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從資訊地圖看台灣:全台最有錢的是新竹人,台北則以貧窮戶數居冠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2-08-31

瀏覽數 16,150+

《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身處網路時代,我們每天接收的數據或資訊,已是過去的數百倍以上。但這麼多訊息,對我們了解這塊土地究竟有多少幫助?透過視覺化的「資訊地圖」你將發現:許多看似跟地理空間無關的主題,其實藏著有趣的訊息。(本文摘自《從資訊地圖看臺灣》一書,作者為王昱堯、賴進貴,以下為摘文。)

綜合所得:全臺最有錢的是新竹人

臺灣各地的綜合所得收入呈現都市高於鄉村、西部高於東部、北部高於南部的樣態。新竹都會區在科學園區與相關工商產業的發展之下,吸引高收入的科技新貴在此定居。臺南善化同樣也在南部科學園區的帶動之下快速成長。

都市化與郊區化的現象讓不少郊區城鎮呈現高所得的景象,其中又以臺中市西屯、南屯,高雄市左營、鳥松等新興住宅市鎮最明顯。此外,外島地區的所得數額普遍高於全國,原因包含公務員人數比例高、居民透過地利之便來往兩岸經商等因素。

臺灣所得平均數排名。《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臺灣所得平均數排名。《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臺灣所得中位數排名。《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臺灣所得中位數排名。《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低收入戶:臺北的貧窮戶數全國居冠

臺灣的低收入戶戶數約為14萬戶,占所有家戶比例約1.6%。

申請低收入戶的條件之一是家戶的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費,條件之二是家庭財產低於規定的金額。由於各地的物價水準不同,因此各地方政府設定的門檻也不盡相同。2022年臺北市公告的最低生活費是每月18,682元,臺南市則是14,230元。

透過地圖我們可以發現,山區地帶的低收入戶比例普遍較高,尤其以東部區域最明顯。茂林區、卓溪鄉、延平鄉、復興區,都有超過1/10的家戶屬於低收入戶。此一現象顯示臺灣的經濟生產集中在平地都會區,山區鄉村的家戶收入普遍偏低。

臺灣低收入資訊地圖。《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臺灣低收入資訊地圖。《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若從戶數的角度來看,北部都會區的低收入戶戶數最多。萬華區有將近4000戶,桃園區、士林區、文山區、三重區、北投區都各有超過2000戶。儘管北部都市工作機會多,但房價與物價的水準也較高,使得臺北市的低收入戶比例與戶數都不少。

臺灣歷年低收入戶戶數與人數。《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臺灣歷年低收入戶戶數與人數。《從資訊地圖看臺灣》/商周出版

低收入戶比例最低的行政區是新竹縣竹北市,僅有0.4%。近年來新竹科學園區快速發展,吸引許多青年移入從事高薪的科技業工作,使得高收入家庭數量激增。

此外,金門縣金寧鄉與金城鎮、連江縣東引鄉的低收入比例也都在0.6%以下,反映外島地區整體收入水準良好的景象。此一原因可能是較為貧窮者多半遷往臺灣本島尋找更好的工作與生活環境,留下相對富裕的人口。

遠見39週年超值回饋 | 現在訂《遠見》最划算,再享限量贈品!

《從資訊地圖看臺灣:用最直觀的資訊圖表,重新認識島嶼大小事》,王昱堯、賴進貴,商周出版

《從資訊地圖看臺灣:用最直觀的資訊圖表,重新認識島嶼大小事》,王昱堯、賴進貴,商周出版

(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數位專題

青年,就是城市的未來

在少子化、高齡化的現在,縣市無不積極爭取青年移居。被視為勞動力的18-44歲青壯年人口,成為22縣市積極祭出政策守住的族群,青年人口變化,更可窺探各地的發展潛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