於市場對戰爭、經濟的擔憂,資金逃向美元,在地緣政治博弈中,支撐美國底氣,但對全球各國經濟不一定是正面影響。

全世界各國已有所覺悟,不願完全被美國牽著走。德國總理蕭茲近期率領福斯、西門子等企業訪中,跨出「戰略自主」第一步,不願過度依賴中國,也不想與中國脫鉤,希望互利雙贏。

美國正在修改對中政策,表面上從「競爭、合作、對抗」,轉為布林肯所說的「投資、結盟、競爭」,把「對抗」拿掉。但美國制裁手段越來越狠,中國也理解這只是話術,本質仍是「抗中」,因此習近平全力發展科技自主,大幅開放市場。

即使聯盟夥伴南韓、德國,對美國要求也並未照單全收,新加坡、越南更左右逢源。台灣應思考「傾」中(間)路線,結交盟友,但千萬不要喪失自主性。

👉 掌握議題動向,一起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原載於聯合新聞網,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你可能也喜歡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數位專題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近年「海線五雄」沙鹿、龍井、梧棲、清水和大肚迅速崛起,能源、高科技、金融業紛紛進駐,龐大投資額正湧向海線城市,市府的「富市臺中」計畫,大力招商,讓海線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新廊帶。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