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教育,學歷高低會產生文化差別,我認為文化因素造成的南北差異會愈來愈大。
在產業結構上,北部比較國際化,城市性格較強,在語文能力上,北部接觸外來者的包容力比較大,因為已經習慣衝突和容忍,這些是都市化地區必然出現的結果,可是南部人大多是鄉下人,世界觀比較小,因此全球化、都市化的程度,是造成南北消費差異的原因。
例如南部人會花錢吃東西、買衣服,但卻不會花錢看表演,如果別人送票他會願意去,但若要自己花錢則不太願意;可是以北部的中產階級來說,再貴的表演他也會想去。
但是南部的社區感比較強,所以同樣的話會不斷被反芻,想法的一致性會更容易形成;反觀台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主性,消息來源比較多元。
此外,也要特別注意人口構造,以省籍問題為例,北部的外省人以老師和公務員為主,形成一個獨特的台北市文化;但南部的外省老師和公務員就沒那麼多,跟台灣人又不太來往,這也造成雙方的磨擦和誤會。
對台灣來說,比較好的發展方向是北部影響南部,北部代表的文化和價值觀是向前看的,相較之下,南部就比較保守,理論上應該是北部的影響力擴大到南部。(王一芝、陳怡萍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