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感同身受林懷民的沈重

黃達夫
user

黃達夫

2004-03-04

瀏覽數 14,250+

感同身受林懷民的沈重
 

本文出自 2004 / 3月號雜誌 第213期遠見雜誌

1月份本專欄刊出「雲門舞集的啟示」,體認基本功的重要。湊巧林懷民先生也在此時接受媒體的專訪時說,「藝術需要基本功,政治何嘗不要?台灣的文化政策常忘掉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訓練基本功的『時間』。」林老師一語道出所有關心台灣前景的人的焦慮。世上任何「好」的東西,「對」的事情,都要經過時間的淬煉,省略這個過程,再多的投資都將落空。

無奈,台灣仍是一個短視的、重形式不重視內涵的社會,政府為了迎合選民所好,一味的以有形的硬體建設來呈現政績。在文化政策方面,林老師說,國內每個縣市鄉鎮都有圖書館、文化中心,卻都沒有發揮它們的功能。圖書館變成K書中心,而不是打開國民視野,養成閱讀習慣的地方。文化中心也沒有履行培養國民生活品味和氣質的任務。同樣的,在教育、醫療政策方面,我們也只看到學校、醫院的量不斷增加,卻不見教育內涵的改善、醫療品質的提升。問題是,在這個急功近利的社會裡,百年樹人的績效太遙遠,師傅和徒弟對於練基本功都興趣缺缺,人才培育的工作一再地被忽視。這十年來台灣基礎建設量與質的不平衡發展所造成的災難逐漸浮現。

但是,政府卻缺乏調整風向、修正錯誤的機制,如林老師所質疑,台灣高鐵建構後,地域區隔大大降低。政府卻因循苟且,新的十大建設仍要在北中南各蓋劇院。明明國內資優教師人才短缺,國內醫學院教師與學生比只有美國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國內醫院的病床數與人口比,又是全世界醫療資源最豐富的美國的兩倍,政府不加緊培養師資,竟然還要增加醫學院、醫院,令人匪夷所思。

只要用少許腦汁,就不難理解,不論劇院或醫院,當它的量超過人口的需求,自然而然,就會引起惡性競爭。在此情形下,政府所經營的劇院、醫院必然虧損累累。政府為了推卸責任,就祭出BOT、公辦民營的招數,以為只要醫院、劇院賺錢,就是在為民服務。殊不知在惡性競爭下,它滋養的是劣質藝術與醫療,反而壓縮了優質藝術與醫療的生存空間。得到的後果,正好與政策規劃的動機相違背——剝奪了人民享受優質藝術與醫療的權益。

俗語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捱,有什麼樣的政府,就有什麼樣的人民。台灣的全民健保是全世界所有開發中國家中,花最少的錢,給付範圍卻是最廣、最多的制度。儘管今天在台灣,當我們看到遠低於市價的香腸、臘肉時,想當然爾就會有病死豬的合理懷疑。但是,當衛生官員標榜台灣全民健保是全世界最便宜、最方便的制度時,台灣人民竟然沈醉在健保理想國中而不疑有他!(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