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在職碩專班」學生膨脹達5.3萬人!學官互利放水,論文貶值中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2-07-17

瀏覽數 62,250+

示意圖。圖片來源/unsplash
示意圖。圖片來源/unsplash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碩士在職專班開辦逾20年來被視為大學的小金庫,在學人數至今膨脹至5.3萬人,也遭各界戲稱是學位量販。教授評析,政治人物求學歷充面子、民眾盼靠學位升遷加薪,學校從中收取學雜費形成盤根錯節的共生結構,特殊背景導致其結構很難不變質,也讓外界對專班與碩論價值愈來愈存疑。

教育部20年前開始推動在職專班,除了加薪、升等需要,加上國人對高學歷的迷思,在職碩專班於開辦之初225人人數逐年攀升膨脹,根據教育部統計資訊,公私立學校在職碩專班107學年正式學籍在學生達5萬2443人,108、109學年均達5.2萬人,110學年更達5萬3174人。

台師大為協助教師進修,近年來在職碩專班報到率均可達9成;但部分私校則將此視為金雞母廣納學生,台師大教授徐國能說,民眾需要學位助職場升遷、政治人物則需要學歷充面子,部分私校則藉此賺錢,學校和特殊身份學生間形成共生結構,也讓在職碩專班標準確實有別於一般碩士班。

徐國能說,有些專班學生甚至回頭要求老師不要太嚴苛,讓部分老師也不願意上在職專班課程,如此一來結構很難不變質,也導致外界對專班與碩論價值愈來愈存疑。

一名私立大學校長就坦言,在職碩專班如EMBA等,國外也多是有頭有臉的人在讀,一方面學習新知另一方面交朋友,學制本身沒有問題,但國內常見狀況是因為專班生組成特殊、多是社會人士,既然本業不在讀書,教授也因此待專班生不若一般生嚴格。

該名校長談到,竟然學校都要授予學位,對論文、教學品質應做好基本要求,90%的責任則在於指導教授能否把關,否則在職專班的信譽只會更不值錢。

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則說,在職人士願花時間進修本來是好事,如今碰到政治人物後便走調,在職專班被扭成輕鬆獲取學位的管道,甚至演變成學官互利,教授出賣良知讓政治人物獲得學位,淪為論文抄襲都沒關係。

尤榮輝談到,由於大學學術自主無法以法律嚴加約束,但教授放水仍要給予譴責,學校也要約束教授行為,才不會讓專班的性質愈走愈偏。

本文轉載自2022.07.17「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年度激省!$3,680 帶回24期遠見+高質感行李箱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