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玩飛機模型玩出飛行夢的紀伯瀚,10年前在美國當小留學生時,許下了「開飛機」的夢想;10年後,歷經文化衝擊與溝通能力的磨練,他如願進入波音,距離開飛機的夢想愈來愈近。
你相信「心誠則靈」嗎?10年前,兩個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但同樣熱愛飛機的美國高中同學,有天到學校,尷尬地發現穿了同樣一件胸前印有「波音」的上衣!在同學們起鬨的笑聲中,兩人留影許願:「未來要進航空業,開飛機!」
10年後,來自台灣的紀柏瀚,在2022年初如願進入波音,擔任多領域工程師。
要追夢,光有誠心還不夠,能忍受曲折的路途,才是真的挑戰。畢竟,跨洋的飛行從來不是直線前進。對飛機的熱愛,就好像紀柏瀚腦中內建的導航,目的地明確,途中遇到阻礙,重新計算修正路程,躍過、閃過、繞過,繼續前進。
他認為,夢想,就得這樣追嘛!
落地就要面對的文化差異,讓他開始磨練溝通能力
紀柏瀚國三時到美國,做了小留學生,因為學制不同,相當於直接上高中。
跳級加上文化差異,對於突破這第一道關卡,他印象深刻。當時「剛下船」,語言還不通,「第一天走進教室,很新奇又很陌生,」找到座位坐下後,他就展開策略:多聽、多理解,慢慢學。
美國人種多,彼此會保有一定的距離。紀柏瀚雖然在學校漸漸交到朋友,卻難免會被開一些族裔相關(也很難笑)的「玩笑」,像是小眼睛、不會開車等。
起初,當然心裡不舒服,但和朋友相處過,紀柏瀚發現:「他們從小就沒有跟亞洲人交流過,所以知道的就是這些既定印象。」那不是惡意、要欺負人,說穿了,就是不知道而已。
「日子還是要過啊,」紀柏瀚換個角度想,「其實他們也是把我當朋友,才開這麼無聊的玩笑。就跟台灣國高中生的朋友之間,也會開很沒營養的玩笑。這是一樣的互相逗鬧,主題不一樣罷了,」紀柏瀚笑著說。
紀柏瀚在朋友的建議下,走出文化舒適圈,加入大型的學校社團,像是樂隊等,繼續融入美國高中生活。到了大學,也跟室友培養出革命情感,從食物和流行文化切入,互相認識,打破文化的背景差異,「他們也會開始關心台灣的事物,有時候甚至比我早接收新消息,還得靠他們轉傳,我才知道某些訊息!」
在學時期,誠心交朋友的真心仍舊非常有感染力。「時間久了,大家都是好朋友、同伙人,只是皮膚顏色不同罷了。」
高中畢業選擇學業,工作為了存開飛機學費
紀柏瀚從小玩飛機模型玩出興趣,出國搭飛機,不僅景仰機師的筆挺氣勢,對飛機本身的好奇心更是旺盛。「飛機能載這麼多人,在空中是怎麼飛的、飛去哪裡?我都很好奇。」
對開飛機抱有憧憬的紀柏瀚,高中畢業時面臨選擇:是上飛行學校考機師執照,還是上大學繼續讀書?在美國,高中畢業就能開始累積飛行員時數,來達成報考機師的資格。
但學開飛機的費用並不便宜。紀柏瀚說:「那時候覺得,如果飛行考不上,還得有個後路才行。所以決定先繼續讀書,工作賺錢,也存學費學開飛機。」
上大學後,他繼續選修飛機相關課程,大三因為找實習而開始用LinkedIn,結果獲得引薦,找到在SpaceX的實習機會。「在學校學的實戰經驗有限,SpaceX又是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我想試試看,也學習他們做事方式態度,」紀柏瀚說。
大四學業兼SpaceX實習 ,第一份夢想工作很爆肝
雖然紀柏瀚是實習的職位,工作時數比照全職的一週40小時。大四的學業也要兼顧,他只好把課都排在早上,下午2點前結束學校課程,下午3點開始上班到半夜。回家梳洗完,可能都快半夜2點了,但明天課表上的第一堂課,是早上8點……
紀柏瀚開始實習以後,也犧牲掉和朋友約課後活動的自由,每次都只能回說:「抱歉!下課要趕上班!」一切好像再次回到高中跑教室的生活,只是現在距離更遠,還得開車。
這樣的生活持續將近一年,直到疫情爆發後,學校改為線上授課,稍微得到緩解。但紀柏瀚跟多數疫情中的畢業生一樣,即將面對的,是疫情職場冷凍期。
紀柏瀚很慶幸有實習的機會,憑藉工作和學習能力,以大概五分之一的錄取率,成功轉正職。
實習第一天進公司,人資處就提供在內部職涯發展的進程,紀柏瀚說,「我從製造組裝開始學起,可以在不同的職位開始學習操作。」
這份實習工作雖是工時長的勞力活,製造工作或許不比工程師的頭銜搶眼,但牽涉層級廣泛,是個練習跨部門溝通能力的難得機會。紀柏瀚說,這是他的最大收穫之一,「而且是在教科書、學校,都學不到的。」
實作經驗磨練,成面試夢想公司亮點
美國疫情暫緩之後,航空業逐漸復甦。波音也在2021年增加招聘的速度與人數,因為有國際業務需求,需要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紀柏瀚一知道有機會,就開始投履歷申請。
波音提供的面試指南中,提到面試者回答問題要用STAR公式——Situation情境、Task任務、Action行動、Result成果。「在這以前,都不知道要怎麼回答故事,學校也不會教這些,」紀柏瀚說,「學到START公式以後,面試以後都練習用故事的方式呈現例子,簡潔有力又有重點。」
回想起出社會第一份爆肝的工作,真是考驗自己調適心境的能力!不只是讓自己當下的心裡好過點兒,他在面試波音的職位時,被問到技術問題也能流利應答,更和面試官還因為有類似的共同經驗,而聊起天來。
過去的辛苦,成了他入選的加分亮點。
面試最難的幾個問題,包含:「會怎麼處理同事間溝通問題?」「如何跟工程師溝通構想?」等。紀柏瀚說,「這些很難從書本上學到正確答案。很幸運我的實習經驗,有非常多例子可以舉。」
經過一連串面試關卡後,紀柏瀚在今年初正式上工,離開飛機的夢想愈來愈近。回想起當年高中那張撞衫照,他開心的說:「夢想慢慢在顯化!」
波音的員工福利包含進修基金。紀柏瀚說,或許有機會善用,繼續建築自己的飛行夢。
註:本文由「精英養成計劃The One Program (TOP)」團隊採訪報導。TOP師徒養成計畫,由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青商部旗下,北加州、灣區與芝加哥三大台美青商會聯合籌辦,目的在傳承全球各地台裔精英在各領域的專業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