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宏碁總經理 王振堂 談判力決定自主性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4-09-02

瀏覽數 20,950+

宏碁總經理 王振堂 談判力決定自主性
 

本文出自 2004 / 9月號雜誌 第219期遠見雜誌

在《成長力》一書提到的十個方法中,有些比較偏向精神方面。我覺得那在順勢操作時管用,但如果沒有先布下成長獲利的基礎跟動能,獲利是不可能會有成長的。唯有根據事先規劃好的藍圖付諸執行,精神層面的鼓動才會變成一個加乘的功用。這十項方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升營收生產力。我們現在進行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就是用現有的固定成本,創造兩倍,甚至三倍的營業額。

個人電腦裡有直銷和經銷的商業模式競爭,所以我們要架構一個新的經銷事業模式,跟直銷模式企業對抗,或者說並存。所以我們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我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一路提升營收生產。宏碁全球員工有三千多人,今年可望做到50幾億美元。但我的目標不僅於此,而是要用相同的人力,做到100億美元。我們算過,廣告費用、維修售後保證等比例增加,薪水、水電等基本開銷儘量不增加,這樣形成的商業模式,才有機會跟直銷模式繼續周旋十年。現在很多經銷商、代理商往我們這邊靠攏,因為只有我們能提供這樣的合作,讓他們免於生存的威脅。事實上,我們一路在做的,就是在不增聘員工的情況下,成長40%的營業額和毛利。

獲利成長,是在掌握商機並有效執行商業模式後,才有辦法創造及維持的。非常快速的成長是沒辦法一路維持下去的;所以設計好的商業模式,在執行三、四年後,就必須設計下一波的商業模式及策略,來創造機會。

所以說,企業必須對市場做持續的研究,才能抓住主流機會。只有掌握主流機會,才能創造持續獲利成長。

平衡成本控管與創新

現在的企業經營,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瞭解市場特性。

宏碁講求創新,願意投資研發。1995年我們推墨綠色的Aspire個人電腦,但是等到五年後算總帳時,卻虧得一塌糊塗。美國的雜誌認為我們的墨綠色PC是全世界個人電腦的創新突破,可是最後卻是虧大錢收場。

因此,我們得到最大的教訓是,在個人電腦產業裡,創新不能增加太多成本,及太多獨特的零組件。因為科技變化很快,當有新變化時,獨特的東西會無法在下一代裡應用;所以創新一定要用現有的供應基礎設施,不能整個都是獨特的。今天宏碁在PC品牌經營上,就得到很大的教訓。英特爾和微軟主導了整個PC產業的流行,所以大家關心的是CPU多少,OS是什麼系統。每次這兩家一有改朝換代的大動作,其他PC廠的獨特性就被淹沒了,如果不能很快的轉移,就會陷入市場困境。

嚴格說來,之前提到國際大廠主導PC產業的問題,也只是主導了部分。隨著時間過去,消費者對於這兩個東西的改朝換代,已經沒那麼敏感了,這是1995年和2004年的不同。也就是說,他們的CPU反正都是全球一起更新,所以我們就不用動腦筋。我們專注於其他領域的整合,然後愈做愈大,大到我們打個噴嚏,全世界都要感冒的地步。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台灣在繪圖卡、儲存設備以及影音整合方面,仍居領導地位,所以現在我們在很多特定產品及領域裡面,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事實上,舉足輕重在總體上,就有一個適當的談判力。所以自主性,其實是談判力問題,不是意識型態純粹的零和一。當占有率和影響力愈來愈大後,即使我們不降價了,訂單還是會一直來。所以ODM做到某種程度,還是有相當的自主權。

做「人」的生意

品牌是一種生意,ODM也是一種生意,做得好都可以賺錢,所以沒有高低之分。此外,更不是因為品牌做不好才要轉做ODM,因為這兩者整個經營理念是完全不一樣的。

以Samsung為例,它們是從製造還有研發這兩方面的收入,來補貼它的行銷支出。假如今天這兩方面不賺錢了,它的品牌是不是能夠自給自足,是值得觀察的。

所以我說宏碁是一個真正的品牌事業,因為我們不是靠補貼過日子。

我覺得中國人有天下為公、民胞物與的想法,滿適合做「人」的生意。但是品牌與服務和文化優越性有關;當今世界的文化優越度是和國力有關,和開發程度有關。隨著大中華慢慢在世界地位的提升,在做人、做品牌、做服務上,才不會一開始就被打對折。國家和品牌力很有關,同樣一個軟體功能差不多,有賣新台幣10元有賣1000元的,品牌力的影響之鉅由此可見。

商機是需要被發掘的,企業型態是需要經過規劃和執行的。獲利成長的背後牽涉到許多專業,所以沒有任何事情是隨機發生的。

要先研究產業市場,分析解讀資料,才能找出哪些領域可能有潛力。接著重新架構你的附加價值活動,以這樣的邏輯判斷可行性究竟有多少。想下去能想得通,執行下去才有機會;如果想不通的就不要去做。以我過去的經驗觀察,任何企業的興衰都是一陣一陣的,如果有碰到能快速獲利成長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如果能夠認真的執行,且未雨綢繆研究下一波,絕對會有非常卓越的成績。能夠獲利成長是一個福氣,非常值得好好把握機會。怎樣去建立一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大家來思考的。(鐘聖雄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