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讀者投書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04-07-01

瀏覽數 13,750+

讀者投書
 

本文出自 2004 / 7月號雜誌 第217期遠見雜誌

從歐盟東擴反思台灣前途

《遠見》雜誌6月號「歐盟歡樂頌難同調」,報導歐盟繼續「東擴」困難重重,但是若謂歐洲人的歡樂頌無法「同調」,似乎言之過早。

歐洲人似乎也如我們中國人一般,認為「天下惡乎定?定於一」,因此自從西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土崩瓦解後,不斷有雄心壯志的君主,希望統一天下,查理曼大帝、鄂圖一世及近代的拿破崙一世,乃至於被視為史上最大的殺人魔王希特勒,都醉心此一偉業。而晚近的歐洲,更是「必須」統合,因為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及東西冷戰洗禮後,面對前蘇聯或中國大陸這剛睡醒的巨人,歐洲各國都已然淪為二流國家,因此「團結就是力量」遂為共識,何況歐盟達到今日的境界,也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四十多年慢工出細活的結果。

尤其,這幾天歐盟也成功「制憲」,或許東、西歐目前的確有顯著的經濟鴻溝,不過各國正可截長補短,分工合作,以歐洲人成熟的政治思惟及民主素養,在地球上與中、美鼎足三分,已是指日可待!

歐洲國家,對於歐盟趨之若鶩;反觀兩岸,台灣目前幾已處於絕對劣勢,卻不思考如何提出一國兩制外的統合方案,反而一味拖延或意圖挾外力以護己,當東協加三或加入更多國家,或是在軍備競賽下的台灣經濟實力再進一步耗損時,只怕到時也沒有什麼好談了!

台北市 彊蕃培

管理專書也可以這麼可愛

看了《遠見》雜誌216期書介「幽默解讀管理經典」後,就對《五項修練的故事》這套書有著深深的好奇感。

這五本以插畫形式呈現的寓言書,感覺滿新鮮的,原來又硬、又費腦力的管理專書,竟然可以這麼可愛、這麼活潑的寓言故事來解讀,不但故事有趣,發人深省,幽默的插畫也令人印象深刻。

若學術專著或管理書刊的作者在出版刊物時,也能多為普羅大眾讀者著想,朝向「輕鬆閱讀,快樂吸收」方向思考,相信更能帶動專業知識的普及。「讓知識變為常識,讓閱讀成為享受」,出版界加油!

新店 李少隆

「平衡計分卡」改變策略生態

6月4日「平衡計分卡」的作者羅伯柯普朗來台演講,在企業管理學界和業界掀起一陣旋風。管理學者希冀藉著這一工具,改變過去「策略=空談」的刻板印象;企業主管則期望藉神奇的計分卡,把過去因專業化分工切割,而變得支離破碎的組織,重新串連成以策略為核心的整體。

對於柯普朗教授來訪,各大財經雜誌均不願錯過這一盛事,其中《遠見》雜誌的「知識管理別冊」報導最為詳盡,從學理、企業個案到非營利組織應用均有介紹,對於久聞「平衡計分卡」之名卻不知其所以然的讀者而言,將可藉由《遠見》雜誌一窺現代策略管理的面貌。

台北市 陳小妮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等待《尋找世紀宋美齡》

6月號「鬧中取靜」預告《尋找世紀宋美齡》即將出書,實在令人引頸企盼。

王力行並提及當蔣孝勇在世時,她向蔣孝勇提及希望能夠在夫人有生之年,看到這位二次大戰時的偉大女性的回憶錄付梓問世。可惜未能如願!雖然蔣夫人地位歷史自有公論,但是史家最感興趣的是西安事變時,她如何與周恩來的折衝尊俎,促成國民政府改安內為攘外,老一輩的政治人物其立場無論如何南轅北轍,但是卻信守諾言,因此周恩來、張學良等等西安事變關鍵人物都三緘其口,而這才是蔣夫人最後的一塊面紗。

因此,蔣夫人的回憶錄若不提出當時在西安的談判過程,則了無新意;而要她談當時的過程也是她做不到的,所以她選擇緘默。希望作者林蔭庭能多介紹一些蔣夫人較罕為人知的一面,如華興育幼院或領導婦女獻身國家的事業。若是依舊介紹蔣宋家族等等政治事件,那麼中外史書早已汗牛充棟,也徒令讀者遺憾。

台北市 趙偉程

品德管理決定組織績效

閱讀了216期《遠見》雜誌,對於組織在選才上重視品德,有著深刻的印象。一個組織能否成為績效良好的企業,員工品德好壞占了極大因素。品德的良好,也成為組織的無形資產及文化的一種。最近有許多公司爆發員工盜領公司的錢財,甚至去竊賣客戶資料牟利,這些員工的作為,對於組織造成極大的殺傷力。

另外,主管也要以身作則,做員工的模範。有時本身的一舉一動也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態度,一個卓越的組織領導者,常具備了「工作態度認真」「謙虛有禮」。而這些表現,也會讓員工覺得值得學習,最後成為組織的文化之一,這是最重要的。

好的組織除了找對人上車外,還要加進好的品德,才可替組織創造更多文化價值,而組織目標也自然很快可達成。

宜蘭 林立偉

國民黨為何不能有好成績

「甲能,乙為什麼不能?」這類問句如今用在國民黨也很貼切。

剛選出的民進黨地方主委,最年輕的才三十歲。這當中有兩項意義:一是地方主委由選舉產生,二是擔任此職務者三十歲就行!反觀國民黨,其地方主委常是受爭議的派任,任職者年齡也偏高。有些人認為是來當黨官,指使黨工、黨員做事,多缺乏服務的觀念,也多背離民心,怪不得只會怪「鐵票生鏽」;另外,黨的各種指揮及診斷,也不能掌握狀況,所以各類選舉成績逐漸衰退。眼見內外在環境不佳,有些精英甚至選擇離開國民黨,如此卻造成雙輸。

事有本末,國民黨欲東山再起,除了檯面上已談的各項議題外,根本的作為卻沒看到落實。國民黨要贏得民心,就得從人事包袱上著手,再擺脫過去「僅聽想要聽的話」的思惟,徹底改進與執行,否則國民黨還是不能有好成績。

高雄市 王又民

更正啟事

第216期,頁142、145,文中的陳「嘉佩」應為陳「珮嘉」。

(本欄歡迎讀者來函,投稿如錄用,將致贈精美禮物一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